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兰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计学的,至于骗他是大学生,水娃哥,咱们人生地不熟的来到兰城,得让人家知道咱们在兰城也是有根底的。否则万一人家把咱们拉到偏僻角落里想要对咱们下手咋办?”  

“哦。”  

水娃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个年代的治安环境远远没达到后世的水平,车匪路霸横行,再加上PRCDNA片段扩增技术远未成熟,社会上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破案率却并不高。  

出门在外人间蒸发的事,同样时有发生。  

虽然庞学林并不害怕,但能少点麻烦,还是尽量少点麻烦麻烦比较好。  

两人在招待所安顿下来后,又出门吃了碗面,这才回房间休息。  

水娃难得看一回电视,而且电视里播的还是大火的港版《射雕》,很快就沉迷了进去。  

庞学林看了几眼就没了兴趣,这部片子虽然经典,但毕竟制作水平放在那里,庞学林可没有那种怀旧的情怀。  

第二天一早,庞学林便拉着水娃出门闲逛了。  

聚源宾馆位于兰城大学附近,庞学林先带着水娃在兰城大学转了一圈。  

兰城的经济虽然在全国排不上号,但在这个时代,兰城大学可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存在。  

作为建国时就存在的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兰城大学的化学、物理学、生态学、生命科学、地理学、气象学、数学,每个学科都可以稳定在国内学术的第一方阵,化学中的有机化学,物理中的磁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更是国内排名前三的存在。  

即使到了后世,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兰城大学被东部高校挖角了大量高水平的教师,实力下滑严重,但依然保持了985大学的头衔,在基础科学领域依然拥有雄厚实力。  

兰大像一所隐世的学校,与商业脱节,少了很多的功利和精明,抱着从上个世纪延续下来的那种学术的严肃与执着,还有刻板,少有变通。  

整个学校学风极佳,本科教育一丝不苟,大家都抱着很高的学术理想,知识在兰大仍然保持着高高在上的神圣地位。  

庞学林先是和水娃在兰大转了一圈后出来,然后开始考察兰大周边小区的商业环境。  

来到这个世界后,庞学林可没想着能够短时间内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毕竟一个十七岁,才小学三年级毕业的半大孩子,突然拥有了全球顶尖的学术水平,实在是有些太过吓人了。  

他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去展现自己的天赋。  

另外,进入这个世界后,庞学林也不准备单走学术路线。  

经过将近半年的了解,庞学林发现,这个世界虽然整体和现实世界差别不大,但一些细节却有不少差异。  

比如华夏没有经历嗡嗡嗡,科技发展虽然比起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整体依旧排在第二梯队前列。  

航天科技更是空前发达。  

自从六十年代美国人登陆月球之后,苏联的N1火箭竟然也没有失败,顺利将苏联的宇航员送入了月球,并且建立了月球基地。  

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登月成功,激发了全球对航天产业的投资动力。  

到了八十年代,欧空局同样完成登月任务。  

美国在七十年代中期就完成了航天飞机的研发工作并且顺利发射,而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也由能源号火箭于八十年代初期顺利送入太空。  

随后,近地轨道空间站、空间太阳能发电厂、同步轨道空间站、环月轨道空间站、拉格朗日空间站相继建立。  

即使苏联解体,美国也没有放松对太空的投入,如今就连登陆火星计划也提上了NASA的日程。  

而中国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虽然至今尚未登月,但中国的航天飞机计划已经进入日程,预计几年内就将发射。  

而且随着太空产业化的进展,报纸上已经开始有说未来将会放开对民用航天产业的管制。  

因此,庞学林决定在开放民用航天产业之前,尽快积累一笔能够让自己进军太空产业的财富与资本。  

毕竟中国太阳工程最初并不是为了纯粹恒星际探索而建立的,庞学林想要完成恒星际探索计划,需要一艘真正意义上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恒星际飞船。  

他不可能等到二三十年后,“中国太阳”退役了,再去搞他的恒星探索计划。  

在抵达兰城的第三天,庞学林和水娃在兰大附近找了一个拥有两个房间的小院子住了下来,每月六十块钱,庞学林一次性交了半年的房租。  

不过庞学林依旧没有和水娃说要做什么事,每天带着他出门这里转转,那里转转,有时候甚至还胆大包天,带着水娃跑到兰大去蹭课。  

水娃差点给吓个半死,在教室里的时候,都不敢抬头看讲台上的老师。  

当然,就算他看了,也听不懂。  

庞学林倒是一副波澜不惊地样子,甚至还评价起了这些老师的授课水平。  

当然了,去兰大蹭课只是调剂,大部分时间,庞学林都带着水娃走街串巷,统计兰大附近的商店数量,餐饮、服装等行业的发展状况。  

甚至有一天,他还专门让水娃在门口蹲守,统计每天进出兰大校园的学生人数。  

经过将近一周的了解,庞学林心中有了底。  

这个世界虽然历史细节有一定改变,但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前世类似。  

如今正是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  

个体能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