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铁塔农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向三元农业,支付300亿各方面授权费。”  

“太过分了,他一个民企,竟敢威胁上级?”  

“三元农业可不是民企,是集体所有制,是百万劳动者共同持有。”  

“威胁你又能怎样,你去揍他吖?”  

嘈杂许久。  

铁路系统负责人再次提出,“我们获得技术授权后,需要将高速铁路沿途的部分区域,无偿转让给香江三元科技集团,用于打造铁塔通信网络。”  

“我反对,国家通信安全,怎能交给个人?”  

“三元农业不属于私企,根据律法,它可以持有三分之一的通信网络。”  

“在这种会议上,你跟我谈律法?”  

“不然呢?”  

反对者闻言,顺着支持者的目光,看向最后排。  

余阳见状,摘下鸭舌帽,抬招呼,“领导好!”  

现场顿时安静了。  

严格来说,上级的每一个大计划,都会牵扯到各方各面的利益。  

比如第三次提速,需要修建2.14万公里的复线,并令1.49万公里的铁路实现电气化。总投资2300亿蓝色伟人钞。  

你以为这是铁路系统,一个人搞出来的?  

其实不是。  

而是财务系统拨款,央企管理委员会付钱,铁路系统走账,地方系统拿大头,各方承建部门总包,然后分包、分包、再分包…  

不然为啥三年提速三次,依旧不符合标准?  

余阳思索着,眼看现场的数百位高管,全都转身遥望自己,很想说点什么。  

但一篇小作文,已经骂了太多人。  

现在没必要再搞事情。  

“领导们,三元农业的技术价值,诸位应该都明白,就像显卡矩阵,它改变了基因科学,而三元农业的无砟轨道和高速电动车头,也将会引领世界铁路改革。”  

“如此高价值的产物,于公,十里营街道不会允许三元农业公开;于私,三元农业应该拿它换取更多资金。”  

“而我无偿使用权给铁路系统,目的只有一个,推动东方落后的农业,快速且平稳的进行改革,然后赶超世界,将东方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西江、建福、巴蜀、南云,拥有绝好的水利环境和耕种条件,非常适合粮食、瓜果蔬菜、畜牧养殖等产业。”  

“但四个省份的经济,又相对比较落后,换句话说,农户绝对愿意吃大锅饭,进行企业化改革。”  

“如此,高速铁路通过去,当地人们走出来,当地物产也走出来,当地肯定可以实现经济腾飞。”  

“至于铁塔…”  

“三元农业实现机械化耕种之后,为了进一步降低农作物种植成本,开始研发远程控制系统,借此实现信息化处理、自动化耕收。”  

“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大数据、服务器、分布式处理、矩阵式算法等基础上,所以有了封闭式的新泰市科研中心。”  

“等南方四省拥有了高速铁路,开启全面种植和畜牧养殖,新泰市的服务器必须连接这四个省份,才能共享种植和养殖经验。”  

“所以沿着铁路修建的信号塔,并不是商业行为,最多算厂内通信,用于打造信息化农业基地。”  

余阳说完,环顾全场,“领导们应该明白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分布式处理,什么是矩阵式算法。”  

第四次铁路系统的提速方案,最终还是通过了审批。  

毕竟余三元刚写了一篇关于认知的论文,骂许多人尸位素餐。  

如果反对,你总要搞明白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分布式处理,什么是矩阵式算法…  

然后进行反驳。  

而事实上,这年头,谁懂这些东西?  

怕不是把胡诌这一切的平东科技局拉出来,对方也说不明白。  

余阳参加完会议后,回到会堂宾馆。  

然后躺在小客厅内,唤出3d鸟瞰图。  

目前自家正在进行dlc大航海殖民时代。  

但所谓的dlc,实际只是游戏内容的拓展包。  

它跟原本的主线内容,几乎不冲突。  

所以自家攻占东山后,加载dlc,触发了大航海时代。  

同时,自家依旧可以向东山周边的省份进攻,延续主线任务。  

也就是向西进军南河,向北进军北河,向南进军徽安、苏江。  

向东就不行了,因为主线必须占领东方50以上的土地,才可以开启国战,然后奇袭南棒子,或者奇袭倭岛。  

当然,现在的主线已经没有奖励。  

哪怕拿下东方,自家也无法获取下一级城镇中心。  

必须完成dlc,才能实现升级。  

但这并不影响自家的攻略。  

比如向南河铺设铁塔,接着南下西江。  

余阳瞅着3d鸟瞰图,思索许久,看向藏地、疆区、草原、东北三省。  

其并不打算完成没有任何奖励的主线任务。  

但这些荒芜辽阔的区域,却非常适合铺设铁塔、铺设实验田、强行种植农作物。  

当然,真这么搞,似乎有些离谱。  

必须从长计议。  

况且自家现在也没有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许久。  

余阳拿出加密设备,给倭岛那边发送密语,让井川惠子想办法搞一台高性能电动车头送过来。  

刚忙活完,廖鹏飞打来电话,汇报通信网络的项目。  

自家对通信网络的要求,并不高。  

一是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