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U,U,二曲酒(1/2)
说实话,高振东这个建议,同志们一开始是懵的,这是个什么操作?
他们开始顺着高振东的话,在纸上画图,思考,时不时还交流一下子。
高振东也不催他们,也不给他们讲解,而是等他们自己想通。这个技术主要是巧妙,但是技术难度却是不太高的,不用讲解他们自己应该也能回味过来。
十多分钟过去,在柳教授期盼的眼神里,三分厂的两位同志抬起头来:“高总工,绝了!”
柳教授不明所以,怎么正着不行,倒过来就绝了?
“两位同志,给我解释解释,这方面我实在是不太懂。”柳教授开心归开心,但是稀里糊涂的。
“柳教授,是这么回事。首先,光接收器只在仿真枪械里有,那就能大大的降低感应器的成本,一面墙和一把枪的大小,可是天壤之别。”
“啊,我明白了,这样一来,感应器就只需要做到枪口直径大小,或者略大一些?”面积大小柳教授还是能估计的。
“对,就是这么回事。而且啊,通过一个合适的光路系统,可以让目标投影在光传感器的不同区域,虽然光传感器面积不大,但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反过来通过计算机系统动态模拟不同弹着点的手段!”
三分厂的同志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光学系统这东西他们还是打过交道的,而且是很高级的交道——光刻机。
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方式的另外一个好处,通过目标在不同区域的成像,利用计算机算法根据弹道特性进行反向计算,就能大致模拟出不同的弹着点来,这个想法真是天才!高总工这建议真的是绝!
这话,柳教授就有些不明白了,但是他很笃定的是,既然高振东和两位三分厂的同志都这么说,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必定没问题。
“那太好了!”能一定程度上模拟弹着点,实际上就有办法利用这种能力模拟弹道,这他还是明白的,这是他的专业。
“但是…”不过三分厂的同志还是有些抠脑袋,还有一些问题没彻底想通,或者是他们觉得代价很大。
“但是什么?”柳教授被吓了一跳,最怕“但是”了。
“我们还有一点没想好的地方,这种方式,就意味着要快速识别图像,或者说把图像从背景里识别出来,这在彩色显示里都困难,就更别说黑白的,那就更困难。要有非常高级的光传感器,还要有高速的计算机专门负责这件事情,这很贵,而且有没有这个级别的光传感器和计算机还不确定。”
实时图像处理识别,在这个年头是个非常难的事情,就一个问题——算不过来。
柳教授有点放心,又有点担心。
放心的是原理是没问题的,这就有了工作基础。
担心的是这东西要是太贵也不行,而且高速实时图像处理,这听起来就很难。
“那到底有没有这些元器件?”他看向了高振东,这位可是著名计算机专家。
没想到高振东斩钉截铁的摇摇头:“没有!”
这让同志们大吃一惊,他们都知道,在这方面,高振东说没有那就是真没有。
那这咋整?眼看着看到了希望,又破灭了?
柳教授看着神情笃定的高振东,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啊,我们觉得一定要这些元件设备才能实现这种能力,但是对高总工来说可不一定啊,就好像刚才谁也想不通这个倒过来的光枪是怎么回事一样。
“高委员,你有什么办法?”
高振东笑道:“其实这个事情吧,你们不要用人的思维去考虑计算机和电子系统,人要靠眼睛看,但是它们不是用眼睛看的,长什么样并不重要。”
长什么样并不重要?不要用眼睛看?
“高总工,我不太明白。”三分厂的同志是真的想不出来了。
高振东道:“你们不要考虑用计算机识别目标图像,然后才去判定是否击中的问题,那东西需要的运算能力太高了。你们不如这样,在目标里安排一个特征,整个系统判定的依据不是图像,而是这个特征!”
特征?!
“对啊!为什么一定要看清楚?只要光学传感器能判定这是目标就行啊!我们还是太年轻了!”说实话,在三分厂的同志心里,高总工的确是很神奇,但是到底神奇到什么程度,没和他深度接触的同志是不知道的。
但是至少这两位同志现在知道了,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嗯,我明白了,用颜色、形状这些都可以当特征。”
“不行吧?现在的现实系统,颜色可没个谱,传感器对颜色的判定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形状这东西又陷入了‘用眼睛看’的老问题里…”
两人绞尽脑汁。
高振东说了两个字:“频率…”
“频率?频率…”
“我想起来了!目标图像块用特定的闪烁频率!人眼不一定受太大影响分辨不出来,但是光学传感器和计算机能很容易的分辨出来!”
高振东笑道:“对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光学编码技术。”
柳教授听得犹如天方夜谭,怎么一杆子又支到光学和通信那边去了?
但是无论如何,他是听懂了一点。
在高总工的抽丝剥茧之下,这个问题他解决了!
而且听起来是低成本、高效果的解决的!
