第377章:沈浪之心!帝王之志!(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宁岐也同样比宁元宪更加出色,之前真的没有发现宁岐如此出色。

其实,不仅仅旁人没看出来,宁岐自己也没有看出来。

绝境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考验。

太子宁翼其实之前一直算是出色的,结果面临绝境,直接崩溃了。

而宁岐之前虽然出色,但也只是和太子分庭抗礼。没有想到绝境到来的时候,他竟然屡屡突破自我,屡屡创造奇迹。

苦头欢道:“公子,三王子会不会把谋杀楚王的罪名栽赃到你的头上?”

这是苦头欢最担心的事情。

沈浪朝着宁政望去道:“殿下觉得呢?”

宁政摇头道:“不会。”

沈浪道:“对,不会的。这次楚王之死,凶手很多,颜妃,我,浮屠山都算凶手。但归根结底楚王之死只有一个凶手,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大炎帝国皇帝陛下。楚王临死之前喊了浮屠山谋杀他,这句话就隐隐牵涉到皇帝陛下来。如果此时没有牵扯到皇帝,那宁岐一定会毫不犹豫栽赃到我们头上。可牵扯到皇帝,那他就会什么都不做,安安静静等待皇帝陛下的裁决。”

“这个时候,他若有任何举动,哪怕是把楚王之死栽到我头上,也会视为是对皇帝的抗争,视为不愿意为皇帝背黑锅。”

“宁岐在冒险,他在赌大炎帝国皇帝陛下是一个绝对的雄主,不会在意自己名声被玷污。”

“皇帝若救宁岐,那就代表着为皇帝办脏活的人可以放心了。但是却会让天下诸王惶恐不安,对皇帝充满戒备。”

“大炎皇帝若不救宁岐,代表着皇帝还非常在乎天下诸王对他的看法。牺牲宁岐,以安天下诸王之心,但那样一来会让效忠他的臣子寒心。”

“这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个选择题。”

苦头欢道:“那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沈浪道:“开始制造流言,说谋杀楚王之人是我沈浪,而不是宁岐!”

“这个流言一定要绝对真实,每一个细节都要清楚。”

“一定要让很多人都相信,我是沈浪勾结浮屠山,谋杀了楚王。”

这话一出,所有人惊愕。

这,这是为何啊?

沈浪道:“一,楚王之死,本就堵不住悠悠之口,不管怎样?最后这个罪名都会泼在我们身上的,不如我们由自己泼。二,宁岐不是表现得无比乖巧,那我们就代替他抗争一下,表示他不愿意为皇帝陛下背这个黑锅。”

苦头欢道:“就是说,宁岐不愿意栽赃公子。但是,公子也要强行让他栽赃到您的头上?”

“对了!”

……………………………………

楚王之死。

真的如同砸入湖泊中的巨石,掀起了惊天的波澜。

二十几年前,姜离帝主暴毙,天下诸王,人人自危。

所以大炎帝国立刻出来自辩,说姜离之死绝对不是因为谋杀,而是私自改造血脉之后果。

为了安天下诸王之心,皇帝定下了规矩,天下诸国就算在战场上打得再凶猛,也绝对不可以搞暗杀。

尤其是天下几个超脱势力,更是要收敛自己的能力,不要过多干涉世俗政事,要远离王权。

如此一来,整个东方王朝确实安宁了许多。

整整二十几年内,没有一个君王死于谋杀。

但是……现在竟然破禁了?

楚王竟然被公然谋杀了,关键他还当众喊出了浮屠山害我。

浮屠山是超脱势力,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要服从皇帝陛下的意志。

大炎皇帝陛下不点头,浮屠山绝对不敢去谋杀楚王。

现在这是什么意思?

皇帝陛下要打破自己的规矩了?

顿时间,天下诸国风声鹤唳,诸国君主,人人自危。

甚至,许多国君已经开始进行了内部大清洗,把所有疑似浮屠山等超脱势力的太监,甚至妃子全部清理出去。

甚至有甚者,直接杀之。

然后,天下诸王都盯着炎京的反应。

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会如何处置这件事?

直接把谋杀楚王的罪名按在宁岐头上,然后处死?

这样一来,就代表着皇帝陛下有所妥协,杀宁岐安天下诸王之心。

反之,则证明皇帝陛下已经从王道转为霸道了。

这件事情,远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巨大。

整个东方世界,都陷入了诡异的气氛之中。

宁岐真是预见了这一幕,所以乖巧地进入楚国大营,任打任杀。

不狡辩,不抗争。

因为此时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的任何反应,都可能会影响到皇帝陛下。哪怕对皇帝有一点点不利的影响,也是万死莫辞。

彻底无声,等候裁决,唯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

能够和皇帝陛下站在同一阵营,能够为皇帝陛下背黑锅?

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荣耀的。

看到宁岐的反应,天下诸王更是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皇帝陛下的旨意。

而就在此时……

几个流言凶猛地爆发出来,短短时间内传遍了天下。

听说了吗?楚王根本就不是宁岐害的,而是沈浪谋杀的。

沈浪是用毒大家,他逼着楚王后写密信,让楚王第七子楚衽送信,但是这个信上是有毒的。所以楚王拿到这封信后,立刻就暴毙了。

这个流言的细节都清清楚楚,甚至连楚衽的供述都有。

然而,还有一个流言。

谋杀楚王的真凶是楚国太子,他和颜妃有奸/情,而且对于楚王多年的压制早就不满了,所以早早就勾结了浮屠山,谋杀楚王,他好提前登基为王。

那很多人要问。

楚国太子(新楚王)就算是个傻子,也不该在这个会后谋杀先楚王啊。

那可是在大决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