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麻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是他们表现的越是风轻云淡,弄得路过的人看向县衙的目光更加异样。  

要知道现在的华夏官府跟大唐时候不同。大唐时候只在意上面的风评,至于百姓的评价,根本不在意。  

因为能不能提拔在于上面,而不是下面。所以只有把上官忽悠好,基本就不会有啥风险。  

至于百姓,欺负你们咋了?咬我啊!  

但是华夏却不同了,官声很重要。对于官员的考察中,百姓的风评是很重要的一项。  

要知道华夏官员可不是铁饭碗,政绩不好,不仅仅是不能升官的问题。  

而是这个官还能不能当下去的问题。  

县令姓马,是山东人。和孟家家主孟祥原本就熟识,以前私交还算过得去。  

毕竟大唐律法还是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  

只是马县令做了华夏的官员之后。两个人关系都开始紧张了。  

毕竟现在的法规保护的是平民的利益了。如果任由他们这么折腾下去。自己这县令到了年底考评的时候也就做到头了。  

因为百姓永远不会认为皇帝不好,现在的日子都是皇帝给的。  

而你一个县令竟然用低于市场价的钱去收购人家土地。这不明摆这利用职权贪污吗?  

其实这也是孟祥高明之处,他不针对政府。但是针对官员。这手法让马县令比吃了苍蝇还要恶心。  

不过还无可奈何,人家不吵不闹。每天就是来问问事情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给一个合适的价格。  

其实这一类的事情大唐并不少。特别是南方地区。  

不过南方地区政府采取的手段比较激烈。但是在长安,官员们顾及就比较多了一些了。  

眼看着太阳又到了正中,马县令想了一会。叹了口气。  

走出衙门朝孟祥一帮人拱拱手:  

“各位请了,今日本官家中无饭。我请各位去餐馆用餐如何?”  

众人目光都看向孟祥,摆明了都以他马首是瞻。  

要说这个孟祥在长安县也算有些名望。过去的文人讲究个气节。  

如孟祥这样在百姓们心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人。不去做官而甘心务农。本就会被人高看一眼。  

再加上他不做官的原因是因为看不起李唐皇族的出身。  

这样的理由可就相当的牛x了。这叫什么?这叫傲骨!  

有这种傲骨的文人,百姓们虽然不懂他们的坚持对或者错。  

但是那敬仰之情便如那滔滔江水只延绵不绝。  

也是因为这个,一些小家族的子弟便想拜入孟祥门下。  

孟祥到是也不推辞,既然不当官。但是教授一些弟子总不是坏事。  

万一有人当了官,那时候讲究师徒如父子。他也算官爹了。就算没有做官的,也能给他扬名。  

更何况,那个时代读书人少。像他这种声望的先生,束修不会少的。  

这也算给家中增加一份收入。相对于经商。做先生名声要好听的多了。  

看着大家都看向自己,孟祥矜持了一下。便开口道:  

“大人客气了,草民如何敢叨扰您。您还是自便吧。我们身份不同,就不要拉低县令的品味了。”  

这话说的很谦和,但是绵里藏针。弄得马县令脸上一阵发黑!  

不过他还是忍住没有发作。笑笑。  

“孟兄这话说重了,坐在堂上时候我是华夏的官员。那是职业。  

但是出了衙门我也是个读书人。各位都是我的学长,我如何敢在你们面前摆架子?”  

看到县令如此低声下气,孟祥的自尊心似乎得到了满足。  

于是点点头,“那好吧。既是大人诚心邀约,我等自然不能推拒。不过这饭得我们请。”  

马县令赶紧摇头,“诸兄今天不许跟我抢,不然今天这饭我就不吃了。”  

看到众人都点头,马县令才领着众人去往县衙不远处的一个馆子。  

这馆子是蜀中人开的。铁路修通后,异地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了。  

比如这家蜀中酒馆生意就非常好。店不大。七八张桌子。两个雅间。  

今天来得早,所以雅间还在。马县令一行十来个人,正好占据了一个雅间。  

川蜀风味就是麻辣两个字。其实长安人开始并不习惯。只是连着吃了几次后,发现这种口味上瘾。  

人就是这样,一种味道的东西吃多了。就会吃腻了,偶尔来几次不一样的。便会觉得极佳。  

一共上了十八个菜,人们最喜欢的就是麻辣牛肉。水煮鱼。还有磨芋烧鸭。  

众人开始都没说话,就是不停的举杯。酒过三巡之后。  

马县令端起酒杯,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  

“这一杯我自己喝,喝完我有些话跟你们说。”  

说完举杯一仰而尽。  

大家心里明白,重头戏来了。这个县令不可能平白无故请他们喝酒的。  

马县令喝完酒,叹口气:  

“我知道大家心里不舒服。我也不想唱高调。  

但是你们都是读书人。还有我过去的同僚。你们觉得这样难为我有价值吗?”  

孟祥脸色一沉,“县令大人言重了,我们都是百姓。只是在争取自己应得的东西。  

华夏政府没有不许人说话吧?若是不许,从此之后我们全部闭嘴!”  

马县令见这时候这个孟祥还是一意孤行。心里也有些不悦,不过还是强自压了下来。  

“孟兄,你也清楚现在的政策是华夏的国策。我作为县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