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零敲碎打的换(1/2)
高振东没有参与讨论,而是饶有兴致的翻看着自己手上的会议材料,上面有一些还没讨论到的内容。
这算是高振东的老毛病了,从小上课他就和老师的进度不一样,老师在上第3课,他自己在看第5课打发时间的情形比比皆是。
见会场意见分歧有些大,防工委领导捅了捅高振东的肩膀。
“来来来,你说几句。”
就算没分歧,也要听一听高振东的意见,集体决策嘛,谁都不能猫着,现在产生了一些分歧,就更要听他的意见了。
看见高振东收起了会议材料,其他同志基本都看向了他。
知道的人,明白这些装备他才是最了解的那个,他搞的嘛,所以说话很重要。
不知道的人,也晓得这一位开会的意见被采纳的占多数,同样表明他说话很重要。
“赤剑61和105滑,我的意见和绝大部分同志一样,给就给嘛,也算是帮高卢朋友治治病,他们那个心病啊,老大了。”高振东开口就是日常辱那谁1。
听见他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放松一下也很不错,没想到高大炮还是个诙谐的同志。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短时间他们拿这些技术对我们没威胁,这些技术本身也不是什么很高级别的东西,至于长时间嘛,说实话,他们靠引进也好、自研也好,他们总能搞到类似的,我们现在就是在趁着先发优势打个时间差。别忘了,他们当前的技术能力和所处环境,都要比我们来得强一些。”
同志们都在点头,这两个东西的确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北方的同志,说实话,他们的诉求是末敏弹不能扩散,至于反坦克导弹、坦克炮这些东西,那还是不太在意的,我们也不算对不起他们。
“至于争先62,我的建议是给他们,换点技术回来,关于这个事情,上次会议我就阐述过我的观点,我就不再赘述了。”
高振东这话,让部分参加了上一次会议的同志想了起来,上次他就是同意向高卢人开放反舰导弹的。
而且部队的同志还记得他说的另外一个内容——他能保证反舰导弹的先进性。
有这个就足够了,还真能给。
“嗯,振东同志上次的确说过,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海装局的同志道。
防工委领导看了他一眼,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番内容——你们不就是看上了他说的能保持反舰导弹的先进性嘛,瞧你说得。
不过领导并没有揭穿:“那战斗机呢?你怎么想?”
高振东笑了起来:“战斗机嘛,我也觉得给他们比较好,而且不卖,只换。但是其中的发动机不能给,那个仿制北方同志的痕迹太明显了,不合适。而且他们拿去,没有材料的话,没什么用。高卢人有自己的发动机的,要么他们自己想办法装自己的发动机,要么买我们的发动机。”
知识产权,用这个做理由,想来高卢人还是理解和认可的,至于飞机本身,脑袋都换了,肯定不是同一架了嘛。
“不卖只换?为什么?”防工委领导问道,外事部门的同志也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大家都有些好奇,做长久生意不好么?一锤子把技术卖了算个怎么回事儿?
高振东笑得有些狡猾:“因为这个东西啊,卖是卖不了多少的,几十架没什么意思。”
这话说出来就让同志们都搞不明白了,你怎么知道人家只要几十架?
“振东同志,你是有什么消息来源?”防工委领导问道,这小子大舅子在港岛和奥城那边,也许有什么小道消息。
高振东摇了摇头:“没有什么消息来源,根据他们公开的情况,结合技术分析的。”
来源倒是有,上辈子,可这也不能说啊。
防工委、外事部门、空装局的同志相互对视一眼,没想到这还是个情报分析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恐怖如斯!
