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围点打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索马里特色之一。  

这里不仅拥有海量的煤、铁、铅、锡、锰、镍、锌、镁、钼、铀、铌、稀土、绿柱石等矿产。  

还拥有存储量惊人的石油和天然气。  

正常来讲,如此风水宝地,应该早就沦为殖民地。  

但就像大型企业里的高管喜欢做私单。  

贪婪的资本家们,并没有以‘国家’的名义进入这里。  

而是通过黑手套,扶植属于自己的军阀,然后以极低的成本,对矿产进行开采,再利用走水路生意,谋取暴利。  

这就导致索马里及周边地区,汇聚着四十多个武备势力,包括远征阿富地区北部的南苏丹民间武备。  

他们跑马圈地,各自为战,由于时间久远,有的军阀严重依赖于金主,有的打算脱离金主控制,也有的已经叛变···  

因此索马里没有真正的Z府。  

90年代初,海湾战役结束后,军工复合体借助‘母星联合军维和’的名义,出动游骑兵军团、三角洲特战队、海豹第六纵队,分乘3架观测直升机、3架小鸟直升机、15架黑鹰直升机、十多辆悍马和卡车,配合山地师,试图突袭一方势力,趁机进入东非。  

但由于多方势力搅局,北美大兵在摩加迪沙陷入全民战争的海洋,15架黑鹰直升机或被击毁,或被击落,或因枪伤和故障被放弃···  

后来此事被拍摄成电影,于是有了著名的黑鹰坠落(电影只有4架黑鹰)。  

01年,北美部署在亚丁湾的航母集群,遭到海盗袭击,差点被数以千计的飞弹淹没。  

同一时间,三元农业在利斯镇建造的核电厂,也频繁遭到海盗袭扰。  

双方都是苦主,于是一拍即合,共同进入东非,对‘海盗’展开围剿。  

当时北美动用了两个航母打击群,160架战机,5万地面作战人员。  

三元农业动用石油囯农垦集团13万安保,0.8万台平射高炮,1.3万辆车载迫击炮···  

双方成功剿灭海盗后,三元农业深入中非,继续追击。  

北美留守东非,设置3万海部陆战队,负责保障双方在东非的利益。  

期间双方肯定都赚了,包括负责运送资源的民主派系北美远洋集团,同样迎来爆发式发展。  

02年,利斯镇核电厂2号井被海盗摧毁,发生泄露事件,令红海航线中断。  

另一边的马六甲,也因枭战争,无法发挥运河作用。  

3万海部陆战队开始采用三元农业的后勤补给。  

生活物资来自幸福农场。  

武备资源来自利斯镇农垦集团。  

当然,3万海部陆战队并非聚集在一起。  

而是以营为单位,伪装成国际安保公司,分散在索马里,驻守在重要矿场外围。  

10月16号。  

索马里西南角,瓦尔加洛。  

海部陆战队第21步兵营和13炮兵营驻地。  

后勤官走出营房,展望西侧天空。  

每天上午9点,幸福农场会准时用重型运输直升机,送来新鲜的牛羊猪肉、瓜果蔬菜、牛奶面包等等。  

但今天都已经邻近10点,那边却没有任何动静,并且电话也打不通。  

后勤官当即联系驻地负责人,“长官,能否联系上那边,否则来不及准备午饭。”  

“非常抱歉,冰熊寡头获得了科技支持,西非的东线和南线全面崩溃,已经撤向乍得盆地(幸福农场),恐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使用军粮。”  

“军粮?!”  

北美防务总长拉姆斯菲尔德,肯定早就考虑到马六甲中断、红海航线不通。为了避免哪天跟三元农业闹掰,3万海部陆战队被断掉后勤补给,也早就令北美后勤,提前给东非驻军准备了足足2年的军用罐头。  

然而后勤官眼看驻地使用幸福农场的后勤补给,压根用不上这些军用罐头,便按照以往潜规则,偷偷把军粮倒卖给了当地。  

如今仓库里只剩表面一层,最多够驻地使用3天。  

“长官,您知道的。”  

驻地负责人自然分到一笔‘倒卖军粮’的钱。  

包括驻军,也人人有份。  

问题是,现在出事了,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驻地负责人沉默片刻,“我这里有一笔资金,你找当地采购一些食物。”  

后勤官不疑有它,快步走向指挥室。  

片刻后。  

一声枪响,后勤官因倒卖军粮,被当场处决。  

很快。  

整个驻地忙碌起来,埋设电网,挖掘战壕,部署碉堡···  

三个小时后。  

铺天盖地的南非联军,犹如蚁群一般,涌向驻地。  

北美,五角楼。  

综合会议室。  

拉姆斯菲尔德坐在椅子上,盯着前方的众多显示器。  

北美不止拥有‘雷达通信一体化’,还拥有JBCP联合战斗指挥系统、TDLs战术数据链、C2作战管理系统、ISR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  

所以早在西非的东线和南线,开始向乍得盆地撤离的时候,北美军部就推测出3万海部陆战队的未来处境。  

并且考虑到暴雨、山洪、地震、军粮被倒卖等多个因素。  

也所以,北美驻地中海基地,已经暗中启用十多架大力神运输机,向东非驻地投放食物和作战物资。  

同时启用周边驻地的侦察机,支援海部陆战队。  

事实证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