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过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除夕到了,不管别人上不上班,反正高振东自己是没上班,一大清早娄晓娥就过来了。  

还给高振东带来了一套新衣服,中山装笔挺笔挺的,一双黑亮黑亮带毛里子的皮鞋,高振东那身材一穿上,看得娄晓娥双眼发亮。  

院子里小孩往来穿梭,大人还在忙于各种事务,小孩却是反了天了,这个时候调皮一点不会被罚。  

“还是个孩子”“大过年的”,这让他们有了一点点嚣张的本钱。  

当然,刘海中家那几个不在其中,该挨打还是挨打。  

高振东一想,干脆把自己家的收音机搬到了屋外,给大家听个响。  

不过也就是個热闹,家里稍微宽裕一点的小男孩子,都买了鞭炮在院子里放呢,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放鞭炮,可不会像大人放鞭炮那么豪气一串一串的放。  

而是拆散了放兜里,这里点一个,那里炸一个。  

“啪”.“啪啪”.“啪”.  

没有节奏,却很有感觉。  

胆儿毛的,抓在手上点燃了扔出去,胆子小的,放在树洞里、瓦片下、砖缝里、铁罐中,小心翼翼的点。  

除了二踢脚这种,普通鞭炮一般是不会放在空地上放的,太没意思了。  

当然也有玩得大的,跑去茅坑“激起公愤”的也有那么一两个。  

曾经就有个经典段子,是专门针对小男孩的:面前有一堆牛粪,正好你手上有一个鞭炮,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闫埠贵在前院支了一张桌子,摆上笔墨,易中海拿来红纸,这也是院子里老传统了,闫老师代写春联。  

闫埠贵再死爱钱,这个时候也是不会收钱的,丢不起那人。  

正好,高振东的收音机,闫老师的春联摊子都在前院,所以前院就更热闹一些,这让前院的其他住户有一点自豪的感觉。  

人嘛,就是要学会随时随地找理由肯定自己。  

懂事的小孩子,都自发的跑去给高振东拜年,高叔叔来院子没几个月,可是说一声孩子王,一点不夸张。  

小孩子们虽然不认识娄晓娥,可是这个时候和高叔叔在一起的,身份不言自明,喊一声“阿姨,新年好”那也是应有之意。  

看见来拜年的小孩子,娄晓娥乐开了花,高振东早就准备好了东西,来一个小孩子拜年,娄晓娥就一边祝小朋友新春快乐,学习上进,然后一人一毛压岁钱,一挂小鞭。  

这个举动,让还没融入四合院大人圈子的娄晓娥,在小孩堆里,却是立马成了自己人,一时间“阿姨好”“谢谢阿姨”之声不绝于耳。  

看见闫埠贵在院子里写春联有些冷,高振东还把自己刚来的时候弄的那个铁皮桶炉子给升了火,放在闫埠贵桌子边上。  

闫埠贵一边写,一边笑着对高振东道:“振东做事儿就是周全,哈哈。来来来,我先给你写一副,大家伙没意见吧?哈哈。”  

周围邻居哄然叫好:“没意见,没意见!”  

一群小孩也在旁边凑热闹:“没意见,没意见!”  

棒梗和小当也在小朋友堆里,他们两很自觉,只是小心翼翼的问娄晓娥能不能拿两挂小鞭,高叔叔已经给过压岁钱了。  

娄晓娥乐了,给了他俩一人一挂,小当很开心,棒梗更开心,因为小当是不会放的,最后都是他在放。  

高振东还弄了一堆瓜子花生放在收音机边上,不过里面没有糖,糖掺在里面,小朋友容易抢出矛盾来。  

糖是另外给的,一个小孩5颗,没上高中的都算。  

娄晓娥成了新一代孩子王,很是意气风发的宣布:“小朋友们,瓜子花生一次只能抓一把,吃完了再来抓。”  

何雨水也在和娄晓娥一起当孩子王,她自然不受5颗糖的配额限制,这让她有了指挥院子里千军万马的底气。  

小朋友们很守规矩,也没做出抓一把拿回家,然后再来抓一把的骚操作,而是老老实实的吃完了才来抓,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吃快一点。  

如果有这种操作高振东也无所谓,大过年的,反正东西就这么多,谁家要是教唆小孩干出这事儿来,院子里的人都看得懂。  

小当和几个小朋友却哇哇大哭起来,娄晓娥问他们怎么了,小当小手一伸:“我们手小.”  

娄晓娥哈哈大笑:“是阿姨不好,没想到这个,呐,你们可以抓两把,哈哈。”  

高振东没有去打扰娄晓娥当孩子王的好心情,他正在把闫埠贵刚写好的春联往门头上贴。  

邻居都在议论,不过倒是没有阴阳高振东的。  

“高振东那对象挺俊呐,看着脾气也好。”  

“那是,高振东什么人,他看上的,能差的了?”  

“这姑娘我看着怎么感觉有点眼熟?像是在哪儿见过。”  

“嗨,这一片儿就这么大,见过也正常。”  

“还别说,高振东对小孩子还真没没得说,只要拜年,都有压岁钱。”  

“这得花多少钱呐。”  

“嘁,高主任还需要你担心?7级工程师呐,比一大爷都高不少呢。”  

“你看看现在在他家的人,说起来都是孤寡,可是仔细想想,不得了。”  

傻柱在高振东家张罗午饭,聋老太也过来凑热闹来了,这让高振东家这时候配置在院子里高居第一,职务高地、收入高地、知识高地、厨艺高地、道德高地.简直了。  

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到了中午,傻柱一声招呼:“齐了,上席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