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2022年2月16日,到2023年3月31日。

十三个月,一百八十七万。属于罗素的故事,于此落下帷幕。

就和我上架感言时所说的一样——这是一个从赛博朋克到太空歌剧的故事。

它的创作核心是一种浪漫情怀,讲述的是“英雄”的故事。但这并非是英雄主义的故事,而是人民众生的故事。

何为英雄?

我为先驱。

“人类啊。没有羽翼,尔等何以向上?”

同样的一句话,但在“光”与“镜”的立场上,它所阐述的意义是不同的。

前者讲述的是自我,赞美的是个体永不停息的进步、上升,“永恒之女性,引领我等向上”,是歌德的《浮士德》;而这本讲述则是泰戈尔,赞美的是群体的伟大、对世界的爱。

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五,而包间一晚就要一千八百八。干了一半个月,见识了千奇百怪的人,也明白了生活不易。拿了两千四,就开学了。

我的大学学费是我自己挣出来的。当时没有钱,也还没开始写水银之血。我在高三毕业之后,去夜总会穿着廉价的西装当前台。天天挂着笑脸在门口鞠躬,脱口而出说着滑润无比的“晚上好欢迎光临”。在客人少的时候,也会当服务员去打扫包间、倒垃圾。

每天下午五点半上班,凌晨两点下班,偶尔能加班到三点多。而在那之前我晚上甚至没有晚睡超过十二点。每天晚上八九点吃饭,吃的大锅饭一天一换,共有三种来回换,特点是薛定谔的肉——仿佛能吃到肉味,但又仿佛没有肉。菜虽然每人一碗,馒头倒是管饱,但我饭量小,也只能吃半个。我最喜欢吃的是一种冬瓜炖鸡,虽然里面全是冬瓜几乎找不到鸡,但至少汤很好喝。

没有任何工作。

我当时很高兴。但那时的我并没有将写作当做我未来人生的目标。

——噔噔咚。

好了,这本书就到此为止。让我来休息一个多月,然后回来。

于是学生们嘻嘻哈哈凑在一起玩谁是卧底,还有的人去打fgo、阴阳师、崩坏3。但因为没有流量,多半都是浅尝辄止。空旷的厂房里面只有叫嚷声,仿佛他们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打游戏。我当时在看二世事件簿,从第一卷看到了第四卷。

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说过,这本书与上一本书是联合在一起的。在最初的时候,你看着“狂徒”会觉得那是“英雄”,而看着“英雄”会觉得像是“狂徒”。因为你看向光时,只能看到光所照亮之物;看到镜时,也只能看到镜中映出之物。

塔的订阅成绩只有玩家的一半,但好在版权潜力比较强。而且这本书还得到了银河奖“最具改编潜力奖”和“最佳网络科幻小说奖”两项提名,已经不亏了!

塔和玩家包括版权在内的各项收入,让我现在已经彻底还完了房贷。从零开始,有了我自己全款的房子,终于能放下心了。虽然只是三四线小城市,但我觉得这仍然值得骄傲。

但我看到的却并非如此。

凡有勇气,众生皆为英雄。

这仍然是一个讲述“爱与希望”的故事。

好好休息一个月,然后五月开始写新书的存稿。

我们一伙人坐着晃晃悠悠的大巴车,坐了快两个小时的车才来到了这郊区里的工厂。我原本想象中的工厂,应该是那种忙碌的流水线。所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能够放弃思考,专心工作。就像是当服务员一样,能够给疲劳的大脑放松。

然后再讲讲这本书的创作动机。

直到快毕业时,工厂实习。是的,很多人以为我是哲学系或者传播学专业毕业的,但我其实是工科的。我学的是电气自动化。

我的父母都是工人,家里很穷。我初中的时候,父亲就出轨了,母亲很辛苦才能把我养大。

我看着他们手里的工作基本上就没有动,而我们这些学生们也没有什么事要做。有那种积极热诚人凑过去问,“我们有什么能做的吗”,然后得到了冷漠的回复“别添乱”。

学校说,我们毕业之后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直接输送到工厂里来。可以直接来这里工作。

于是我这本书我静下心来,寻求新的进步。一共九卷,我尝试了九种不同的剧情结构、不同的写法。我最满意的三卷是流星、笼中鸟和核与壳,而暴露了最多问题的是一日骸、花触、琥珀。但无论是满意亦或是不满,它们也都将化为我的养料。

光是独一的,容不得暗影、并不仁慈。但镜子是平凡的,随处可见的。他所映出的正是除自己之外的一切。

那一瞬间,我的感觉就像是石像鬼活了过来。

它是一个循环,通向无限的未来。

周围大约五公里的范围内,只有一家饭店。那家店卖酒买菜,但做的都不太好。主打的是一种大包子,五块还是八块钱一个,巨他妈大,比我脸都大。里面是韭菜肉粉条的馅,吃一个就能饱,还有免费的稀饭。

我想的很好——我以后可以去找一个平凡点、清闲点的工作,每个月只要两千块的工资就够了。因为我晚上还可以写小说,这样收入就是翻倍的。在我们这三四线小城市里,就足以养活自己了,还能过得很好。

那时虽然生活很忙,但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有很多朋友,也有着可爱的女朋友。我和当地报社也打好了关系,老师们都很喜欢我。眼看着存款越来越多——虽然中途写《献给魔王的礼赞》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