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开门大吉(2/3)
有所改变。
未来,兰城拉面将会遍布全国各地。
从西至东,从南至北,每一个地方都将会出现它的影子。
兰城拉面将会和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一起,成为中国餐饮界的传奇。
一块钱的清汤拉面,一块五的煎蛋面,两块钱的牛肉面。
已经煮的发白的大骨汤在煤炉子上面冒着热气,香气四溢,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的目光。
水娃第一次在路边摆摊做生意,行人目光转向他的时候,显得有些紧张和害臊。
庞学林倒是泰然自若地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他的脸皮厚得很,人生经验又丰富,摆个路边摊做生意对他而言压根就不算什么。
等了大概十多分钟,一个客人都没有。
水娃不由得有些不安的:“林娃子,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人过来吃饭?”
庞学林看了一下前两天从旧货市场淘到的一只机械手表,笑着说道:“急啥,现在才四点五十呢,时间还没到,而且大部分学生还在上课,等五点以后就有生意了。”
果然,大约过了十分钟,进出校门口的师生渐渐多了起来。
不少人对校门口突然多出的这个小摊子感到好奇,不过还没有人主动过来尝鲜。
这时,只听叮铃一声,一个六十来岁出头,头发花白看起来老教授模样的男子从校门口出来。
骑车路过庞学林他们的摊位的时候,自行车慢了下来,老者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他还是离了庞学林和水娃的摊位。
可没想到,大约过了一分多钟,老者竟然又骑了回来,将自行车停在庞学林的摊位旁,走上前道:“你们这面里都有啥?”
庞学林眼睛微微眯起,在这个有些眼熟的老者身上多打量了几眼,指着招牌笑着说道:“面汤是用大骨熬的,有萝卜,香菜,葱花,还有我们自制的辣子,加牛肉的话两块一碗,加鸡蛋1块5。”
老者犹豫了一下,说道:“给我来一碗鸡蛋面。”
“好勒!”
水娃很快就忙碌了起来,揉面拉面,行云流水庞学林则用一旁的小炉子煎了一个荷包蛋,不到5分钟的时间,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送到了老者的面前。
大瓷碗套了个塑料袋,免去了洗碗的麻烦。
筷子则用的是一次性筷子。
随后,庞学林将一小瓶辣酱以及一瓶醋送到了老者面前,说道:“老爷子,加点辣子和醋,味道保证不让你失望。”
老者点点头,从庞学林手里接过辣酱,说道:“醋我就不要了,来点辣子吧。”
“成。”
庞学林将辣酱交给对方,任由对方自己添加。
老者直接从瓶子里弄出一大勺辣酱搅进面里拌匀,夹起面条用力吸了一口,脸上浮现出一次满意的表情,说道:“不错,这辣子味道够正。”
庞学林笑道:“老人家,您是湘省那边人吧?”
老者点了点头,说道:“你这娃娃,我来兰城快四十年了,都没多少老家的口音了,你这都能听得出来?”
庞学林笑了笑道:“可能我这人天赋比较好吧,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的口音我一下子就能分辨的出来。”
老者笑道:“你这娃娃,口气倒是大的很。”
庞学林笑道:“我不但能听出您的口音,我还知道您是什么人?”
“哦,你说我是什么人?”
老者好奇道。
庞学林笑着说道:“老先生您是兰城大学的数学系教授。”
老者微微一愣:“你这娃娃认识我?”
庞学林笑道:“有幸听过老先生您的一节课。”
老者吃了一惊,好奇道:“你是兰大的学生?”
庞学林摇了摇头道:“不是,我和我大哥来兰城找活干,这几天我们在兰大附近一直转悠着,看看什么生意比较好做,然后还混进兰大教室旁听了几节课。”
这时,水娃也反应了过来,说道:“林娃子,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我们两天前去在兰大听课的那位老师吗?”
随即,他用手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道:“老先生,不好意思刚才俺没认出您,主要是那天我在课堂上睡着了。”
庞学林闻言,差点没憋住笑。
倒是老者浑不在意,摆摆手,好奇道:“娃娃,你能听懂我上课讲得啥?”
庞学林道:“您老人家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是什么?假话又是什么?”
庞学林笑着说道:“真话就是我全听懂了,假话就是我一点都没听懂。”
老者哈哈一笑,指着庞学林道:“你这小家伙,倒有趣得很。娃娃,你今年多大了?”
庞学林知道老者不信自己说的话,笑着说道:“十七了。”
老者有些惊奇道:“你小小年纪就出来做生意,你家里人放心?”
