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鹰击长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可以进行单独防护。  

比如提高电力设施的密封性,避免石墨纤维进入。  

比如增强电力设施的绝缘性,避免电磁能量渗入。  

并且石墨纤维必须进入电子设备内部,接触到电,才会生效。  

而电磁能量在空气中,最多持续0.1秒,然后在15秒内完全失效。  

所以北美空部有十足的把握,防住三元农业的石墨弹和EMP。  

万万没想到,对方先把石墨纤维撒在空气中,令密封性好的F15和F16吸收它,甚至从进气口,被吸入发动机。  

石墨熔点高达3600℃,战机燃烧室最高1900℃,显然无法融化石墨。  

这个时候,来上几发超大号电磁脉冲弹,给石墨纤维充电,令其电子过载,刹那间,别说战机的电子设备,战机引擎内部的涡轮扇叶,都有可能被‘电’打歪、打烂、打崩···  

毕竟一只飞鸟进入引擎,都有可能毁掉整架战机。  

而一旦战机出现破损,狂暴的电磁能量就像找到突破口,会在毫秒之间破坏战机电子设备。  

并且漂浮在空中的石墨纤维,在电磁脉冲弹的充能下,会在空中形成‘电网’,笼罩数万米平方的空域。  

当高速飞行的战机进入这里,无论是否突破超高音速,只要撞上‘这张网’,无线电和通信波,都会受到强制干扰。  

轰轰轰蓦然,伴随一声声闷响,指挥所开始剧烈抖动。  

失去制空权,接下来肯定要挨炸。  

万幸联邦资本为了把三元农业赶出艾娜克,此次试探,只动用了二十分之一的力量。  

而艾娜克矿场失去补给,北美再封锁南方海域和空域,艾娜克守军的武备,只会越用越少,最终变成困兽。  

猛地一声巨响,指挥所断电。  

“指挥官先生,我们好像被困住了。”  

俩小时后。  

等外面彻底消停下来。  

指挥所的大兵,用切割机打开变形的防护门,看向外面。  

只见满目疮痍的大地上,飘洒着无数类似蛛丝,却比蛛丝还要细腻的白色丝线。  

用手轻轻碰触,噼里啪啦,爆发出一大团电花。  

而远方的载具、营房、机场,均已经被夷为平地。  

很显然,这座率先暴露的营地,只有指挥所的人员活了下来。  

但战争并未停歇。  

另一个指挥所似乎锁定了飞鸟I。  

连续发射十数枚利用石墨烯重新设计的小牛。  

仅仅片刻。  

高空闪过几团亮光,无法确定是否命中了目标。  

紧接着,该指挥所被数以千计的飞弹淹没···  

艾娜克前线哨。  

三元农业的感知作战系统,需要哨塔、飞鸟I型侦察机、中央处理器,三个事物支持。  

哨塔属于城镇中心的建筑单位,警戒功能只有系统人员可以使用,因此自家贸易大厅和新泰数据中心,安排了数万学会操作电子设备的嫂嫂,让她们一边接收警戒信息,一边把信息汇入计算机。  

同时,哨塔安装了香江三元科技集团研发的非标准高频信号收发器,构成三元通信网络。  

嫂嫂们汇入计算机的警戒信号,通过三元通信网,传达给三系产业区的中央处理器。  

而中央处理器接收数据后,可以借助专业战争大模型,直接给出作战信息。  

但这只是哨塔覆盖范围内。  

若想获得外界信息,还需飞鸟I型侦察机扫描外界的地理信息。  

所以,一旦飞鸟I型侦察机被击落,外界又没有黑胖子提供视野,自家对外界失去感知。  

万幸前段时间把信号塔送上了太空,可以借助绑在上面的长征系列运转火箭和24个没用完的推进器,令其变轨到西亚上空。  

不过,三元农业的防御系统,缺乏战火洗礼,并非万能。  

在北美导弹集群的攻击下,大量哨塔被摧毁,大量防御工事被破坏。  

负责指挥作战的空部退役将军,体验过双方火力差距后,认为被动防御过于吃亏,索性出动所有战机,一举夺下制空权。  

很快,35架高性能米格25,与20架J11B同时升空。  

北美,五角楼。  

与三元农业初次交手,令将军们倍感压力。  

一是在火力方面,资本主义确实比不上集体主义。  

因为资本主义的导弹,需要花钱买。  

集体主义的导弹,造就是了。  

所以第一轮互相亮剑,三元农业的飞弹和导弹,足足是北美的五倍之多。  

以至于两个指挥所,眨眼覆灭。  

二是三元农业对石墨诈弹和电磁脉冲弹的应用,简直就是出神入化。  

因为一枚石墨弹最多覆盖一万平方米,这看似很大,但放在空中,相对F15和F16的飞行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三元农业的感知作战系统,却可以精准计算出F15和F16的飞行轨迹,并提前引爆埋伏。  

如此强大的计算和推算能力,简直就是量子级。  

也令北美五角楼严重怀疑,三元农业搞出了平东科技局捏造的AI。  

然而战争依旧要打。  

艾娜克依旧要抢。  

北美军事顾问兰德公司高管,分析道:“可以确定,飞鸟I型侦察机全部被击落,并且艾娜克地区没有新的起飞。”  

拉姆斯菲尔德:“是什么在支持他们的感知系统?”  

“应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