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轮回的意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终于结束了!  

顾安看着最后一道提示,心里感慨道。  

只是对于古玄幽临终前的感受,他有些许不安。  

远超天道至尊的天道气运,怎么听着那么像天帝?  

天帝常年闭关,化出亿万轮回分身也是正常的,再仔细想想,每次只要有太昊在,他们总能从仙神的围攻中逃出。  

顾安正想着,磅礴无穷的记忆涌入他脑海里,他没有挪地,也没有开启寿命结界,传承记忆虽然会吸收灵气,可如今的天灵大世界早已蜕变,天地灵气远超从前,制造点动静也没什么。  

而且,天灵大世界的众生即便来到这附近,也无法用肉眼捕捉到他的存在。  

融入记忆的过程里,顾安重走了一遍古玄幽的记忆,与前几世的轮回相比,古玄幽的人生经历与人不同,玄幽果出身的他对时间并不敏感,他的观念与认知也凌驾于人间之上。  

古玄幽的本命神通玄幽阴阳护很强,以玄幽之气以及阴阳大道形成护体之气,此气能让他抵消敌人的攻击,也能让他跨越空间,是攻防兼备的神通。  

彼岸帝主传授的彼岸周天神功同样是了不得的造化,彼岸帝主亲口承认,他就是得到这部功法,方才开辟彼岸天,彼岸天之名便是源自此功。  

无论是玄幽阴阳护,还是彼岸周天神功,都已经价值超过一亿年寿命,这一次寿命轮回算是满载而归。  

比起这些,顾安更关心太昊。  

当他看见太昊时,还不以为然,可等他融合完记忆,再回头看去,竟有些恍惚。  

太昊与安昊长得太像了,但比起安昊更具气势,有一股有我无敌的气魄存在。  

在与太昊并肩作战的日子里,古玄幽经常被太昊惊艳到,正是因为太昊,他才拼命变强,可似乎无论他投入多少年寿命进行演化,太昊依旧让他看不透深浅。  

两人的第一次交手虽以平局结束,但顾安感觉太昊是刻意留手,怕打击到他。  

倒是最后一战,古玄幽逼出了太昊的全力,不得不说,太昊实在是太强了。  

同样是九天真龙气,古玄幽的造诣远不如太昊。  

哪怕顾安现在回顾,也觉得那时的太昊强得离谱,道极大罗仙境内,很难想象有谁能战胜他。  

这让他更加确定太昊就是天帝的轮回之跟天帝沾上这样的因果可不是好事,不过寿命轮回能隔绝因果,天帝若是能推演到他,估计已经找上他,毕竟古玄幽与太昊是在过去。  

等等!  

安昊出现在他眼前,莫非是天帝的手段?  

不对,若是如此,天帝早就可以现身,而且安昊在他出现前,就出现过很多波折,是被紫微仙帝交给天灵仙尊,再被天灵仙尊带到天灵大世界,天帝算计,何需这么麻烦?  

顾安觉得自己的寿命能力很强,怕是因果要大于天帝。  

他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不管怎样,事情已经发生,他与安昊的过去无法抹除,与其纠结过去,不如想想未来。  

古玄幽的人生带给他诸多认知,太多太多的大能让大道诸天显得更加丰富,很多存在已经不在,但他们存在过,证明大道诸天的底蕴有多强。  

那位在无尽道山讲道的无上教主让他感觉修为怕是超越了玄气混元仙。  

还有天庭,那场天庭大战中,他看到了大闹天庭的凶妖身姿,虽然修为不如他,但可以肯定一点,此妖定然是玄气混元仙。  

十有八九是初入玄气混元仙,自觉大道无敌,便杀至天庭。  

若无这样的修为,哪能杀入天庭内,强若道极大罗仙,一旦强闯天庭,那些天道至尊、至仙定然会出手,根本不会给道极大罗仙杀进去的机会,当然,道极大罗仙就算闯不进去,面对仙神的围攻,想逃不是难事。  

那尊凶妖其实也可以逃,但选择死战,估计身负血海深仇,杀气比古玄幽还重。  

那独对亿万仙神的身姿给顾安留下了深刻印象。  

顾安睁开眼睛,前方的海面翻腾不停,远方有修士探寻的身影,无人能察觉到他。  

他没有立即起身,而是抬起右手,一条条黑气从掌心中冒出,紧接着又冒出白气,黑白二气交织,似乎遵循着某种规律。  

玄幽阴阳护!  

此神通经过古玄幽的不断演化,已经达到极其高深的地步,哪怕跟顾安目前掌握的神通相比,也属于一流层次,只有绝虚瞳能勉强压一筹。  

光是掌握彼岸周天神功、玄幽阴阳护,古玄幽便足够纵横诸天万界。  

原本顾安还想多几次寿命轮回,庆祝一下突破千万亿年寿命,可光是古玄幽的人生便让他感到煎熬,他不想再进行寿命轮回。  

先休息个数百万年再说吧!  

顾安站起身来,朝着无始道场走去,一步就来到无始道场的边缘地带,然后按着过往的习惯,欣赏沿途的景色。  

山还是那座山,可山上的花草一直在变化着,有些看起来与以前没有区别,实际上早已新旧交替。  

走在路上,顾安还回忆着古玄幽的人生。  

古玄幽与其他轮回之身皆不同,虽行侠事,可并没有人性,他像极了仙,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凡灵不同。  

面对晏月溪的劝阻,他也能一刀斩断情愿,他不怕苦,不怕寂寞,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比起利益,他在意的是自身的道与存在的意义。  

向仙神复仇,除了执念,他也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