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散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既然不用再去扫大街,那就等会和韦欣她们带小庄出去走走,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虽然李赟现在吃饭不像当兵时那么快,但是相比较韦欣那淑女状的吃饭方式,还有冯瑶姐是接受过饮食礼仪的,还是快。  

就不用和家里三个老人比了,他们现在是特别注重养生,秉承的是细嚼慢咽,吃饭更慢。  

把小庄从妈妈跟前推到沙发跟前,在推的时候小庄的小黑眼珠直盯着李赟,本来手舞足蹈的也定住了一样。  

那小眼神的看的李赟心都醉了,坐下,凑到他跟前,用手指戳戳他的小手,没来及收回,就让他一把抓住了,劲还挺大,抓住后,他好像赢了一样,嘴里又在“啊!啊....”  

就像是在宣示,抓着后还一边摇晃着。  

这小人,人不大,但是无所畏惧,就仿佛他手中握着的是全世界。  

他爸的一根手指是不是给了他像是全世界的感觉,但是在看着这个小人,他就是李赟的全世界,这种血脉相传的感觉,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连着父子。  

父子互动的时间过的很快,一会大家都吃完饭,收拾好餐桌,该喝茶的喝茶,该散步的散步,各有各的事。  

韦欣平时就在家照顾孩子,穿的都是舒适家居款的衣服,出去散步也不用换。  

冯瑶姐这些日子白天需要处理工作,得去办公室,她是把工作和在家或者休闲的穿着分的很清楚。  

要出去,她是必须换散步运动休闲款的衣服,不但衣服分场合,鞋子也分,散步的徒步鞋,早晨跑步穿的慢跑鞋,还有打羽毛球时穿的球鞋。更不提她在上班穿的高跟鞋,这次她来,带来的鞋子一共装了八箱,上百双鞋子。  

在葡萄园她的房子专门装修出一间屋子,都是隔板,就是为了放鞋子。  

等冯瑶姐换好衣服,李赟推着小人儿,三个大人带着一个孩子沿着门前的胡杨大道溜达着。  

农场的气候属于温带沙漠干旱气候,春天很短,从开春就忙活春播,等着急忙活的播种完,初夏就悄悄的到来。  

很明显,傍晚的温度不像前几天那样,日落西山后,温度马上就下降到身体触感凉。  

如果家里在意孩子的,那温度下降之快,就感觉马上给孩子添衣都来不及。  

现在虽然天色还大亮,但是太阳已经掉到山那边去了,可以隐约的看到雪山后还有一点阳光。  

但是温度并没有下降的前些日子那样快,李赟穿的是t恤,胳膊露在外面,有时一阵微风吹过,还挺舒服。  

不但胡杨的叶子挂满了树枝,旁边地里的瓜秧都长出了第二队叶子,路边的草也都返青,刚浇过水的青草带着水滴,绿的生机盎然。  

道路的一侧,今年空出了一道,没有播种,这是为了铺设农场的第一条轨道交通。  

商贸城的开业,机场航班的增加,工业区的陆续建设投产,现在从居住区到机场的人流日益增多,现在光靠旅游公司的旅游车已经满足不了两地的人流。  

这样就得需要开通两个地方的公共交通,一般的就是买几辆公共汽车,采取流水发车的方式,有人工售票和无人售票。  

公共汽车是最省劲,最省钱的方式。  

但是李赟让集团搜集了国内各城市的公共交通方式,有的是光靠公共汽车,一般都是中小城市。  

有的用公共汽车和地铁结和的方式,像是京城和魔都,但是投资庞大,并且运营亏损。  

在就是有的城市用的是公共汽车和地面轨道交通的方式,李赟就看中了这种。  

公共汽车,现在的旅游车实际就是了。  

但是李赟发现用轨道交通,载客量大,由于用的是电力机车,这样就不用冒烟,还有可以算是一个旅游景观,这样的交通叫做轻轨。  

所以李赟选定了从居住区到机场采用这样的交通方式,为了展示农场的风光,准备借鉴欧洲有名的观光火车,采用全景观透明玻璃车厢,可以让游客能在车厢里无死角的观赏农场的田园风光。  

目前已经有集团在进行招标工作,向国内的轨道建设单位和车辆制造企业招标。  

这段距离不到二十公里,按照目前国内现有轨道交通的造价,预计按照每公里亿元的费用建造。  

这也算是目前南疆边疆地区最大造价的公共交通项目,算是第一家私营建设运营的线路。  

由于不用政府建设,刘义符不但负责递交项目的各项文书,还给取得了一个免税的政策,不只是运营后的免税,在建设时期,就工程项目就减免地方税。  

拿到这项政策待遇,在招标时就会用比别的城市造价低。  

这也就是在边疆,在唐城这样的新建城市,才能拿到这样的优惠政策。  

这条轨道两侧,在农场的规划中,是要建成景观大道的,只是和别的城市有区别的是道路两侧全是农作物,瓜果,鲜花、牧草,葡萄园构成了道路两侧的风光。  

推着小庄,看着眼前,李赟升起豪气,对旁边在聊天的韦欣和冯瑶姐说:“到时咱们这里肯定是景色迷人,绝对会成为祖国西域的一大景观,我要把这里打造成为国内、世界上的出名的农场,要把这里出产的蔬菜、瓜果卖到全世界。”  

没等她俩回话,又接着说到:“等小庄上大学,我要把这片沙漠全部变成富饶丰收的田园,到时我就退休,咱们住在这里,不管事了。”  

这话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