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风中残烛(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雨水也不好喝,但好歹还能续命,所以明军坚持到了现在,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这种坚持,可能很快就要持续不下去了。  

因为明军的体力,都开始出现了严重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伤员,因为得不到救治而死亡,城里的百姓,也出现了出逃,甚至给海盗通风报信换取活命机会的情况,这都严重地影响守城。  

陈祖义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城,这一次,他明显感觉到,明军的守城力度不行了。  

虽然海盗们也面临着近万人需要的军需物资,必须从旧港隔着海峡转运的问题,但是他们可以轮换进攻,而且可以去远处取水,资源压力没那么大。  

看着明军摇摇欲坠的内城,进攻的海盗们,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但是不知为何,本来还算得力的箭雨,这时候却停下了。  

海盗们本来想一鼓作气拿下来淡马锡内城,没有了支援,顿时在半道上尬住了。  

“怎么回事”海盗们一愣,不明白后方为什么突然停止抛射了。  

“明军!是明军!”  

海盗们疑惑之际,很快就有人出来解答了。  

回头顺着望去,海盗们赫然看到一艘艘战舰从海平线驶来。  

明军的舰队,数量并没有多么庞大,但是却肉眼可见地都是大船,看起来相当骇人。  

“明狗调集舰队来支援了,快撤!”  

海盗集团也不是一条心,陈祖义下面除了他自己家族和一些亲信,同样也有大量依附于他的其他海盗团伙。  

这些人最擅长追逐利益,打顺风仗还行,一旦有危险,跑的比谁都快。  

而海盗们久攻不下,其实也有一部分这个因素在里面。  

谁都不愿意自己付出伤亡,毕竟手下没了人,那就意味着很快就要被被人把舰船和财富、势力统统瓜分殆尽了。  

这就是海盗之间的生存法则。  

因此,见到大量的明军舰队来袭,很多海盗首领都脸色大变,当即下达了撤退命令,甚至压根没问陈祖义。  

然而,增援明军早就做好了准备,当海盗们刚刚蜂拥出港的时候,海面上就响起了“咚咚咚”震耳欲聋的鼓点声,伴随着鼓声,无数炮弹腾空升起,带着呼啸的声音,飞快地向海盗们砸来。  

“嘭嘭嘭!”  

一枚又一枚炮弹落在海盗的队伍中,爆炸声响彻海域,大量的海盗被炸飞或者炸伤,一条条生命消逝,场景异常壮观。  

“娘的!怎么会有这么多明军战船”  

海盗们吓坏了,这一幕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虽然都知道明军迟早会增援,但是这种级别的增援,还是有点让他们害怕。  

“大兄,明狗不仅有火炮,还有上千料大小的战船,我们不宜恋战!”一名亲信焦急地劝解道,因为他已经发现,随着海盗的四散逃亡,明军战船的炮台开始调转炮口,瞄准他们这边进行轰击。  

看着一个个海盗小船被炮火吞噬,陈祖义咬牙道:“接回岸上的兄弟,撤!”  

陈氏集团的海盗们还算团结,把岸上的海盗接上了,然后开始作鸟兽散,狼狈逃窜。  

但他们还没走出多远,便发现身前的海面冒起了滚滚黑烟。  

“该死的,明军在烧我们的船!”  

一条条燃着熊熊大火的帆船映入他们的眼帘,让他们知道了明军的计划,这些明军用火攻的手段阻止他们离开,同时用炮火封锁了这里的道路,让海盗们插翅难飞。  

“快点往西面跑,他们肯定会追杀我们!”  

“妈的!别管港口里面的了,快跑吧,再晚就迟了!”  

海盗们终于发现自己犯了致命性的错误,这里的海域是最适合大型战舰航行的地区,而明军拥有大量的大船,如果正面作战,他们的胜算是非常低的。  

当然,海盗们的船只虽然小,但是数量多,如果铁了心分散逃跑,明军的大船也不容易追上他们。  

“砰!砰!砰!”  

明军炮弹不断射向海盗船只,在密集的炮火中,一艘艘海盗船沉默了,一个个海盗被炸飞或者被炸死。  

悍勇的海盗头目大吼道:“给老子还击!”  

但他所在的小船却摇晃起来,原来船舱被炮弹震塌了。  

“妈呀——”  

海盗船上的海盗们大呼小叫,争先恐后地跳进海里。  

然而,明军的火枪手早已等待着他们跳水,密集的铅子射出去,海面上,一朵又一朵浪花升起,伴随着阵阵惨叫声。  

在明军的强硬登场后,海盗们的士气迅速跌落谷底,一个个丧胆失魂地向旧港的方向逃去,企图躲避明军舰队的主力。  

而还有一些登陆部队,要么不是陈祖义的嫡系,要么冲的太猛有些后知后觉,此时只好躲藏起来,试图往陆路逃跑。  

可惜,他们靠明军靠得太近了,根本无法藏匿。  

一部分城内的明军开始出城。  

“妈的,跟他们拼了!”海盗头目怒不可遏,挥舞着钢刀冲了出去,他决意带着自己手下的残部,跟明军拼个鱼死网破。  

然而,当他冲过去,却发现港内全是明军战船,数百名登陆的火枪手已然在岸边,正严阵以待地看着他们。  

“晦气!”海盗头目大骂一句,扭头就跑。  

“砰!”明军的火枪手扣动了扳机,一颗颗铅弹呼啸着砸向海盗,将海盗头目和他的部下一扫而空,海盗头目被打成了筛子,连完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