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轮子、燃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县大院的车轮被偷,肯定不是小事。  

余阳急匆匆下了楼,找到负责警备的周校官。  

后者收到消息,回头一瞧。  

好家伙,三辆桑塔纳,两辆小警车,整整齐齐的被红砖担在省道边,看上去还挺壮观。  

“我安排人盯了一整夜,这屁大的功夫,就全没了?”  

“怎么办,让车队的警员动起来?”  

“他们在这人生地不熟,怕不是两眼一抹黑,十里营派出所有没有这方面经验?”  

“那是相当的丰富。”  

“联系他们,趁着刚被偷,赶紧调查,你也派人找找。”  

余阳当即给所里打电话,同时安排余家村村民,用农机堵住桥洞子。  

然后再抽调自家156位壮汉,外加工地上三百多号劳力,封锁现场,逐一排查。  

如此,半个小时后。  

事实证明,十里营所里的干事们,确实经验丰富。  

如同以往,没找到。  

所长既惋惜,又忐忑,“没办法,已经超过两分钟,错过了最佳抓捕时机。”  

万幸有几个凑热闹的菜贩子,提供了重要线索。  

“余老板,是一群开越野吉普的,三辆车,十几个小青年,动作非常麻利。”  

“他们安排四五个人装作凑热闹,挡住后方,后面的人则蹲在地上拆卸轮毂。”  

“从他们跳下车,到装车跑路,也就眨眼的功夫。”  

“最后我看到他们穿过桥洞子,往韩垓方向跑了。”  

“韩垓?”  

韩垓、佛陀庙、十里营都属于平东县,算是兄弟乡。  

所长当即给那边打电话,“对,三辆越野吉普,啥?往北河方向跑了?”  

余阳点支烟,“外地人啊?”  

围观的乡民重重点头,“肯定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咱当地的都是去…”  

话未说完,乡里的招商办主任掐其一把,乡民连忙改口:“啊,咱当地人都很本分。”  

余阳看向收到消息后,脸色很不好的县主管。  

“领导,您也听到了,不是咱本地人干的。”  

“太猖狂了!”  

“是啊,外省的才这么嚣张…咱追过去?”  

县主管闻言,看向路边逐渐增加的几辆斯太尔半挂,以及摩拳擦掌,带着扳手和钳具的众多劳力。  

恍惚间,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十里营乡长在小声吩咐着什么:“我跟你们说,到了那边,逮着值钱的设备,先拆后搬,动作要快…”  

“啥最值钱?”  

“变压器、变电器,咱们要建厂,急缺,还有抽水泵、供压泵…”  

县主管目光如刀,“黄乡长,你在做什么呢?”  

乡长转过身,脸色严肃,“回领导,我在嘱咐他们,到了人家地界,一定要老实本分,不能惹事,哪怕被打了,也要忍着。”  

县主管盯着黄乡长看了许久,摆摆手,“散了,先联系县里,让那边送轮子过来。”  

“领导,咱这车轮还找不找?”余阳请示道。  

“不找了!”  

如果跨省找车轮,瞧这阵势,怕不是要闹出大事。  

况且,他知道十里营为什么经常丢车轮。  

这事要从大锅饭时期说起。  

当年十里营千辛万苦的从县里申请了两辆轮式拖拉机,却在开回乡里的当天晚上,被人偷了轮子。  

后来民兵连一调查,发现是北河那边干的,于是连夜抢了回来。  

北河那边的乡镇,之所以来十里营偷轮子,是因为他们的轮子也被偷了,现在好不容易搞到两套,却又被抢,哪会乐意。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闹腾了两年多。  

再后来,南河不知为什么掺和进来。  

这让偷轮子的贼,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对方卖了轮子之后,也尝到了甜头,变得更加活跃,以至于波及的乡镇越来越多。  

事情发展至今,三省四市交界处,至少活跃着七八个偷轮子的团伙。  

而警察跨县调查,本就麻烦。  

跨市调查,那就更麻烦了。  

跨省调查,简直无比麻烦。  

本就无比麻烦的事,在四市多次协商下,好不容易组建出一支队伍,决心扫清偷车轮团伙。  

万万没想到,队伍刚上路就被劫了。  

在十里营人看来,丢個轮子很正常。  

向县里的大老爷们,表达完自己的立场之后,便各忙各的,不再理会这事。  

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包括十里营派出所也是如此。  

余阳倒是想抓偷轮子的贼。  

但敌暗我明,加上对方这大半个月没对菜贩子的农机动手,说明很给他余三元面子。  

现在也就不宜闹僵。  

除非自家能找到对方的藏身之处,来个一网打尽。  

余阳思索再三,从现场找了几个熟悉的菜贩子,让对方多多留意附近丢轮子的事儿,没想到…  

“余老板,我们车轮确实没丢过,但油箱里的油,经常少。”  

“余老板,前天我刚加满,昨天就没了,车一点都没动。”  

“我的也是,现在都不敢停在进村的土路上了。”  

“我放停车场,倒是没出过啥事。”  

余阳心中一动,走向丢了轮子的五辆小轿车。  

让人启动看看仪表盘,果然…  

不止轮子丢了,油也没了。  

就在这时,又有人诉苦。  

“余老板,可能都已经知道卖豆苗赚钱,那些劫道的,最近好像盯上咱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