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部队转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时间来到12月16日0点,胡力被征战系统叫醒。

醒来之后,胡力迷迷糊糊的点进游戏,发现世界频道很热闹,却也没有理会,只是刷新演武,看给的资源如何。

运气不错,演武的资源丰富,胡力迅速打完后,将“封禅台”升到了1级。

这下胡力主城部队的统帅值提升到了9,可以进行部队的转型了。

庞德早已经征好兵,与甄洛互换位置,就直接完成了开荒部队的转型。

尽管胡力之前尽量给庞德升级,但是到转型的时候却依旧没能直接到20级,所以现在只能带一个战法。

胡力选择给庞德带的战法是一个偏防御的战法步步为营,一方面庞德现在等级低,兵力少,带步步为营能够保证其生存能力,另外一方面,即便是完成转型之后,庞德的最终战法配置里边依旧有步步为营。

因为皇甫嵩搭配垒实迎击+健足不殆的强势,所以现在用皇甫嵩的玩家非常多,出现了各种队伍配置及战法搭配。

在张机庞德皇甫嵩这支队伍中庞德的战法配置上,不少玩家喜欢带攻其不备和穷追猛打,以追求极致的输出。

但是胡力并不喜欢带穷追猛打这个技能,而是喜欢带防御战法步步为营,增加队伍的坦度。

首先,张机庞德皇甫嵩本身就是后发制人的队伍,这支队伍在后几回合的输出已然足够,相比于继续提升后边回合的输出能力,胡力更喜欢提升部队的坦度。

其次,用过这队的玩家都知道,处于中军的庞德是最脆的,经常出现重伤的情况,给庞德带上步步为营,则能很好的避免这一情况。

最后,就是战场环境的原因了,目前的环境,垒实迎击这个战法大行其道,因此用皇甫嵩或者马超做前锋的队伍很多,而庞德若是带穷追猛打的话,遇到这些队伍反而更容易出问题。

所以,胡力更喜欢给庞德带步步为营这个战法,不仅如此,连庞德这个武将的加点,胡力都不会全加速度,而是要补一定的防御,也是同样的理由。

虽然补防御,会降低攻其不备这个战法带来的输出能力,却能让庞德更好的生存。

至于庞德主战法的分兵伤害,虽然也跟速度有关系,却更不用在意,因为皇甫嵩需要的只是分兵触发自带战法,而并不是要靠分兵打多少伤害。

胡力一队成型的战法如下:

---张机庞德皇甫嵩15红---

张机

庞德

皇甫

张机之所以没有选择带桃园结义,也是跟环境有关系,毕竟蜀骑队还没流行起来。

若是蜀骑队已经大行其道,那带桃园结义就非常必要了,不然前锋容易被三回合砍没。

不过,随着本赛季“五福临门”玩家大量使用蜀骑队,其锋芒再难被掩盖,下赛季会成为大热门队伍。

而本赛季ry005区的外服玩家,将要面临的是大量蜀骑队的制裁!

在胡力的开荒队完成转型之后,征战系统提示胡力完成了征战任务。

任务名称:部队转型。

任务要求:xry005区,宿主成功完成开荒队到主力部队的转型。

任务描述:恭喜速度,将统帅值提升到9,并完成开荒队的转型。

任务状态:已完成。

完成度:93%。

可选奖励a:“名将五星卡卷轴”3张。

可选奖励b:“野地指定卡卷轴”8张。

可选奖励c:“贼兵指定卡卷轴”8张。

可选奖励d:战法经验6000。

友情提示:根据宿主的完成度,有4个可选奖励,宿主可以在可选奖励中选择1个作为最终奖励。

给出的4个奖励里边,胡力没有过多犹豫就选择了d选项,获得了6000战法经验。

在赛季初期,战法经验的重要性明显要高于其他的选项。

之后,胡力直接使用永久卡片,提升了张机+庞德+皇甫嵩这个队伍的战斗力。

因为升级过一次,所以永久卡片每赛季有2次使用的机会,胡力之前都已经计划好,给那两个武将组合使用。

一次给张机+庞德+皇甫嵩,进一步提升自己发育及打城能力,同时在后续战斗中,也可以表现的更好。

另外一次给蜀骑队,让其变的更加嗜血,更加令敌人闻风丧胆!

在准备就绪之后,胡力就开始给转型部队练级,以尽快度过转型虚弱期,让战斗力更平滑的过渡,提升。

胡力晚上在操作的时候,发现世界频道有些热闹,稍微看了一下,也没看出什么东西来,就是国服玩家和外服玩家在对峙。

但是因为翻译精确度的问题,看的胡力云里雾里。

本身精神也不太好,胡力就没太关注,继续给部队练级,然后差不多的时候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胡力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

原来是因为外服玩家鄙视国服玩家的文章被翻译过来,所引起的。

也不怪胡力昨晚没看明白,一方面精神头不足,没仔细看,另外一方面也是剧本对语言的控制很强硬。

因为是不同服务器玩家同处一个区,所以对语言的控制尤为强烈,所以玩家们想骂人也只能绕着弯,直来直去的骂人言论是发不出去的。

而翻译系统又不够智能,这些有隐含意思的语言在被翻译之后,就变成普通又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语了。

因为这件事情是从昨晚才开始发酵的,时间还不够长,国服玩家们还有很多没收到消息,估计等到中午的时候,这件事情才会进一步放大。

胡力大致去看了下被翻译过来的外服文章,确实挺让人生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