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六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余阳辞别俩干事,带着大哥回到家。  

只见偌大的院子,就跟遭了贼似的。  

不仅三颗老枣树消失了,就连堂屋的房顶也不见了。  

“这是催债的上门,把咱家给抄了?”  

“二哥,你咋不拦着?”  

余阳喊完,转身便看到二哥正在挥舞斧头,劈砍拆下来的房梁。  

“哦,您拆的,那就没事了。”  

旋即惊喜的发现,二哥打通了堂屋的东墙,把东屋的火炕和烟道延伸了过来。  

[改良型农田:初级,面积3厘(20平方米),可加快农作物生长,目前种植大豆,若阳光充裕,预计30天成熟。]  

“干得漂亮!”  

更神奇的是,那么长的烟道,竟然不用鼓风机。  

问题是,没了屋顶,下雪怎么办?  

可惜大哥二哥对此毫无表示,继续砌筑烟道,似乎打算把整个院子都搞成火炕。  

余阳瞅着堂屋仅剩的土墙,再抬头瞧瞧昏暗的天空,忽然想起了塑料大棚。  

“看来明天要买些竹条和塑料纸,把顶棚支起来。”  

“再就是,柴火不够,买点炭烧。”  

余阳找个写字本,把需要的东西一一记下。  

等忙活完,拿出热腾腾的肉壮馍,一边吃,一边琢磨咱的挂。  

开局两个农夫一块田,有点像文明、魔兽、帝国时代。  

操作指令也差不多。  

所以…  

“招募农夫!”  

[当前人口达到上限,请建造更多房屋,用于安置更多人口。]  

农夫:2/2,掌握农艺、建造等技巧,每日消耗20份食物,亦可自行解决。  

提示:你必须拥有足够的房屋,方可招募该单位。  

“建造房屋!”  

[你尚未获得城镇中心,无法进行更多操作。]  

“怪不得总感觉少点什么,原来没有城镇中心。”  

“可我去哪找那玩意?”  

余阳环顾一圈,瞅向大哥二哥。  

“不知道咱自己盖房子,能不能增加人口上限。”  

沉思中。  

院外传来一声亲切的呼喊。  

“三元!”  

余阳抬头,赫然是在集市上遇到的六叔,“哎,六叔,您咋来了?”  

“走走走,家里坐会。”  

“啊?您看我这,挺忙的。”  

“没事,我让你俩弟弟来帮忙。”  

余老六不等余阳答应,架住其胳膊走进胡同,径直来到南侧的院子,尚未迈入堂屋,大喊一声,“开席!”  

伴随话音,六婶端着一大盆香菇炖鸡走出厨屋。  

后面跟着大堂弟,对方左手拎着锡酒壶,右手拖着几个小酒盅。  

再后面是小堂弟,端着花生米、凉拌藕片、蒜苔炒肉丝,手指还夹着一包将军烟。  

余阳扭头惊鸿一瞥,人已经被六叔摁在了长条凳上。  

同样的八仙桌,同样的夯土老屋,跟自家没什么区别。  

只是六叔家的正堂,贴着伟人半身像,侧墙铺满喜报和奖状,房梁下还点了一座水桶样式的蜂窝炉。  

映着电灯泡闪耀的橙色光芒,碗口粗的铁皮烟囱横跨半间屋,直通包裹塑料纸的窗户,但依旧挡不住外面涌进来的寒意。  

直到这时,余阳方才警醒。  

这个时空的十月,似乎有点冷。  

另一边。  

饭菜摆好,六叔让俩堂弟去帮忙,顺手拿起锡酒壶,倒出温热的白酒。  

余阳见状,连忙抢过来,“您是长辈,这活归我。”  

“说啥呢,今天你是客。”六叔不允,夺回酒壶,转移话题,“三元啊,我是你亲叔吗?”  

“肯定啊!”  

老余兄弟八個。  

大哥余建党,老余余建军,三叔余建国。  

四叔余解放,五叔余援朝,六叔余跃进…  

学爷爷的话,咱家就是活生生的东方现代史。  

可惜七叔、八叔死在了南越。  

大伯、三叔留在了南疆。  

四叔、五叔跑去了北大荒。  

唯独老六跟自家老爹,退役后回到了余家村。  

“只要你把我当亲叔,那就好说。”  

余老六得到肯定,脸上笑出褶子,“你看,你俩堂弟初中毕业就在家待着,农忙种种地,农闲上工地,总这么下去,哪有什么前程。”  

“当初我爹不让他俩去读中专吗,回来也好当个会计。”  

“砖窑垮了,他俩去哪当会计?再说,他俩也不是那块料。”  

六叔说完,端起酒盅,“走一个。”  

接着道:“我是这么想的,让他俩跟你鼓捣豆芽。”  

“豆芽有什么难的,咱家厨屋也有火炕,整点黄豆,泡发就是了。”  

“跟叔见外了是吧?”  

余老六眯起双眼,给俩人点支烟。  

他在集市打听了许久,本以为豆苗真是送往京城的稀罕物。  

但回来后,想着快要下大雪,总要瞧瞧屋顶。  

谁曾想,爬上去一瞧。  

好家伙,后院的房梁都被扒了支火炕,而透过东屋的天窗,火炕上更是铺满了绿油油的豆苗。  

这稀罕玩意,显然是种出来的。  

按道理讲,自家有火炕,也可以搞。  

但身为庄稼人,余老六非常清楚,泡发豆芽需要手艺。  

否则烂根、生虫、长得慢、发芽不均…  

而冬天种豆苗,那就更难了。  

所以赚钱的买卖,不是谁想干就能干。  

于是余老六想到了跟余阳赶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