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决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灵儿听了徐福的话,才知道自己对况中棠的爱还是不够深,不够信任。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况中棠绝不会杀她。  

不过,凌云还是将答案告诉了马灵儿,是因为秦始皇以况中棠满门老小的性命相逼,他才迫不得已杀她,而且他自己也自杀殉情了,算得上是有情有义了。  

马灵儿闻言,终于彻底释怀。  

随后,况天佑得知孔雀大师有危险,于是赶去相救。  

此时,已经变成了僵尸的孔雀大师仍旧不忘拯救百姓。  

不过,蓝大力却看不过去,要杀他。  

此时,况天佑赶来,与之激战,击败了蓝大力,将其赶跑。  

此时的况天佑已经成长了许多,实力大进。  

随后,五色使者之中的黑雨带着面色苍白的红潮赶来。  

此时的红潮模样与阿秀一模一样,她告诉了况天佑一件事,那就是她曾经见过阿秀,她想要变成阿秀的样子,阿秀同意了。  

而红潮也答应了阿秀,如果遇到况国华,要告诉他,有一个女人一直在等他,而且从来没有怨恨过他。  

况天佑听完,更是内疚。  

随即,一股空间波动浮现,凌云的玄阴分身骤然出现,他凝视着红潮,说道:“你愿意变成一个和阿秀一样的普通女人吗?”  

红潮闻言,点点头:“如果有机会,我愿意!”  

况天佑看向了凌云,问道:“你能救她?”  

凌云点点头,然后随手一抓,红潮即将溃散的虚弱元神便落入了他的手中。  

于此同时,支线任务的任务完成度提升为15。  

随即,凌云将红潮的身躯也收了血河圣杯,然后一闪离开。  

片刻后,回春堂。  

凌云的玄阴分身带着一具普通女人的尸体骤然出现在凌云本尊闭关的房间内。  

凌云本尊睁开眼眸,从分身手中接过红潮被血印侵蚀的元神,以轮回法力炼化了血印之力,为她稳固了元神,然后把她丢入那具刚死不久的女人尸体内。  

随即,一道轮回神光没入尸体,红潮缓缓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换了一具普通人的身体。  

不过,她的元神之力还在,还有一定的法力。  

这时,凌云的玄阴分身带着她,身影一闪,来到了回春堂的正厅,把她交给了马叮当和阮梦梦。  

从此,这世间少了一位五色使者,多了一位普通的女人。  

而凌云的玄阴分身也赚到了,炼化了红潮的肉身,血河圣杯的血元之力也增加了许多。  

随着人的灵魂补充灵气,女娲的元神终于苏醒。她看到人间众生死伤无数,悲悯之心终于发作。她让将臣停止了杀戮。  

于此同时,马灵儿发现净世龙珠的灵力大减,她已经没有把握击杀将臣,因此决定离开,把马小玲还给况天佑。  

而且,随着马灵儿心结的化解,马家女人数千年的诅咒也结束了。从此,马小玲可以随意的哭,也可以去爱任何一个人。  

而就在此时,盘古族大长老明日的元神降临,来到了通天阁,告知了将臣的身份。  

原来他不只是僵尸真祖,还是盘古族人,是开天辟地的盘古!  

所谓的盘古之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族人。  

而将臣来到地球的职责是监督女娲,在她犯错的时候阻止她。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将臣失去了记忆。  

当然,以凌云的猜测,绝对不会是将臣倒霉,头撞到了陨石。  

有两个可能,一是命运干的,二是盘古族自编自导的。  

不过,都已经不重要了。  

如今女娲想要灭世重生,已经不配做大地之母。  

明日要求将臣履行他的职责,杀了女娲。  

当然,结果是她被将臣给击败了,元神受创,逃离通天阁。  

路上,明日大长老却遇到了小猫妖小咪,将盘古墓的密码传给了小咪。  

月圆之夜,魔星尼诺再次吸收月华之力,容颜苍老了许多,眉毛都白了。  

他出生的时候虽然吸收了足够的营养,但毕竟是早产儿,一个月就出生了。因此,他还是跟原剧情一样,有急速衰老症。  

他准备再次打开盘古墓。  

而况天佑、马小玲、大咪、小咪、孔雀大师也都来了。  

尼诺知道况天佑的血脉来自将臣,是很难打赢将臣的,因此他要况天佑吸他的血。  

片刻后,况天佑吸收了一定的魔星之血。  

尼诺开始打开盘古墓。  

盘古墓打开后,况天佑、马小玲、小咪一起进去了。  

这时,被血印控制的五色使者白狐、黄子、蓝大力赶来了。  

尼诺迎战三名五色使者,在附近打了起来。  

片刻后,将臣来了,看着守在盘古墓入口的孔雀大师,却也没有动手,只是一副看戏的心态。  

他知道猫妖小咪喜欢况天佑,而盘古墓的密码又在小咪手中,她会不会要求况天佑爱她呢?  

片刻后,蓝大力、黄子、白狐三人都被魔星击败。  

这时,将臣也没心情看戏了,而是身影一闪,来到了一根电线杆上,俯视着尼诺。  

他已经没有心情再等下去,因此决定杀魔星!  

这时,大咪也赶来了。  

而尼诺却像是忽然明悟了什么,他决定放弃与将臣的厮杀,因为他现在确实打不过将臣。  

不过,他却让大咪转告况天佑,僵尸的终极力量是爱,让他在与将臣决战之前,一定要全心全意去爱马小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