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寻找库珀(2/4)
治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政府。
北美自治区、东亚自治区、欧洲自治区,再加上如今地球地广人稀,人类聚居点散落在各地,民政系统又没有进行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想要找到库珀,几乎相当于大海捞针。
“不过,应该还有一个办法。电影中,库珀的女儿墨菲·库珀好像在公立学校上学,自己只要把宇航局周边小镇的那些公立学校一个个查过去,肯定能找到库珀!行,就这么办了!”
庞学林一拍大腿,做出了决断。
找到库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他家的那个阁楼。
希望到时候被困在五维时空里的那个库珀,眼中不仅仅只有他的女儿。
只要他注意到了自己,庞学林相信,对方肯定会给自己传回想要的信息。
找到库珀的档案后,庞学林才开始翻阅布兰德给自己复印的研究资料,里面有关于引力本质的相关描述。
十七世纪后期,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把引力描述为无限延伸的场,并解释了大质量物体的运动,比如地球。
牛顿甚至还推导出了求解万有引力的方程组。
通过这个方程组,可以预言世间万物宇宙星辰的运动状态。
物理学家们曾经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已经是物理学的尽头。
但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出现,推翻了由牛顿构建起来的经典物理学大厦。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认为我们所谓的引力事实上是空间和时间的畸变。
地球看似是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实际上它是沿着弯曲时空中的直线运动。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在解释大质量物体的行为非常的成功。
但是几年后,物理学家打开了一扇奇异的新世界:量子世界。
这使科学家发现支配宇宙的其它三种基本力其实是由一种载力粒子的交换而产生的:光子传达电磁力,强核力是由胶子传递的,弱核力的携带粒子则是W和Z玻色子。
这些都已经被实验严格的证明了。
那么,物理学家自然要问,引力是否也是由某种粒子交换而产生的?
为了连接引力和量子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假想粒子——引力子。
虽然人类在实验中还从未观测到一个引力子,但是物理学家们已经对引力子有足够的了解。
首先,由于引力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并且引力随着反平方定律衰减。
如果你观测到一个无质量、自旋为2的粒子,那么你就找到了引力子。
那为什么还没有人找到引力子?主要的问题是,引力太弱了。
举个例子,在氢原子中,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之间的电磁力要比它们之间的引力强上1039倍。
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是磁铁和曲别针的行为:一个磁铁可以对抗整个地球的引力,将曲别针吸引住。
仔细想想你就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个你可以轻易握在手上的磁铁将曲别针往上吸,而整个星球的引力将它往下拉,磁铁依然获胜。
也就是说一个单独的引力子是非常非常微弱的,这使一些科学家认为几乎不可能直接探测到这样的一个引力子。
但是在布兰德的理论中。
他对引力子的探测有一些新的想法。
引力子或许是可以被探测到的,这需要人们对宇宙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方式。
布兰德认为,引力只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三维世界看起来很弱。
但实际上,引力其实是可以传播到额外的维度。
但是这些额外的维度被卷曲的非常的小,以至于三维世界中的我们无法察觉。
现在,我们想象一根拉紧的绳索,对于一个走钢丝的人,它只能沿着绳索往前或往后走,绳索是一维的。
但是对于蚂蚁来说,它们可以沿着绳索的周长四处乱爬,绳索看起来就是二维的。
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维的绳索,对于小生物却是二维的。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所有的粒子也是振动波,物理学家认为引力子可以在这些额外的维度中振动,这些维度的弯曲就像是手镯绕着纤细的手腕。
但是,额外维度的循环本质也对引力子如何振动施加了限制。
只有整数的波长才可以均匀在额外维传播。
这也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结果。理论上,在额外维中存在着不止一种类型的引力子,不同整数的波长就是一种不同的引力子。
振动的越厉害的引力子可以具有质量,这样的粒子被布兰德成为布兰德引力子。
在很小的尺度下,布兰德引力子可以具有质量;但是在大尺度下,它们就会变成经典理论所认为的零质量。
现在的问题是,宏观条件下,以人类当前的技术水平,压根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测量到引力子的存在。
除非有人类进入黑洞内部,或者进入一个高维的时空内部,通过高维时空测量出引力子的相关参数,进而通过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推导出整个引力的产生机制。
这就是布兰德理论所面临的困境。
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大概了解了布兰德的整体思路后,庞学林摇了摇头,这个问题,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除非,在库珀的阁楼内,获得那个未来的库珀从五维时空里传回的至
北美自治区、东亚自治区、欧洲自治区,再加上如今地球地广人稀,人类聚居点散落在各地,民政系统又没有进行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想要找到库珀,几乎相当于大海捞针。
“不过,应该还有一个办法。电影中,库珀的女儿墨菲·库珀好像在公立学校上学,自己只要把宇航局周边小镇的那些公立学校一个个查过去,肯定能找到库珀!行,就这么办了!”