“说来听听,我很好奇啊。”防工委领导是真的很好奇。
“先说结论,他们要战7,是用来上航母的!总量不会超过50架!”高振东一副上辈子逼乎上回答问题那种“人在锣鼓巷,刚下嘎斯车”的逼样,连用语都差不多。
说实话,逼乎上面好东西不少,但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很多,高振东逛那儿的时候都是带着批判学习的态度在看。
此语一出,全场惊动。
主要是高振东的结论,太过精确,连用途、去向和数量都说得这么笃定,要说没有消息来源那是真的难以相信。
“你怎么知道?说说理由,我也很好奇啊。”诶,这还得真让他说个清楚了,要不然对他不好,空军的同志问道。
高振东胸有成竹:“战7相对高卢人现有的最新型幻影3战斗机来说,是有一个重大缺陷的,那就是速度!所以以防守为主要战略诉求的高卢人,是不会对战7有兴趣的。”
“那他们会不会用来做攻击机?”空军的同志问道。
高振东摇了摇头:“正常情况下不会,他们有自己的攻击机,高卢人对于维持自己的研发、生产体系很看重的,战7作为攻击用的确比他们的军旗攻击机要好,但是不足以让高卢人放弃自己的攻击机。除非有战争,他们不得不用,但是这种条件在平时是难以发生的。”
有道理,此时同志们甚至对高卢人都产生了几分尊重,这帮老外还是知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重
这算是高振东的老毛病了,从小上课他就和老师的进度不一样,老师在上第3课,他自己在看第5课打发时间的情形比比皆是。
见会场意见分歧有些大,防工委领导捅了捅高振东的肩膀。
“来来来,你说几句。”
就算没分歧,也要听一听高振东的意见,集体决策嘛,谁都不能猫着,现在产生了一些分歧,就更要听他的意见了。
看见高振东收起了会议材料,其他同志基本都看向了他。
知道的人,明白这些装备他才是最了解的那个,他搞的嘛,所以说话很重要。
不知道的人,也晓得这一位开会的意见被采纳的占多数,同样表明他说话很重要。
“赤剑61和105滑,我的意见和绝大部分同志一样,给就给嘛,也算是帮高卢朋友治治病,他们那个心病啊,老大了。”高振东开口就是日常辱那谁1。
听见他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放松一下也很不错,没想到高大炮还是个诙谐的同志。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短时间他们拿这些技术对我们没威胁,这些技术本身也不是什么很高级别的东西,至于长时间嘛,说实话,他们靠引进也好、自研也好,他们总能搞到类似的,我们现在就是在趁着先发优势打个时间差。别忘了,他们当前的技术能力和所处环境,都要比我们来得强一些。”
同志们都在点头,这两个东西的确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北方的同志,说实话,他们的诉求是末敏弹不能扩散,至于反坦克导弹、坦克炮这些东西,那还是不太在意的,我们也不算对不起他们。
“至于争先62,我的建议是给他们,换点技术回来,关于这个事情,上次会议我就阐述过我的观点,我就不再赘述了。”
高振东这话,让部分参加了上一次会议的同志想了起来,上次他就是同意向高卢人开放反舰导弹的。
而且部队的同志还记得他说的另外一个内容——他能保证反舰导弹的先进性。
有这个就足够了,还真能给。
“嗯,振东同志上次的确说过,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海装局的同志道。
防工委领导看了他一眼,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番内容——你们不就是看上了他说的能保持反舰导弹的先进性嘛,瞧你说得。
不过领导并没有揭穿:“那战斗机呢?你怎么想?”
高振东笑了起来:“战斗机嘛,我也觉得给他们比较好,而且不卖,只换。但是其中的发动机不能给,那个仿制北方同志的痕迹太明显了,不合适。而且他们拿去,没有材料的话,没什么用。高卢人有自己的发动机的,要么他们自己想办法装自己的发动机,要么买我们的发动机。”
知识产权,用这个做理由,想来高卢人还是理解和认可的,至于飞机本身,脑袋都换了,肯定不是同一架了嘛。
“不卖只换?为什么?”防工委领导问道,外事部门的同志也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大家都有些好奇,做长久生意不好么?一锤子把技术卖了算个怎么回事儿?
高振东笑得有些狡猾:“因为这个东西啊,卖是卖不了多少的,几十架没什么意思。”
这话说出来就让同志们都搞不明白了,你怎么知道人家只要几十架?
“振东同志,你是有什么消息来源?”防工委领导问道,这小子大舅子在港岛和奥城那边,也许有什么小道消息。
高振东摇了摇头:“没有什么消息来源,根据他们公开的情况,结合技术分析的。”
来源倒是有,上辈子,可这也不能说啊。
防工委、外事部门、空装局的同志相互对视一眼,没想到这还是个情报分析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恐怖如斯!
“说来听听,我很好奇啊。”防工委领导是真的很好奇。
“先说结论,他们要战7,是用来上航母的!总量不会超过50架!”高振东一副上辈子逼乎上回答问题那种“人在锣鼓巷,刚下嘎斯车”的逼样,连用语都差不多。
说实话,逼乎上面好东西不少,但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很多,高振东逛那儿的时候都是带着批判学习的态度在看。
此语一出,全场惊动。
主要是高振东的结论,太过精确,连用途、去向和数量都说得这么笃定,要说没有消息来源那是真的难以相信。
“你怎么知道?说说理由,我也很好奇啊。”诶,这还得真让他说个清楚了,要不然对他不好,空军的同志问道。
高振东胸有成竹:“战7相对高卢人现有的最新型幻影3战斗机来说,是有一个重大缺陷的,那就是速度!所以以防守为主要战略诉求的高卢人,是不会对战7有兴趣的。”
“那他们会不会用来做攻击机?”空军的同志问道。
高振东摇了摇头:“正常情况下不会,他们有自己的攻击机,高卢人对于维持自己的研发、生产体系很看重的,战7作为攻击用的确比他们的军旗攻击机要好,但是不足以让高卢人放弃自己的攻击机。除非有战争,他们不得不用,但是这种条件在平时是难以发生的。”
有道理,此时同志们甚至对高卢人都产生了几分尊重,这帮老外还是知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