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浪爷凯旋!威震国都!(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请您过目!”

沈浪看了一眼。

上面确实清清楚楚写着,从天西行省进入国都的任何人,不敢官职有多大,都必须接受隔离。

而从白夜郡赶回的人,更是不得私自和任何人接触,一定要将天花疫情扼杀于萌芽之中。

任何人等,只要违抗此令,立刻逮捕。

若敢进行武装抵抗,格杀勿论。

这道政令写得杀气腾腾,上面鲜红地盖着四个大印。

尚书台,枢密院,天越中都督府,天越提督府。

当然了,因为天越提督府不可以和上面三个部分相提并论,所以游击将军一直说着是三方联合下令。

这道政令,仅次于国君旨意了。

看上去完全合情合理。

但沈浪却知道,这道政令完全就是针对他的。

你沈浪不是牛逼吗?

刚刚灭了苏难,又灭了郑陀,立下了不世之功。

现在就狠狠杀一下你的威风。

甚至在你脸上打一个耳光。

然而,我们打得名正言顺,合情合理。

有四个顶级衙门背书,就连国君亲自来了,也不会否决,更何况国君此时还在北边的行宫,还没有还都。

难道防疫天花疫情不重要吗?

难道国都的百万子民性命安危不重要吗?

你沈浪别说只是区区一个镇远城主,就算是天西行省中都督,也要接受隔离检查。

你立下了大功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不顾国都百万子民的安危吗?

而沈浪一旦答应被隔离。

那么就等于是束手就擒,活生生被关在一个废弃的大院子内,软禁几天几夜。

这就等于把脸凑上去,让对方狠狠打一个耳光。

这样一来,沈浪灭苏难而带来的威风就瞬间被灭得干干净净。

所有人都会看到,沈浪在国都之内,也只是一条小虫子而已。

对方果然好手段啊。

政治阴刀子,杀人不见血。

沈浪缓缓道:“王栋将军,若是我们不愿意被隔离,不愿意被软禁,那又会怎样呢?”

游击将军王栋道:“沈大人,我这也是执行军令,您不要让我为难。”

沈浪道:“我就想问你,如果我抗命,那又会怎么样?”

王栋手握在刀柄上,寒声道:“本将说得清清楚楚,公文上也写得清清楚楚。从白夜郡来的任何人等,若是不接受隔离,甚至有武装反抗的行为,为了国都百万子民的安危,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

上百人大喊,顿时周围的百姓纷纷退开。

但是退后几百米后,他们又开始拥挤围观起来。

“诸位国都的父老乡亲,这位就是沈浪大人!”游击将军王栋大声道。

顿时,无数民众的目光朝着沈浪望来,充满了畏惧,又充满了隐约的敌意。

因为之前那个谣言已经引爆了整个国都。

沈浪率领羌国骑兵入境,在白夜郡烧杀抢夺,屠杀过万,十室九空,家家办丧。

当时沈浪完全被千夫所指,成为越国万众之敌。

而且郑陀和梁永年成为了消灭苏难叛军,在越国危难之局力挽狂澜的大英雄。

紧接着沈浪公然斩杀天西行省中都督梁永年,公然率领羌国骑兵屠杀越国官军,更是引爆了整个越国。

当然!

事后很快官方出面辟谣。

宣布梁永年为苏氏叛逆,平西将军郑陀违抗圣旨形同谋反。

不仅如此,国君下旨诛杀梁永年全族。

抓捕郑陀全族。

并且,国君诏书中说得清清楚楚,沈浪和张翀才是消灭苏氏叛军的最大功臣。

但是辟谣没用的。

民众发泄完内心的愤怒后,就不在乎真相了。

后世的舆论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管它什么真相啊?愤怒就完了,狂喷就行了。

而且先入为主,坏人就是坏人,所以因为辟谣就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岂不是显得我很蠢?

游击将军王栋又大声吼道:“众所周知,白夜郡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天花疫情,尸横遍野,如同人间地狱。为了保护国都的百万子民,尚书台,枢密院和中都督府这才下达了这道政令,凡是从白夜郡来的人都需要进行隔离检查。”

“诸位国都的子民,请问这样做有没有错?”

“没有!”所有的民众都异口同声。

而且他们本能离开沈浪一行人更远了。

天花啊,何等可怕?

万一传染了怎么办?那可是会死人的啊。

“将军,赶紧将他们抓起来,关起来啊。”

“将军,赶快动手,千万不要把天花传到国都来啊。”

无数民众纷纷高呼。

还真是可笑。

沈浪在白夜郡拯救了无数天花病人的性命,甚至他的方案拯救了整个白夜郡,彻底将天花隔绝封堵在白夜郡之内,没有向外界有任何蔓延。

他动用了几千军队,封锁整个白夜郡,不知道被都多少人咒骂。

说白了,国都现在还没有任何人感染天花,几乎完全是沈浪的功劳。

眼前这些民众没有笼罩在天花的死神阴影中,也完全是沈浪的功劳。

而现在,他们却要将沈浪等人隔离软禁。

游击将军王栋道:“沈浪城主,您也看到了,这不仅仅是尚书台的政令,也是国都万民的心声。”

然后,他猛地拜下,大声道:“沈大人,为了国都万民的安危,请您接受隔离,请您接受检查,请您的军队放下武器,前往隔离夹道。”

沈浪心中冷笑。

若是担心天花,你王栋又怎么敢距离我这么近?

你心中比谁都清楚,我们一行人造已经彻底免疫天花,没有任何风险。

而且就算隔离,也不需要缴械,我们自己去三公主府邸,关闭大门自我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