在不高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之下,顺利实现他想要的所有枪械弹道模拟和目标
他们开始顺着高振东的话,在纸上画图,思考,时不时还交流一下子。
高振东也不催他们,也不给他们讲解,而是等他们自己想通。这个技术主要是巧妙,但是技术难度却是不太高的,不用讲解他们自己应该也能回味过来。
十多分钟过去,在柳教授期盼的眼神里,三分厂的两位同志抬起头来:“高总工,绝了!”
柳教授不明所以,怎么正着不行,倒过来就绝了?
“两位同志,给我解释解释,这方面我实在是不太懂。”柳教授开心归开心,但是稀里糊涂的。
“柳教授,是这么回事。首先,光接收器只在仿真枪械里有,那就能大大的降低感应器的成本,一面墙和一把枪的大小,可是天壤之别。”
“啊,我明白了,这样一来,感应器就只需要做到枪口直径大小,或者略大一些?”面积大小柳教授还是能估计的。
“对,就是这么回事。而且啊,通过一个合适的光路系统,可以让目标投影在光传感器的不同区域,虽然光传感器面积不大,但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反过来通过计算机系统动态模拟不同弹着点的手段!”
三分厂的同志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光学系统这东西他们还是打过交道的,而且是很高级的交道——光刻机。
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方式的另外一个好处,通过目标在不同区域的成像,利用计算机算法根据弹道特性进行反向计算,就能大致模拟出不同的弹着点来,这个想法真是天才!高总工这建议真的是绝!
这话,柳教授就有些不明白了,但是他很笃定的是,既然高振东和两位三分厂的同志都这么说,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必定没问题。
“那太好了!”能一定程度上模拟弹着点,实际上就有办法利用这种能力模拟弹道,这他还是明白的,这是他的专业。
“但是…”不过三分厂的同志还是有些抠脑袋,还有一些问题没彻底想通,或者是他们觉得代价很大。
“但是什么?”柳教授被吓了一跳,最怕“但是”了。
“我们还有一点没想好的地方,这种方式,就意味着要快速识别图像,或者说把图像从背景里识别出来,这在彩色显示里都困难,就更别说黑白的,那就更困难。要有非常高级的光传感器,还要有高速的计算机专门负责这件事情,这很贵,而且有没有这个级别的光传感器和计算机还不确定。”
实时图像处理识别,在这个年头是个非常难的事情,就一个问题——算不过来。
柳教授有点放心,又有点担心。
放心的是原理是没问题的,这就有了工作基础。
担心的是这东西要是太贵也不行,而且高速实时图像处理,这听起来就很难。
“那到底有没有这些元器件?”他看向了高振东,这位可是著名计算机专家。
没想到高振东斩钉截铁的摇摇头:“没有!”
这让同志们大吃一惊,他们都知道,在这方面,高振东说没有那就是真没有。
那这咋整?眼看着看到了希望,又破灭了?
柳教授看着神情笃定的高振东,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啊,我们觉得一定要这些元件设备才能实现这种能力,但是对高总工来说可不一定啊,就好像刚才谁也想不通这个倒过来的光枪是怎么回事一样。
“高委员,你有什么办法?”
高振东笑道:“其实这个事情吧,你们不要用人的思维去考虑计算机和电子系统,人要靠眼睛看,但是它们不是用眼睛看的,长什么样并不重要。”
长什么样并不重要?不要用眼睛看?
“高总工,我不太明白。”三分厂的同志是真的想不出来了。
高振东道:“你们不要考虑用计算机识别目标图像,然后才去判定是否击中的问题,那东西需要的运算能力太高了。你们不如这样,在目标里安排一个特征,整个系统判定的依据不是图像,而是这个特征!”
特征?!
“对啊!为什么一定要看清楚?只要光学传感器能判定这是目标就行啊!我们还是太年轻了!”说实话,在三分厂的同志心里,高总工的确是很神奇,但是到底神奇到什么程度,没和他深度接触的同志是不知道的。
但是至少这两位同志现在知道了,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嗯,我明白了,用颜色、形状这些都可以当特征。”
“不行吧?现在的现实系统,颜色可没个谱,传感器对颜色的判定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形状这东西又陷入了‘用眼睛看’的老问题里…”
两人绞尽脑汁。
高振东说了两个字:“频率…”
“频率?频率…”
“我想起来了!目标图像块用特定的闪烁频率!人眼不一定受太大影响分辨不出来,但是光学传感器和计算机能很容易的分辨出来!”
高振东笑道:“对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光学编码技术。”
柳教授听得犹如天方夜谭,怎么一杆子又支到光学和通信那边去了?
但是无论如何,他是听懂了一点。
在高总工的抽丝剥茧之下,这个问题他解决了!
而且听起来是低成本、高效果的解决的!
在不高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之下,顺利实现他想要的所有枪械弹道模拟和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