庞学林一拍大腿,做出了决断。
找到库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他家的那个阁楼。
希望到时候被困在五维时空里的那个库珀,眼中不仅仅只有他的女儿。
只要他注意到了自己,庞学林相信,对方肯定会给自己传回想要的信息。
找到库珀的档案后,庞学林才开始翻阅布兰德给自己复印的研究资料,里面有关于引力本质的相关描述。
十七世纪后期,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把引力描述为无限延伸的场,并解释了大质量物体的运动,比如地球。
牛顿甚至还推导出了求解万有引力的方程组。
通过这个方程组,可以预言世间万物宇宙星辰的运动状态。
物理学家们曾经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已经是物理学的尽头。
但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出现,推翻了由牛顿构建起来的经典物理学大厦。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认为我们所谓的引力事实上是空间和时间的畸变。
地球看似是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实际上它是沿着弯曲时空中的直线运动。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在解释大质量物体的行为非常的成功。
但是几年后,物理学家打开了一扇奇异的新世界:量子世界。
这使科学家发现支配宇宙的其它三种基本力其实是由一种载力粒子的交换而产生的:光子传达电磁力,强核力是由胶子传递的,弱核力的携带粒子则是W和Z玻色子。
这些都已经被实验严格的证明了。
那么,物理学家自然要问,引力是否也是由某种粒子交换而产生的?
为了连接引力和量子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假想粒子——引力子。
虽然人类在实验中还从未观测到一个引力子,但是物理学家们已经对引力子有足够的了解。
首先,由于引力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并且引力随着反平方定律衰减。
如果你观测到一个无质量、自旋为2的粒子,那么你就找到了引力子。
那为什么还没有人找到引力子?主要的问题是,引力太弱了。
举个例子,在氢原子中,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之间的电磁力要比它们之间的引力强上1039倍。
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是磁铁和曲别针的行为:一个磁铁可以对抗整个地球的引力,将曲别针吸引住。
仔细想想你就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个你可以轻易握在手上的磁铁将曲别针往上吸,而整个星球的引力将它往下拉,磁铁依然获胜。
也就是说一个单独的引力子是非常非常微弱的,这使一些科学家认为几乎不可能直接探测到这样的一个引力子。
但是在布兰德的理论中。
他对引力子的探测有一些新的想法。
引力子或许是可以被探测到的,这需要人们对宇宙有一个全新的理解方式。
布兰德认为,引力只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三维世界看起来很弱。
但实际上,引力其实是可以传播到额外的维度。
但是这些额外的维度被卷曲的非常的小,以至于三维世界中的我们无法察觉。
现在,我们想象一根拉紧的绳索,对于一个走钢丝的人,它只能沿着绳索往前或往后走,绳索是一维的。
但是对于蚂蚁来说,它们可以沿着绳索的周长四处乱爬,绳索看起来就是二维的。
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维的绳索,对于小生物却是二维的。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所有的粒子也是振动波,物理学家认为引力子可以在这些额外的维度中振动,这些维度的弯曲就像是手镯绕着纤细的手腕。
但是,额外维度的循环本质也对引力子如何振动施加了限制。
只有整数的波长才可以均匀在额外维传播。
这也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结果。理论上,在额外维中存在着不止一种类型的引力子,不同整数的波长就是一种不同的引力子。
振动的越厉害的引力子可以具有质量,这样的粒子被布兰德成为布兰德引力子。
在很小的尺度下,布兰德引力子可以具有质量;但是在大尺度下,它们就会变成经典理论所认为的零质量。
现在的问题是,宏观条件下,以人类当前的技术水平,压根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测量到引力子的存在。
除非有人类进入黑洞内部,或者进入一个高维的时空内部,通过高维时空测量出引力子的相关参数,进而通过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推导出整个引力的产生机制。
这就是布兰德理论所面临的困境。
而且短时间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大概了解了布兰德的整体思路后,庞学林摇了摇头,这个问题,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除非,在库珀的阁楼内,获得那个未来的库珀从五维时空里传回的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