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打U-2的研讨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飞机区别不大,可是这数据却是好了很多啊。”  

肖总接过数据表,快速的看了一遍。  

由于没有太多经验,同时原本攻5的面积律匹配做得不错,肖总根据高振东的建议,并没有选择太大的边条,以尽量减小其负面作用。  

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飞机的跨音速激波阻力也进一步下降,大迎角升力也有了明显的上升,飞机的瞬盘性能有了明显提升。  

翼身融合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面积律匹配的难度,同时光滑的机体在风洞试验中,的确展现出了阻力的下降和升阻比的上升,虽然相对保守的设计,看起来并没有特别显著,但是优化了就是优化了。  

而且这一部分优化,再结合机内空间的增大,毫无疑问,这事儿能干!  

至于前缘锯齿,肖总可以说一句,翼刀可以减小乃至取消了!  

虽然只是一个不太精确,没有非常深入设计的模型,但是其展现出来的潜力,让肖总大为满意,就这不算太麻烦的改动,基本上就能把飞机的性能往上提升那么一点儿,如果真的进入详细的设计,那可能还能提一点。  

可别小看这“一点”,这儿一点那儿一点的,加起来可就很可观了。  

拿着数据,肖总感谢了自己的老同学之后,带着数据就往防工委的招待所跑,他要赶紧回去,把这些数据的变化,结合到攻5战斗型的性能估算里面去。  

好在有了保密电子邮件这东西,这让肖总提前几十年享受了一把“居家办公”、“异地协作”的待遇。  

能为他提供支持的,可不只是他带到京城来这寥寥几人,而是整个瓷飞厂的设计人员,要不然就算有三轧厂三分厂的人帮忙,他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把新模型给搓出来。  

他要在高振东开会之前,把东西为高振东准备好,他和战6关系不大,那个研讨会他是参加不了的,只能提供弹药了。  

大家都在忙,高振东这边的时间同样在走,很快,他就接到了击落U2战斗经验研讨会的通知。  

在接到这个通知之前,他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包括瓷飞厂的肖总那边。  

坐在会场上,周围的人都在陆续发言。  

其实战6打U2这个事情,本身已经是比较清楚的,并不是一种完全可靠的战法,当敌机升到24000米的实用升限时候,就颇有点儿看运气的感觉了,高度差已经差不多达到了雷电1红外空空弹作战斜距的极限,但是驱离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U2升到27000多米这个最大升限,那基本上就够不着了,但好消息是,U2在这个升限,它也干不了啥了,而且长时间维持这个高度是很困难的。  

打U2的结论是比较清晰的,这个跃升战法,是在当前战斗机升限不足的条件下,能够有效打击或抑制U2活动空间的战术,建议空军承担相关战备任务的部队,普遍开展这种战法的训练。  

而且和高振东原本知道的,战6打花旗佬火蜂无人机的跃升战法有所不同,现在这种发射导弹打的方式,对战6本身的危险性没有那么大。  

原本战6是在跃升的最高点用机炮打,机炮的后坐力会导致本来就要掉的高度,掉得更厉害、更不可控。  

但是发射导弹就好多了,没那么大的后坐力,导弹是靠自身的动力飞出去的,起到动量平衡作用的不是飞机本身掉速,而是被喷出去的导弹发动机燃气。  

这样一来,战6掉高度的情况就可控多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