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资本的战争、春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平东县至少500里,咱开车去?”  

“开车一小时,到了菏市就快了。”  

一小时后。  

朱华透过车窗,看着远方铺天盖地的养殖大棚,还有坐在车内都能闻得到的鸡粪味,“这是菏市?我记得以前来,不是这样。”  

“全推平了。”  

“人呢?”  

“分散到各区,有的养鸡,有的种香料,有的养鸵鸟,有的加工鸡肉,有的处理鸡毛,也有的生产鸵鸟绒羽绒服···都比咱家有钱。”  

“都比咱家有钱?”朱华很是难以置信,“咱家怎么也有百十万吧?”  

“你不懂。”  

朱振宇来到菏市厂内高铁站,停在收费处,肉痛的缴纳300元停车管理费。  

“爸,这是黒停车场吗?”  

“不是,是集体的,咱们属于外来户,占用人家集体资源,所以要多缴费,一天300块,当然,如果是集体的私家车,你停进去,不仅不要钱,车场管理人员还会帮你加满油,洗洗车,养护养护。”  

爸你在说什么?  

朱华确实不懂了。  

片刻后。  

朱振宇带着妻儿,花1200红钞购买了3张厂内高铁通票。  

“爸,这车票也太贵了吧?”  

“跟停车一个道理。”  

终于,一辆厂内第三代电动机车先锋号,静音且平稳的停靠在菏市中心站。  

朱华看着科幻元素十足的列车,忍不住揉揉眼,“爸,这是?”  

“厂内高铁,欧洲有吗?”  

“还真没有。”  

“那就对了。”  

一家三口上车后。  

车厢内的吊顶电视,正在插播泰莱工业片区招商引资的。  

朱妈开口道:“老朱,机会啊。”  

朱振宇摇摇头,“我问过你二叔,那是外贸专区,咱家只做国内生意。”  

“外贸多赚钱?”  

“你不懂。”  

“你懂?”  

“你二叔是集体的一份子,在岗期间不能经商,也不能给予外界资源,否则叫侵害集体利益,但咱家是你二叔捧起来的,并且生意挂靠在贸易大厅,三元农业稽查大队必然知道咱家,所以咱家是三元农业扶植的。”  

“人家让咱做国内生意,咱就做国内,如果人家给咱国外订单,咱再做国外生意,否则人家让咱起来,也会让咱趴下···况且,咱家以前只是有点钱,现在呢?钱多的花不完,已经很好了,否则再多,咱家把握不住的。”  

朱振宇看着愣神的老婆,微微后仰,“还是要多读书。”  

其儿子朱华,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爸,你读的什么书?”  

“小余董闲暇之余,瞎写的‘资本的战争’。”  

“那我也买一本瞧瞧。”  

又是一小时后。  

先锋号抵达韩垓西交通枢纽。  

朱华站在车站的落地窗前,遥望远方的一切,“爸,这是咱国内?”  

“欧洲有吗?”  

“还真没有。”  

“那就对了。”  

终于。  

一家三口来到佛陀庙社区。  

朱华的姥姥和姥爷,没能享福,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去世。  

万幸二姥爷是第一批投奔十里营的农户,时至如今,已经混到小主管的位置。  

因此享有140平的第三代宜居型职工宿舍。  

当然,现在已经看不出职工宿舍是钢构大棚。  

整体造型犹如联排小别墅,门前还有六七平方的花圃。  

双方见面后。  

“二叔!”“二姥爷!”  

“诶,外面冷,快进来坐。”  

一家三口走进屋,只感到一股热浪铺面而来。  

然后便看到客厅的餐桌上,摆着自家吃不起的大餐。  

霸王别姬、澳洲龙虾、锅盖大的螃蟹、海参小米粥···  

“二叔,这也太破费了。”  

“都是从食堂打的,没花钱,别嫌弃。”  

被称为‘二叔’的中老年男子,说着拿出黄鹤楼大金砖,“来来来,品品这个味怎么样。”  

朱振宇的碳素生意做到全国,也曾听说过大金砖,3000一包,并且市面上买不着,“这也是从食堂拿的?”  

“那倒不是,是老支书···哦,余家村的老支书,为了拉票,给主管们一人分了一条。”  

朱华好奇道:“二姥爷,您在公司里做什么?”  

“我在的地方不是公司,是职工活动中心,隔三差五的组织休班职工,培训礼仪,学学茶艺,练练插画,打打篮球,踢踢足球···总之,一年2000万经费,花不完我就要下岗。”  

许久。  

开席。  

“二姥爷,我敬您。”  

“诶,我的好外孙,听说你在欧洲留学?”  

“是啊,学的软件框架设计。”  

“软件?那你知道网销吗?”  

“网上销售?”  

“不是,是在网上开店。”  

“一杯?好,来,干了。”  

又是许久。  

“咱们都是一家人,我也不说两家话,现在三元农业主要经营欧洲出口业务,包括泰莱工业片区、转口贸易区,都是为外贸打造,咱家小华在欧洲学不到什么,哪怕学了,等回来,也用不上了。”  

“二姥爷,我学的软件框架。”  

“等你回来,全国都用三系通信网络,你学外国的东西,在国内能用吗?”  

“什么叫三系通信网络?”  

“走,我带你去瞧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