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开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开机仪式,有的剧组很重视,有的剧组很不重视。  

崔新属于那种很不重视的。  

洪泽也属于那种很不重视的。  

在这一点上,洪泽跟崔新有共同语言。  

十八岁的天空开机仪式异常简单,导演崔新和制片人刘芸茗上前,简单拜神后,演员集体拜神,然后就拉开了摄像机的红盖头。  

整个开机过程,不足十五分钟,可谓是简单的有点过分了。  

崔新是大陆派的导演,跟港台那边的导演不太一样,那边的导演,在开机仪式上,更显得隆重。  

开机拜神的仪式,也是港台那边传来的习俗。  

按洪泽本人的说法,都什么年代了,还开机拜神,拜哪个神?美国众神里的新媒体之神吗?  

不过,几乎所有的剧组都这么干,崔新也就跟着这么干了,可他明显不乐意,所以很随意的就过去。  

不管什么剧组,开机第一天,拍的戏份都是比较简单的。  

十八岁的天空开机第一天的第一场镜头,是洪泽剧本里第一集的内容,拍摄地点在办公室,也就是办公室几个人头次露面的那场戏。  

今天没有任何学生的戏份,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们还没到齐,有学生下午或晚上才抵达,二是学生们集体亮相时,上来就是群戏,挑战难度不小,头一天没必要搞那么难。  

转场去办公室拍戏,新人几乎都跟着剧组一块去,想看一下几个知名演员的表演。  

唯一没跟着去的新人演员就是洪泽。  

在人群往办公室那边走时,唯有洪泽格格不入的转身往宾馆方向走。  

崔新正跟副导演确认接下来的拍摄计划,没看到这一幕,刘芸茗却看见了。  

刘芸茗皱了一下眉,却没把洪泽喊回来。  

今天没洪泽的戏份,不跟着去拍摄现场,谁也不能说有问题。  

还没回到宾馆,洪泽就接到了戴乐乐发来的短信:“你怎么考试没来?”  

看到短信,洪泽乐了一下。  

算了算时间,12月1号,可不就是月考的时间么?  

洪泽他们月考的考场安排,是按上次考试年级排名来安排的,假设一个考场三十人,那么第一考场一定是上次排名前三十名的,第一号的一定就是年级第一。  

戴乐乐是年级第二,第一名一般都是洪泽。  

洪泽前两天请假没来学校,戴乐乐还认为是洪泽赶通告忙,可连续一周都没上课,甚至考试都没来,戴乐乐有些憋不住了,发短信来质问洪泽。  

一周不来上课,戴乐乐忍得住,但不来考试,戴乐乐忍不了。  

她念念不忘的就是要考试超过洪泽,拿下年级第一。  

但洪泽不来考试,这叫什么事?  

她就是拿了第一也不开心。  

所以,她发短信质问洪泽。  

洪泽理解戴乐乐的心理,但他可不会那么说,而是回:“工作忙,赶不回去。”  

说的是实话,但肯定不能让戴乐乐满意。  

果然,戴乐乐又回复:“哼,你是怕输,上回就快被我超过了,这回肯定能超过你,你怕被我超过,就不来了。你这个逃兵!”  

洪泽回她:“笑话,我答题时让你一只左手,你都考不过我,我会怕你?是真的工作忙。”  

戴乐乐:“要考下一场了,你就眼睁睁看我拿第一吧!逃兵!”  

洪泽:“祝你好运。”  

其实不光是戴乐乐,洪泽没来参加考试这事,迅速传遍了整个高二年级,大家都在纳闷洪泽为什么不来考试,当从八班同学口中得知,洪泽已经一周多没来上课,才想明白,洪泽现在可不是原来那个学生了,而是明星了。  

明星忙工作,貌似也挺正常?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为洪泽可惜,这年级第一就拱手让人了,没办法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高中毕业,也不知道洪泽会不会遗憾。  

遗憾,洪泽是有。  

但没办法,人的一生,总不可能全无遗憾。  

回到宾馆后,洪泽玩了一会儿笔记本上的小游戏,定了定神,重新打开sh制作软件,开始制作动画。  

当天晚上,洪泽接到了场务给他的拍摄计划。  

大致扫了一眼,12月2号下午,12月3号全天,12月4号上午都需要拍戏,12月4号下午之后,一直到12月7号,都没戏,12月8号下午继续回归拍摄。  

拍摄计划不光写明白了什么时候拍摄,连拍摄哪场戏都提前给标明。  

明天下午的第一场戏,拍摄的是全体同学头次露面的戏。  

也就是大礼堂开学典礼的那一场戏。  

在这场戏当中,高三八班全体同学都露面,同样还有其他学生,只不过穿着嘉英中学那种日式校服的,唯有高三八班的同学,全体成员,在电视画面里,画风就跟其他学生不太一样。  

这场戏,有洪泽的镜头。  

不光是洪泽有镜头,高三八班大部分同学都有镜头,石延枫和蓝菲琳更是有特写镜头,余一飞和高敬雷更是有台词。  

总而言之,明天的第一场戏,洪泽根本不是主角。  

整部戏他都不是主角,他是配角。  

当配角要有当配角的觉悟,不能抢主角的戏。  

哪怕他是目前整个学生演员中,最著名的一个,他也得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太抢戏。  

第二天,上午。  

洪泽日常早起练声,自己住一个房间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担心的早起练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