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招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03年撤稿八篇,其他学术期刊也纷纷撤稿数十篇。  

后来他的母校看不下去了,撤销了他的博士学位,这桩丑闻轰动了整个学术界,肖恩也被称为物理学界五十年一遇的大骗子。  

虽然如此,学术界对于室温超导体的热度始终不减。  

特别是近年来,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超导体被发现。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2015年,德国科学家.Drozdov发现了硫化氢在200万个大气压下具备203K的超导电性,但如此苛刻的条件,也就只能在实验室里才能完成。  

到了2019年,.Drozdov团队又证实了压强为100万个地球大气压强时,各种富含氢的镧系金属氢化物在250K也就是零下二十度左右变成超导体。  

可以说,在实验室层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室温超导体只一步之遥了。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则与中国人有关。  

2018年,麻省理工JarilloHerrero团队在实验中发现,双层石墨烯在扭转角度1.1度,温度1.7K时,出现了超导现象。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麻省理工博士生,一位1996年出生,来自中国的天才少年曹源,当年他凭借这一发现,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  

双层石墨烯超导的临界温度很低,只有1.7K,基本不具备实用价值。  

这一发现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呈现了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和其他超导材料完全不同,这对超导原理的解释以及寻找高温超导材料意义重大。  

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庞学林梳理完现实世界关于超导体的研究现状,得出的结论就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对称破缺必然导致电子集群运动的变化,从而触发超导现象。  

这是超导在实用领域的一个定义,也是学术界关于超导体的唯一一个共识。  

至于理论方面的解释,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梳理当前超导体材料的研究现状,只是庞学林的第一步,接下来,庞学林还要把自己从乡村教师世界、黑暗森林世界以带回的相关技术论文全部研究一遍。  

乡村教师世界,庞学林获得了源自碳基生命联盟的量子计算机技术;黑暗森林世界,他获得的则是电磁轨道推进技术以及空天飞机技术全套资料。  

此前庞学林一直没时间进行仔细研究,因此,他需要闭关一段时间,将这些技术全部进行消化吸收后,才能真正开始部署电磁轨道推进技术以及空天飞机技术的研发工作。  

而且,庞学林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从这些资料中获得室温超导体的相关线索。  

这天上午,庞学林刚抵达办公室,就对左亦秋道:“小左,帮我看一下今后一周的行程安排。”  

“庞教授,10月12日,也就是明天上午您要出席金龙集团首座金龙电池工厂的落成仪式,后天江大庞学林数学中心正式揭牌,您也得参加,10月15日到20日,是钱塘实验室以及江城高等研究院集中面试时间,到时候会有超过一百位从全球各地赶过来的学者与您会面…”  

庞学林沉吟片刻,抬头道:“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是什么时候?”  

“12月10日。”  

庞学林道:“帮我把从10月21日到12月8日这段时间空出来,这段时间我要闭关,不要让任何人打扰到我。”  

“闭关?”  

左亦秋微微一愣,有些不解。  

庞学林道:“我搞研究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打搅。”  

“哦。”  

左亦秋脸上露出恍然之色,随即,左亦秋又道:“对了,庞教授,上周您让我联系的那位曹源博士,他下午抵达江城和您见面。”  

“曹源下午到?”  

庞学林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他找曹源,自然是为了超导方面的研究。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有天才的话,那么曹源无疑是其中之一。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起经过基因优化剂改造之前的庞学林,曹源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曹源是西川省人,从小就展现了过人的学习天赋。  

因为天赋异凛,十一岁被深城的一所实验中学看中。  

在实验中学中,他仅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全部的课程。  

三年之后,十四岁的曹源以668的成绩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本科阶段,曹源依旧成绩优异,获得了中科大的郭沫若奖学金。  

十八岁那年,曹源本科毕业,获得了麻省理工的offer。  

进入麻省理工后,曹源虽然与自己想要进的物理系失之交臂,却意外进入了麻省理工电气工程系,跟随导师Herrero读博,然后在HERRERO手下对双层石墨烯的相关特性展开研究。  

二十二岁,曹源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杂志发表两篇关于石墨烯超导的文章,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  

同年,曹源登上《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的未知。  

曹源后来的经历庞学林不太了解,这段时间他查超导方面的资料时,隐隐感觉到曹源的那个发现,对于他寻找一种具备普适意义的超导理论至关重要。  

因此他托人问了下曹源的情况,这才知道曹源已经是中科大的副教授,独立带领一个团队搞凝聚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