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竞标之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候费用上涨,他一气之下不修了,这80亿你出?”  

“但话又说回来,平东湖那么大,上级要求又那么严格,他拿走总承包权,再把水域分割成是十几个区域,然后分包给你们,哪怕价格高点,对你们来说也很值,至少你们可以使用三元农业的轨道,还无需承担‘轻则无期,重则枪毙’的后果。”  

吴老板点点头。  

犹如之前所想,有轻轨的平东湖,和没有轻轨的平东湖,是两个概念。  

轻轨是人家修的,租赁费自然要增加。  

尤其听说三元农业在当地很有影响力,而自家却要在那边做生意…  

2000万一年,只要水域面积合适,完全值得投资。  

思索中。  

一名身穿干部服的男子,急匆匆找到办公室秘书。  

“余阳去了县大院,说那里风水好,要撵我们走…”  

“那伱们现在就搬,多大点事,还用找我商量?”  

吴老板看到这一幕,暗中咋舌。  

三元农业到底啥来头?  

余阳该不会姓董吧?  

县大院。  

余阳并没有撵人,只是拿出了轻轨规划图,划了半条竖线。  

轻轨自十里营出发,顺着平东湖的西岸,拐向东北。  

然后跨越平东湖连接黄河的小清河,抵达平东湖东北角,接着一路向东,直奔泰市天外桥。  

如果在平东湖东北角的地方,拐下来,也就是沿着平东湖的东岸,一路向南,大约延伸50里,就可以抵达平东县。  

余阳原本不打算设置分线,但把平东湖切割成数个水域,再分包出去,总要照顾一下南段的水产公司。  

凑巧,自家还要占领县大院。  

因此便把轻轨车站丢在这里。  

县主管对此,举双手赞成。  

他甚至打算把县治所搬去十里营。  

但平东县是千年古城,十里营又地处三省四市交界处,不适合统筹全局,因此不得不放下这个念头。  

不过,这事依旧要跟市里打声招呼。  

等待期间。  

余阳唤出半透明页面,看向3D鸟瞰图。  

只见十里营乡大院后方,上百名农夫拖着一艘艘早就制作好的水泥渔船,走上结冰的湖面。  

然后把这些水泥渔船,按照占领要求,部署在各个水域。  

可惜平东湖高达700平方公里,一时半会忙不完。  

稍许。  

找市里问话的干部返回,告知现在就搬。  

同时带回了市里设宴招待竞标企业和众多领导的消息。  

中午。  

平东县招待所。  

老董陪同京城贵客。  

余阳陪同三家水产公司。  

席间。  

吴老板远比之前更热情,“余老板,不知道2000万一年,能拿到多少水域?”  

“70平方公里,约10万亩。”  

吴老板点点头,算是比较满意。  

平东湖的十分之一,足够养殖多种水产。  

不过。  

平东湖招标的时候,备注了周边状况。  

或者说,平东湖周围,生活着许多以渔为生的农户,他们占据了许多堤岸,甚至改造了池塘。  

考虑到小湖镇战役的影响,竞标成功的企业,不能引起纷争。  

换句话说,那些水域,不属于承包区。  

问题是,天有旱涝。  

旱的时候,平东湖缩水。  

涝的时候,平东湖涨水。  

到时候怎么划分区域?  

吴老板说出自己的担忧。  

“这个好解决,就像十里营,你让乡亲们腾出院子,再腾出耕地,他们肯定不愿意,但如果你给他们管吃管住,干满三年分房子,再发一笔可观的薪资,他们肯定愿意把院子和耕地交给你,更甚至,你推出商品房,他们也愿意买。  

如此,你的前期投资,全都回来了。  

同样道理,以渔为生的农户,是为了讨生活,如果你能让他们过得比现在好,他们肯定愿意舍弃池塘,并跟着你干。”  

吴老板琢磨琢磨,恍然大悟,“这不是某些房地产开发商的拆迁套路吗?余老板搞过房地产?”  

“你看我这么年轻,像搞房地产的吗?”  

“那您家里?”  

“我爹养猪,我妈在家做手工编制品,我只是上过高中。”  

吴老板举起酒杯,“余老板,多的不说了,这个项目我投了,还望今后多多照顾。”  

“好说!”  

苏北的淮南水产,看到吴老板点头,同样确定了投资计划。  

而广区的水产进出口,本就盯上了平东湖的大青虾,打算包装出一个进口品牌,只是吴老板的方案能省钱,方才跟着玩了玩。  

现在玩砸了,那就只能花钱了。  

犹如之前的口头约定,2000万一年。  

三家水产公司,为了避免后续涨价,全都选择了签约8年。  

等到三元农业跟泰市续签,这边也同样续约。  

并为了打好关系,纷纷约定回头再介绍几家大型水产公司过来抱团。  

如此,余阳拿到了4.8亿。  

补上建设十里营的1亿,自家将有3.8亿用于建造轻轨。  

但自家建造轻轨最多花费8000万,再加上广区开发银行给自家设置了专项基金,花多少报销多少…  

“这3.8亿,是给十里营修路、修停车场、建居民楼。”  

“还是铺设餐厅,再给泰市、平东、平阳的每条街道,都开一家快餐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