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纯钧(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嘀嗒——  

表盘上,指针的回旋不知何时,随着时光的流转,无声的重叠在一起。  

六点三十分零三十秒!  

此刻,时分秒三针整齐划一的指向了刻度6的位置,一缕璀璨如金的辉光从数字之上显现。  

在纯钧‘完成’时不过百分之十的刻度,此刻居然随着纯钧的崩裂,开始暴涨!  

百分之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简直就像是坐火箭一样。  

可季觉已经无暇再顾及其他。  

第二道裂痕,在泡影破碎的声音,再度显现。  

就像是一场走向灭亡的苦行和折磨。  

在痛处和疲惫的恍惚之中,季觉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究竟身在何处,究竟在做什么。  

意识、思想、灵魂,空空荡荡。  

唯一所做的,便是顺应着这一份愈发汹涌和狂暴的本能,再度挥起无形之锤,就像是高举着自己的灵魂一样,砸下!  

崩!!!  

仿佛幻觉一般的无声之响陡然扩散,突破了工坊,回荡在新泉和荒野之中,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就像是锁链松脱,铁枷破碎的声响。  

一锤敲下的瞬间,眼前昏黑的震荡之中,季觉却看到了无以计数的浮光掠影从眼前显现。  

此刻,名为季觉的人,自诞生的那一刻开始起,所见、所想、所学、所知所感受到的一切,从灵魂之中升腾而起!  

第三道裂痕从纯钧之上显现,彻底打破了完美。  

它们在至纯至粹的剑身之上蔓延,扩散,可是却如此的顺理成章,恰似于纸上笔走龙蛇,延绵不尽。  

在亘古的原始蛮荒的时代,与兽类无异的原初之人或许就是这样的挥洒鲜血,在岩窟之中描绘出了第一场狩猎的场景。  

以太之道,由此而生!  

而当第一道火焰从长夜之中燃起,照亮了一双双蒙昧眼瞳时,升变之欲便再不可阻挡。  

祭祀和萨满们以火焰烧碎了龟甲,用这最古老的裂痕作为载体,记述凶吉和过往的瞬间,升变与以太便在余烬之再造中重叠在一起,纠葛交错。  

萌发于过去,交织于现在,消逝于未来。  

正如同一切故事那样。  

此刻,伴随着灵魂和剑刃的碰撞和砥砺,一道道裂缝蜿蜒着从纯钧的剑脊上浮现。  

名为季觉的故事,便已经映照其中。  

以剑匠之灵,造纯钧之灵。  

再然后,以剑匠之名,具纯钧之名!  

——这便是真正的天工·纯钧的创造!  

灵魂之锤的碰撞之下,千万道裂口从剑脊之上蔓延开来,纯钧陡然剧烈的震荡,仿佛欢歌,又像是悲鸣一样。  

铿锵之声随着裂隙一同扩散,再然后,覆盖无数裂痕的剑身,彻底崩裂,化为无以计数的碎片。  

纯钧破灭!  

可紧接着…当物质的枷锁彻底破灭的时候,至纯之粹,便从虚空之中再生。  

当季觉的手掌再度抬起,便有一缕飘忽的泡影之光,显现在他的眼前。  

若有若无,如梦似幻。  

却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耀着他枯槁疲惫的面目,还有闪闪发亮的眼瞳,如此清晰。  

就好像,另一个自己。  

“你好啊,纯钧!”  

季觉再忍不住微笑,垂眸凝视着双手之中的无形之剑。  

幻光流转,无声的起落,回应着他的呼唤。  

寂静里,伊西丝再无法克制疑惑:“我并没有看到纯钧,先生。”  

“嗯,但这就是纯钧了。”  

季觉淡然回答:“以剑具名,物我合一,故此,才同出一源,同归一身。一旦纯钧能够在他者的观测之中显象,便已经落入下乘,只能沦为外传。  

真正的纯钧,本来就是除了剑匠自己之外,谁都看不到、也无从触碰的造物…”  

正是为了完成这一份和剑匠本身宛如一体的紧密联系,才需要剑匠之灵,剑匠之名,剑匠之手去亲手创造。  

所成就的,并非是纯钧,而是剑匠本身!  

伊西丝沉默着,只感觉自己的创造者或许是无法接受失败,以至于神经错乱了,反正这种事情又不止一次。  

更重要的是…  

“如果一把剑无形无质又不存在的话,又如何去斩人呢?”  

“对啊,正因如此,所以它才不是用来斩别人的————”  

季觉依旧微笑着,珍而重之的捧起那一缕最后的幻光,在未曾有过的欢欣和愉快中,迎来感悟。  

“————而是,用来斩自己。”  

那一刻,就在空无一物的双手十指之间,幻光流转,倒持。  

对准了季觉自己胸口。  

刺落!  

轰!!!!  

无声无息,一片死寂的工坊之外,在这一刻,骤然迸发了惊天动地的轰鸣。  

“什…”  

沐浴着暴雨从镇外归来的斯兰猛然警觉,勒马,僵硬的抬头,在一片战马嘶鸣和刀剑出鞘的声音里,所有人都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呆滞的仰起头。  

看向天空。  

拂晓清晨所亮起的天光消失不见了。  

烈日无踪。  

不只是新泉,此刻的荒野,甚至远在崖城、潮城…  

最先察觉到的是早已经观测许久的叶限,紧接着,是山中老宅的躺椅上高卧的童家老阿公童源,潮城的工业园区里考察的海州镇守吕盈月,乃至陪同在她身旁的那位楼家老夫人。  

再紧接着闻雯从宿醉中惊醒,睁开眼睛,再忍不住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