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鲲鹏夺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到底是什么宝物?”  

“接引道友,诸多宝物之中,我记得只有你的功德金莲和冥河道友的宝物,与这宝物类似吧!”  

镇元道人开口问着,神色凝重无比。  

此地乃是洪明的道场,可现在一件宝物出现之后,洪明却没有出现,这就很奇怪了。  

一旁,接引道人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说道:  

“这宝物与我的功德金莲有些类似,不过我那功德金莲,只是上品先天灵宝,而这宝物乃是先天至宝,而且,其上的气息有些独特,不知道为何,总给我一种特殊的感觉。”  

“这宝物与我的业火红莲,也不同。”  

冥河道人也开口了。  

诸多道主闻言都默不作声。  

宝物出世,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若是在诸多道主未曾发现之前,洪明遮掩了天机,那诸多道主自然不说什么。  

但是现在,谁都不想放弃。  

这白莲必须想象的更加厉害一些。  

那散发着的白色光芒,照耀四方,哪怕是隔着虚空,诸多道主的眸光之中都是带着骇然之色。  

这宝物,太特别了。  

而准提和燃灯两人,想法更多。  

“师兄,功德金莲,乃是某一件宝物破碎之后衍化出来,那宝物应当是永恒之宝,而这白莲应当也是其一,看样子比功德金莲似乎要更加玄妙,此宝合该为我西方所得,到时候有了这宝物,西方必定气运大增。”  

准提神魂传音问着。  

接引却是微微摇头:  

“此事,不要着急。此地毕竟是洪道友的道场,其他人说些什么都不合适。师弟莫要第一个出手。”  

准提闻言,神色微变,犹豫了一下,却是不开口了。  

一旁,冥河道人看了看这白莲,心底泛起点点涟漪:  

“这宝物,应当是四大先天莲花之一。”  

当年混沌之中,数件永恒之宝破碎,化为诸多混沌至宝和先天至宝,其中就有一件,为莲花形状。  

其中莲蓬,莲叶,莲根等等各自散去。  

而莲子则是化为莲花类宝物。  

冥河道人得到的十二品业火红莲就是其中之一。  

而冥河道人知道这些,因为冥河道人的跟脚比想象的更加神秘。很多人都以为冥河道人是幽冥血海之中的生灵化形,实际上,冥河道人还是混沌魔神的精华孕育而出,当年那混沌神魔掌控混沌血道,被盘斩杀,其中的精华,经过不知道多少元会的孕育,才形成了冥河道人。  

正是如此,冥河道人才能得到十二品业火红莲。  

这宝物,最适合冥河道人。  

只是这白色的莲花,给冥河道人的感官完全不同。  

“这宝物必需得得到。”冥河道人心底闪过一丝不忿之色,“这宝物似乎是四件莲花之首,若是得不到的话,以后必有灾祸。”  

冥河道人的道行极高。  

其他人参悟不到的内容,冥河道人心底都有感应。  

哪怕此地是洪明道场,冥河道人也没有丝毫放弃的打算。  

而其他的道主,虽然没有这么迫切的心思,但是诸多道主也不是傻子。  

这白莲如此不凡,比冥河和接引道人的莲花宝物更加不凡,这么算下来,这宝物定然更加了得。  

诸多道主心底有眼热了。  

寻常时候,先天至宝虽然罕见,但是诸多道主未必会撕破脸皮。  

但是现在是混沌大劫。  

之后是混沌大寂灭。  

在这种劫难面前,类似这种宝物,更加难得,若是能得到的话,活下来的几率自然大增。  

所有道主都在猜想。  

那白色的莲花越加的闪耀,白色的光芒铺天盖地而来,席卷四周近千万里,在这白色的光芒之下,一切都变得平淡。  

无穷的玄妙在其中衍化。  

“这宝物…”  

这一次,就连玉清道人都忍不住变色了。  

玉清道法,乃是玄门正宗,讲究的是中正平和,不为外物所动。但是看到这白莲异象,玉清道人都有想法了。  

“师兄,这宝物我等不能放弃啊!”  

玉清道人开口说着。  

太清道人眼神微微张开,低声叹息:  

“那就试试吧!”  

上清道人更是手一挥,脚下阵图出现,安阵图四周,四柄神将散发着惊天煞气。  

诛仙阵图。  

诛仙四剑在得到阵图之后,炼化了好几亿年,终于提升成了混沌至宝,这混沌至宝,杀伐威力更强。  

一时间,其他道主神色都是变化。  

这宝物,有斩杀道主的威力。  

嗡嗡嗡!  

方丈仙山之上,白莲越发的闪耀,一道道气息从白莲之上绽放出来,四周的仙界大道,也缓缓的退散。  

这一刻,所有道主眼神都是晃动。  

四周的天地大道,缓缓散去。  

而就在这一刻,天地大变。  

四周的天地虚空,一下子被遮掩起来。  

一种恐怖无比的神通落下,直接朝着四周吞噬而来,诸多道主顾不得去争夺宝物,各自施展神通,祭起宝物,守护自身。  

但是这恐怖无比的神通略过,直接把白莲给吞走。  

“鲲鹏,哪里逃!”  

准提道人冷喝一声,追了上去,身躯之上佛光闪耀。  

其他人见状,也都追了上去。  

道主级别的强者,大道独一无二,比如刚刚这神通,紧紧是瞬息时间,所有人都知道是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