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世界粮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廖鹏飞的强势,令英格兰首席布莱尔心生怒火。  

虽然三元农业在多个领域彰显了实力。  

但对一个囯家的傲慢与偏见,并不是短短几句话,寥寥几件事,甚至不是几年时间就能扭转。  

如果直白讲,他连东方都不怕,又岂会向东方的一家企业妥协?  

之前一再忍让,是不想介入资本博弈。  

现在廖鹏飞越来越不给面子,那就有必要让余三元瞧瞧英格兰的实力。  

否则迟早会被对方骑在头上。  

布莱尔点燃一支香烟,微微后仰,“廖先生,其实我们也可以算一笔账。”  

“哦?”  

“三元农业在南越设置的农垦基地,摧毁了我方在印尼投资的多个重要商业场所,导致难以计数的工作人员死伤,我方认为,三元农业至少需要赔偿2万亿英镑。”  

廖鹏飞微微一笑,从兜里取出大金砖香烟,自顾自的点燃一支,看向之前拿出来的便携式笔记本电脑。  

画面中,世界粮食安全会议,依旧在继续。  

魔都,国际会议中心。  

集体会议上,三元农业代表李昌恒,公开了几十份重要资料。  

包括:  

英格兰联合情报系统MI6,通过印尼军阀的力量,威胁香江三元科技集团科研人员的证据。  

英格兰联合情报系统,拨款5亿英镑,支持某些群体制造混乱的证据。  

英格兰联合情报系统,潜入十里营街道办,窃取三系科技资料的证据。  

英格兰98年买通印尼当地,洗劫、虐杀东方在印尼投资者的证据···  

随后,李昌恒发言:  

“一个国家,竟然暗中做出如此卑劣的事情,令我倍感震惊。”  

“在此我宣布,三元农业的粮食,禁止进入英格兰。”  

“如若有买家违反,倒卖给英格兰三系粮食,该买家会遭到三元农业的针对性报复。”  

“同时我呼吁母星粮食安全会议的成员们,共同抵制,共同制裁英格兰。”  

英格兰属于粮食进口国,每年大概需要引进4900万吨粮食(米面等谷物),4500万吨食品(蔬菜、水果、肉类),1100万吨饲料。  

进口总量占英格兰需求量的70。  

如果世界粮商响应三元农业的呼吁,三个月后,等储备粮用光,整个英格兰除了贵族···不,或许贵族会先被饥民杀掉。  

因为吃不到食物的人,将会占英格兰总人口的95以上。  

不过,世界粮商不是一个整体,并且互相之间存在严重矛盾。  

比如老牌四大粮商,分为北美犹资ADM,欧洲犹资邦吉、嘉吉、路易达孚。  

北美犹资隶属于联邦资本,如今联邦资本对欧洲犹资可谓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世界粮商各有各的立场。  

正常来讲,欧洲犹资为了确保自身在欧洲的利益,必然要给予英格兰支持,反对三元农业的提议。  

然而欧洲犹资费尽心机,终于与余三元缓和关系,并成功进入东方市场,如果欧洲犹资支持英格兰,肯定惹怒余三元。  

因此,小沃尔顿无法确定,己方在A股被套牢之后,余三元招惹英格兰,是打算让欧洲犹资帮助英格兰,其趁机与欧洲犹资翻脸,进而实现卸磨杀驴,一举把欧洲犹资再次踢出东方。  

还是余三元打算通过粮食,迫使英格兰服软,令双方达成一系列合作,进一步打击欧洲犹资。  

但无论哪一种,吃亏的都是欧洲犹资。  

所以小沃尔顿主导的嘉吉、邦吉、路易达孚,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  

而深受欧洲犹资影响的瑞典、比利时、瑞士、挪威、丹麦、捷克、奥地利、以色等国,眼看大金主没有反应,纷纷选择沉默。  

这个时候。  

史密斯夫人已经收到老史密斯和老布传达的意思,也就是拉英格兰下水。  

并且知道北美NSA捅了五眼联盟,蒂华纳集团的水手进入南洋,趁乱掌控了大量英格兰的资源。  

如此,北美若想利益最大化,就是促使英格兰走向三元农业的对立面。  

双方矛盾越大,联邦资本捡到的好处就越多。  

最终,世界最大粮商ADM,面对三元农业提议···  

夫人戴上老花镜,凑到麦克风前:  

“考虑到我司在东方的产业,需要委托三元农业代工食用油、日化用品、高精密模具等等,以及需要从三元农业引进豆粕、食品添加剂、有机蔬菜瓜果等等,甚至需要使用三元农业的三元通信网···所以,ADM支持三元农业的决定。”  

“这与立场无关,也与政治无关,我司只是出于对业务的考虑。”  

话音落下,现场一片哗然。  

谁都知道,英美联合在一起,即将攻打伊拉氪。  

在战争爆发前夕,北美最大的粮食企业ADM,竟然背刺英格兰。  

最重要的是,三元农业掌控了母星20的产粮区,ADM掌控了母星12的产粮区。  

双方联合在一起,一旦三元农业的制裁生效,即便欧洲犹资拼命拯救英格兰,英格兰今年最多拿到以往50的粮食进口量。  

更何况,欧洲犹资选择了沉默。  

英格兰代表和英格兰粮商,当场傻眼。  

珐囯见此,胆战心惊。  

连忙示意徳國、荷兰、波兰、西班牙,一起反对这种利用粮食制裁一个国家的行为。  

因为哥五个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