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我压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彩排结束的时候,洪泽给导演提了一个要求。  

“我希望,我是压轴表演,并且,要主持人在他们的提词卡里面,写好,让现场的观众,在我演唱的时候,不要鼓掌,不要起哄,静静地听完我这一首歌。我这首歌,是需要慢慢品的,不是热闹的歌曲。”  

导演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洪泽道谢后,就离开了现场。  

服装道具什么的,在过去的一周,洪泽已经准备完毕,整个专辑的宣传,也提上了日程。  

《华语音乐榜》之后,洪泽有了为期一个月的高强度工作日程。  

包括四个综艺,三个音乐节,两个电台宣传。  

洪泽看了看日程,也是相当的无语。  

五月份,洪泽还要去考科目二的场地,目前也就这点安排。  

除了他自己的事情之外,五月份还有《海派甜心》上星播出。  

这部偶像剧,播出过几次,但都是地方台,受众并不是很多,但是在这些台播出的时候,收视率也还不错。  

因此,几经考虑后,终于有一家卫视,花钱买了它的播出权。  

杜晓玲拍摄这部《海派甜心》反而是在宝岛那边卖出去了,主要也是两位主演都是宝岛人,所以卖的不错,直接就卖了出去。  

整体来说,杜晓玲拍摄这部偶像剧,还是赚了的。  

电影行业和电视行业的区别就在这里,电视来说,一般情况下,还是能够保个本,只要能卖出去,就能保本。  

电影就不一样,哪怕是能找到院线上映,赚不赚钱还得另说。  

在中国,电影做的始终不如电视行业大的原因,也是因为赚钱不如电视。  

全国的电影院还比较少,银幕数量不够,电影票房的产出,无法给予电影人很大的信心去做电影。  

可电影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做?  

还是因为电影比电视更精巧更艺术,两个小时的一般时间内,能展现出什么样的故事,能表现出什么样的水准,非常考验电影人。  

以至于电影人都自觉比电视人高那么一档。  

扯远了。  

杜晓玲这部偶像剧,上星之后的收视率能如何,洪泽也不知道,上辈子他不记得《海派甜心》上星播出过,所以也不知道收视率会如何。  

这跟《穿越时空的爱恋》可不一样,这剧洪泽自己主演,肯定是拿着影响力颇大的剧来,给杜晓玲那种偶像剧,只是卖钱卖人情玩的。  

《穿越时空的爱恋》定在了六月份播出,应该是在高考之后,卖给了京城卫视。  

据说其他几个卫视也要买首播权,但没竞争过京城卫视。  

洪泽跟盖莎莎两个人的号召力还是有的,特别是早就传闻洪泽要在五月份发专辑,稍微耽搁一下,就是六月份。  

到时候,剧还能借一波洪泽的热度。  

所以首播权的竞争还是蛮大的,最后被京城卫视以高价买下。  

总共三十集的剧集,京城卫视花了三千四百万买下首播权和次轮播放权,没能卖到每集一百五十万的价格,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主要还是莎莎工作室第一次制作电视剧,哪怕有季秋、盖莎莎、洪泽三个人的号召力在,也依旧带着点疑惑,带了点不确定,所以没给一集一百五十万的价格。  

即使是这样,一部戏卖到三千四百万,也赚了不少。  

这还是没往外卖第二轮播放权的情况下,第二轮播放权,少说也得卖七八个电视台,即使价钱变少,也得卖个一千万一家。  

这是看收视率的,收视率差的话,别说一千万一家,估计只能一百万一家卖出去永久重播权。  

赚钱,还是卖剧来的实在。  

电视台买剧,也是在赌一下收视率,收视率高的话,费用能收回来,收视率不高的话,就真的是纯亏。  

有的电视台会跟剧作方进行对赌,收视率不达标的话,付钱就少。  

也因此,有的局作为会去买收视率。  

洪泽也是跟盖莎莎接触了,才知道有买收视率这回事。  

简直是大开眼界。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还这么多呢?  

刷数据原来不是微博时代才有的,在此前就有了刷数据,只是刷的是收视率而已。  

每当知道点娱乐圈的新玩法后,洪泽总是感叹自己太年轻,不太懂那些大鳄的玩法。  

彩排过后。  

洪泽跟他的团队就等着演出。  

并且,洪泽本人也在博客上预告了一下他的演出。  

标题:预告内容:本周六,我的第三张个人专辑《中国风》的首波主打歌《东风破》将会在《华语音乐榜》节目首唱,希望大家。  

上一张专辑叫做《探索》,探索了一整张专辑,探索出来的成果,就在这一张专辑,这第一首主打歌当中。  

洪泽的粉丝自然是的。  

甚至评论中,粉丝们都在说。  

“真好,真好,洪泽终于出第三张专辑了!!”  

“中国风?什么名字啊?东风破?好奇怪啊!”  

“终于终于出新歌了!”  

“我希望是一首好听的R&B歌曲。”  

“我希望是新东西,你看看这个名字,东风破,肯定有新东西。”  

“中国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评论里网友们在纳闷,在期待。  

包括一些乐评人都在关注洪泽的这篇博客,也在期待洪泽拿出点新东西来。  

洪泽自出道以来,音乐作品上,始终都给人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