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村镇中心、银行上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五天封顶,第六天抹墙,就变得很正常了。  

次日。  

老支书似乎爱上了自家的AMG虎头奔。  

天还没亮,就搬着马扎坐在院子里,双眼不离车身。  

余阳感觉昨天做的有点过,分了对方一块肉壮馍之后,又补了一碗羊肉汤。  

老支书端碗吸溜一口,沾了一胡子油,吧唧着嘴巴点评道:“虽然肉多,但不是韩垓的,不正宗。”  

“嘿,免费给您吃的,还挑上了,拿来吧你。”余阳夺回肉壮馍,一边吃,一边走向院门。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县支行行长刘大年的声音。  

“余村长在家吗?”  

“哎,在呢!”  

“小余同志?你怎么在这?我找你们村长。”  

“找我干啥?”  

“…”  

片刻后。  

小洋楼一层客厅。  

余阳端着村长的崭新保温杯,泡着村长的铁观音,坐着村长的太师椅,把玩着村长的健身球,瞅着村长的合作伙伴。  

“刘行长,怎么有空来我这?”  

刘大年原本不着急卖掉砖窑。  

因为银行也有投资业务。  

例如县农行安排人接管砖窑,再拿砖窑找建行抵押贷款,这样就可以拿到一笔资金。  

然后县农行把这笔资金以高利息放出去,既不占用年度贷款额,还能吃点利息差。  

所以,即便临近阳历年,银行快要结算,无论市分行,还是县支行,都不着急。  

万万没想到。  

一场暴风雪之后,一切都变了。  

昨天县农行安排的砖窑负责人,带着建行安排的抵押贷款审核小组,跑砖窑验资。  

一座日产6万红砖的隧道窑,年营业额少说200万,利润可达20%,净赚40万。  

如果抵押贷款,哪怕窑洞垮了,也能拿到50万。  

哪曾想,县建行想看看熄火多年的砖窑到底有没有修好,花钱请来了当初帮老余修砖窑的老师傅。  

老师傅们刚开始自信满满,确定砖窑没问题,只要补上窑洞,就能点火热窑。  

但在离开的时候,某个老师傅内急,跑窑洞撒了泡尿,然后问题就来了。  

‘明年下场大雨,雨水再从外面的地表渗进来,就有可能导致基础下沉,地基塌陷,窑身开裂…’  

刘大年感觉自己的耳朵,到现在还回荡着老师傅的话。  

“小余同志啊,临近年底,银行挺难,之前找你索要砖窑,只是为了给上面交差,现在事情搞定,我打算把砖窑退回来,毕竟这砖窑价值上百万,抵扣20万银行贷款,你家太吃亏。”  

“领导,十里营有句老话,叫吃亏是福。为了银行的发展,为了当地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发展,这亏我必须吃。  

“…”  

“所以,砖窑您还是留着吧,权当我们老余家给平东县做出的一丢丢贡献。”  

“小余同志…”  

“领导您千万别夸我,我会骄傲的。”  

“??!”  

谁特么想夸你了?!  

刘大年忍不住点支烟,却气的手抖嘴哆嗦,没点着。  

至于为啥被气成这样…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那天晚上,余村长拿着一条软包华夏,跑家里找到他,说只要银行拿到砖窑,对方就花25万买下。  

并且其中20万帮银行补上贷款缺口,剩下的5万银行内部分一分。  

这简直就是天降喜事,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尤其第二天找人打听打听,余村长竟然被余阳吊起来打了一顿,整的很没面子。  

很显然,余村长心怀怨恨,才连夜上门。  

而在他刘大年的主持下,县支行跟余阳顺利更改了贷款合同,也拿到了砖窑。  

但到了第二天,口口声声说要25万买下砖窑的余村长不见了。  

紧接着建行验资,砖窑暴出致命问题…  

这让刘大年不得不怀疑,余阳跟余村长联合上演苦肉戏,把他往死里坑。  

最重要的是,事情已经传到市分行,令许多人私下里议论纷纷,也令他成了笑话。  

你说能不气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