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化身为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光是现场的观众,不光是现场的歌手,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被这长达五十三秒的开场给震撼到。  

没人觉得前奏时间过长,反而沉浸在欣赏当中。  

戴乐乐一家人,也在观看,戴乐乐问道:“前奏是不是比之前长了?”  

“对,长了,前面的鼓响开场,耽误了几秒钟。”洪妍说道。  

戴乐乐点头。  

他们这种听过原曲的,是能感受到前奏不一样,但没听过原曲的,还以为前奏就这么长。  

接近一分钟的时间,洪泽还没在舞台上露面。  

直到洪泽的声音传来。  

舞台上的两位旗手,挥舞旗帜,在升降机前,拉开了旗帜,洪泽一边唱着歌一边升了上来。  

随着他的唱词,大屏幕上还贴心的给了一个字幕,如果没字幕的话,节目组怕是没人能听出来什么歌词。  

电视机前的观众,本来就有字幕,倒是不用特地多加字幕。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我用手臂拉开这这个土地的重蒙古高原南下的风写些什么内容汉子到底懂不懂一样肤色和面孔跨越黄,河,东,登上泰山顶峰我向西,引北风,晒成一身古铜跟段安国一样,听到第一段歌词的所有人,都有点懵。  

歌词速度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一身黑色的洪泽,在整个舞台上非常亮眼,与其他的演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拿着话筒的他,唱起来非常的快速,嘴皮子也利索。  

可让人听不太懂。  

词速太快,没接受过如此密集歌词轰炸的他们,接受不来这歌词速度。  

可是莫名的,洪泽的词,跟曲子特别般配。  

此前,光是听那恢弘的前奏,歌手们都开始思考,这样的前奏,应该配什么样的歌词,用什么样的一种唱法,才能稳住前奏带起来的气势。  

现在,他们听到洪泽的唱法,才明白过来,貌似只有这样的唱法,才能压住那股子精气神。  

很搭,很完美。  

秦思瑶看着舞台上的洪泽,一身黑色的服装,站在舞台最前方,灯光打下来,像是整个舞台的王者。  

她再次后悔,分手有些早。  

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和现场的观众,已经听愣了。  

这词速,有点快吧?  

这是在唱歌还是在念歌?  

没听过说唱的他们,不理解这样的唱法。  

可是,意外的念的很有节奏,很好听,配合伴奏,非常悦耳,非常入耳,非常好听。  

唯有少部分,一些听过嘻哈说唱的,一些玩嘻哈的,听到洪泽的这首歌,直接双手抱头捂住了脑袋,然后再疯狂在聊天群里喊着大家一起去看。  

来辨别一下,洪泽这首歌到底是不是说唱。  

电视机前,在前奏时分,就有不少观众在喊人来看了,如此恢弘的前奏,不看不可能的。  

这一段歌曲唱完,到了间奏。  

此时,电视的镜头转给了古乐器区,正在弹琴的几位女乐手,美如画。  

间奏过去,洪泽继续演唱,来到副歌部分。  

渴望着血脉相通,无限个千万弟兄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人在古老河床蜕变中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将东方的日出,调整了时空回到洪荒,去支配,去操纵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那大地心脏汹涌,不安跳动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种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和音们终于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洪泽在舞台前方一边唱着歌曲,动作也跟了上去,跟伴舞的动作整齐划一。  

洪泽学了这套舞蹈,在这里会稍微跟一下,跟的不多,但更整体,更赏心悦目。  

之所以加入舞蹈,也是因为洪泽只唱一句,有一句是和音在伴唱,那时候洪泽总不能站着不动,于是就加入了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却很适时。  

第一大段歌曲完成后,洪泽往前走去,稍微远离了伴舞团队。  

这里的间奏,洪泽的伴舞团队有新的设计。  

舞台上,洪泽走开后。  

本来已经退到黑暗中的旗手重新出现,旗帜挥舞中,伴舞们已经不再是跳舞,而是在练拳。  

打拳打的是综合拳,刚开始打的是八极拳,等后边会转太极。  

武术整齐,一拳一脚都是真功夫。  

洪泽走到舞台最前方,在打太极的时候,也拿着话筒比划了几个招式,等伴奏来到尾声时,正好一拳打出,气势凌厉。  

然后,开口开唱第二段副歌。  

身后的伴舞团队,收了架势,摇曳着身躯,从武术变成舞蹈。  

洪泽这回没跟着一起跳,就站在最前方,演唱。  

第二段副歌唱完的间奏。  

洪泽亲自来到一面大鼓前,敲击最中央的中国鼓,而舞台上,随着他的鼓声,两面龙旗随着护旗手,从两边舞台出来,在舞台上来回游动。  

游动的过程中,从洪泽的身后经过,他在龙旗交错而过后,就从中国鼓的位置出来,重新走向舞台正中央的前半部分。  

两面龙旗却没有下舞台,而是就在舞台上挥舞,把伴舞团队一分为二。  

最后一段副歌,舞台上,所有的伴舞,绕着龙旗旋转,洪泽本人站在两个伴舞团队中间,进行最后的演唱。  

舞台上,洪泽一身黑衣,旁边两条红色的龙旗周围,是两个以白色为主红色为辅的伴舞团,鲜明的颜色反差,衬托着洪泽更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