庞学林道:“我是林雄县人,爸妈在我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三叔三婶收养了我,这是我大哥水娃。本来三叔三婶他们不让我们出门,是我们自己要出来赚钱的。”
老者感慨道:“你们倒是有闯劲,竟然跑到兰城大学这里摆摊。”
接下来,老者又问了庞学林家乡的一些事,庞学林都一五一十地说了。
老者显然对庞学林很是好奇。
眼前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表现出了完全不符常人的谈吐与成熟,即使对上自己这样一位大学教授,也没有丝毫落下风。
不
未来,兰城拉面将会遍布全国各地。
从西至东,从南至北,每一个地方都将会出现它的影子。
兰城拉面将会和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一起,成为中国餐饮界的传奇。
一块钱的清汤拉面,一块五的煎蛋面,两块钱的牛肉面。
已经煮的发白的大骨汤在煤炉子上面冒着热气,香气四溢,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的目光。
水娃第一次在路边摆摊做生意,行人目光转向他的时候,显得有些紧张和害臊。
庞学林倒是泰然自若地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他的脸皮厚得很,人生经验又丰富,摆个路边摊做生意对他而言压根就不算什么。
等了大概十多分钟,一个客人都没有。
水娃不由得有些不安的:“林娃子,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人过来吃饭?”
庞学林看了一下前两天从旧货市场淘到的一只机械手表,笑着说道:“急啥,现在才四点五十呢,时间还没到,而且大部分学生还在上课,等五点以后就有生意了。”
果然,大约过了十分钟,进出校门口的师生渐渐多了起来。
不少人对校门口突然多出的这个小摊子感到好奇,不过还没有人主动过来尝鲜。
这时,只听叮铃一声,一个六十来岁出头,头发花白看起来老教授模样的男子从校门口出来。
骑车路过庞学林他们的摊位的时候,自行车慢了下来,老者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他还是离了庞学林和水娃的摊位。
可没想到,大约过了一分多钟,老者竟然又骑了回来,将自行车停在庞学林的摊位旁,走上前道:“你们这面里都有啥?”
庞学林眼睛微微眯起,在这个有些眼熟的老者身上多打量了几眼,指着招牌笑着说道:“面汤是用大骨熬的,有萝卜,香菜,葱花,还有我们自制的辣子,加牛肉的话两块一碗,加鸡蛋1块5。”
老者犹豫了一下,说道:“给我来一碗鸡蛋面。”
“好勒!”
水娃很快就忙碌了起来,揉面拉面,行云流水庞学林则用一旁的小炉子煎了一个荷包蛋,不到5分钟的时间,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送到了老者的面前。
大瓷碗套了个塑料袋,免去了洗碗的麻烦。
筷子则用的是一次性筷子。
随后,庞学林将一小瓶辣酱以及一瓶醋送到了老者面前,说道:“老爷子,加点辣子和醋,味道保证不让你失望。”
老者点点头,从庞学林手里接过辣酱,说道:“醋我就不要了,来点辣子吧。”
“成。”
庞学林将辣酱交给对方,任由对方自己添加。
老者直接从瓶子里弄出一大勺辣酱搅进面里拌匀,夹起面条用力吸了一口,脸上浮现出一次满意的表情,说道:“不错,这辣子味道够正。”
庞学林笑道:“老人家,您是湘省那边人吧?”
老者点了点头,说道:“你这娃娃,我来兰城快四十年了,都没多少老家的口音了,你这都能听得出来?”
庞学林笑了笑道:“可能我这人天赋比较好吧,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的口音我一下子就能分辨的出来。”
老者笑道:“你这娃娃,口气倒是大的很。”
庞学林笑道:“我不但能听出您的口音,我还知道您是什么人?”
“哦,你说我是什么人?”
老者好奇道。
庞学林笑着说道:“老先生您是兰城大学的数学系教授。”
老者微微一愣:“你这娃娃认识我?”
庞学林笑道:“有幸听过老先生您的一节课。”
老者吃了一惊,好奇道:“你是兰大的学生?”
庞学林摇了摇头道:“不是,我和我大哥来兰城找活干,这几天我们在兰大附近一直转悠着,看看什么生意比较好做,然后还混进兰大教室旁听了几节课。”
这时,水娃也反应了过来,说道:“林娃子,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我们两天前去在兰大听课的那位老师吗?”
随即,他用手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道:“老先生,不好意思刚才俺没认出您,主要是那天我在课堂上睡着了。”
庞学林闻言,差点没憋住笑。
倒是老者浑不在意,摆摆手,好奇道:“娃娃,你能听懂我上课讲得啥?”
庞学林道:“您老人家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是什么?假话又是什么?”
庞学林笑着说道:“真话就是我全听懂了,假话就是我一点都没听懂。”
老者哈哈一笑,指着庞学林道:“你这小家伙,倒有趣得很。娃娃,你今年多大了?”
庞学林知道老者不信自己说的话,笑着说道:“十七了。”
老者有些惊奇道:“你小小年纪就出来做生意,你家里人放心?”
庞学林道:“我是林雄县人,爸妈在我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三叔三婶收养了我,这是我大哥水娃。本来三叔三婶他们不让我们出门,是我们自己要出来赚钱的。”
老者感慨道:“你们倒是有闯劲,竟然跑到兰城大学这里摆摊。”
接下来,老者又问了庞学林家乡的一些事,庞学林都一五一十地说了。
老者显然对庞学林很是好奇。
眼前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表现出了完全不符常人的谈吐与成熟,即使对上自己这样一位大学教授,也没有丝毫落下风。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