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鸿雁传书(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有人,集体懵逼。  

“怎么回事儿?”  

“这对联,应该不难吧…”  

“不难?”  

就在这时,大家只见谢图南一脸冷笑道:  

“这幅对联,如果只讲对仗工整,确实不算难…”  

“可这里边,还有两个典故呢。”  

“嘶…”  

听她这样一说,大家都反应过来了。  

这个上联,确实有两个典故。  

分别是李白的那句‘凤凰台上凤凰游’与司马相如的那曲凤求凰。  

要对仗工整的同时,还要把典故也对上…  

这特么的…几人最终只能无奈认输。  

不过,王泽对这一点也不在意…  

在这个世界,文士之间,比试对对子什么的,都只能算是游戏。  

就好像在另一个世界,同学之间有矛盾了,用掰手腕来定输赢一样…  

输了虽然会觉得丢面子,但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就要跟人家过不去。  

随着几人认输,他很快就和大家熟络了起来。  

当然,真正让他留意的,也就是李道一与谢图南两人。  

这两人都是真正的学神,跟他这样的挂逼,还是不一样的。  

人家是真正考出来的,以后的成就,也肯定不会低到那里去。  

比如,随着大家聊天,他就知道了,谢图南已经被一位大儒收归门下了。  

以后跟大家,都不在一条起跑线了…  

当然,比起这个,更让他感到惊奇的是,李道一居然也跟他报考了同一所学校…  

要知道,以这位的成绩而言,要想成为大儒的关门弟子,也许还有些难度。  

但是,如果只是考入那些大儒开办的书院,应该还是不难才对。  

见到王泽露出疑惑的神情,谢图南笑了笑,毫不留情的揭穿道:  

“他太中二了,根本没有大儒愿意收他…”  

“谁中二啦,你才中二,你全家都中二,分明是他们有眼不识泰山好不好…”  

对于谢图南的诋毁,李道一自然是嗤之以鼻。  

他毫不在意的对王泽说道:“你信不信,今日他们对我爱理不理,他日我必让他们高攀不起…”  

听到王泽都不由一阵无语。  

想让大儒高攀不起?  

还真特么的能吹啊…  

“怎么,你也不相信我?”  

看到王泽不以为然的神情,李道一也不以为忤,而是笑呵呵的说道:  

“你放心,你很快就会明白,我李道一从来不说空话!”  

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声音,说道:“王兄,我李道一最喜欢那些有能力的人,我看你也是个人才,要不,我们来打个赌…”  

王泽:“…”  

谢图南:“…”  

一桌人,都不由悄然的低下了头,装作不认识这货。  

王泽自然也明白了过来,这货的中二风格,应该已经是名声在外了。  

大家都羞于与这种人为伍。  

想到这里,他不由认真的说道:“李兄志向远大,吾不及也!”  

见到对方还要纠缠,王泽指了指他身后,说道:“快看,有人开始鸿雁传书了…”  

榜下捉婿,正式开始了。  

作为鹿鸣宴上的相亲节目,自然不可能搞得跟广场相亲角一样。  

更不可能一上来就问收入,车房什么的…  

自然也没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类的。  

这场相亲会,主要还是看大家能不能看对眼。  

这是一种双向选择。  

所以,这些小姐姐,在参加鹿鸣宴的时候,都会得到一对受到文气加持过的,用纸折成的鸿雁。  

两只鸿雁之间,可以相互感应。  

所以,这个环节,又叫鸿雁传书!  

要知道,鸿雁除了代表思乡之情,在民间,还有另一个凄美的版本。  

传说唐朝时期,有个叫薛平贵的人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为他苦守寒窑数十年而矢志不移。  

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时,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  

鸿雁的叫声,勾起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她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  

鸿雁欣然同意,可王宝钏在荒郊野外,急切之间,又去哪里寻找笔墨?  

所以,情急之下,她撕下了罗裙一的角,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在这场相亲会上,用鸿雁来传情,寓意着什么,自是不言而喻。  

实际上,当大家在参加这场鹿鸣宴的时候,人家小姐姐也在观察大家…  

当小姐姐发现了心仪的对象后,就可以在鸿雁上,写上一些东西,然后,让工作人员帮忙传递给心仪的对象。  

纸条上面,写什么都可以。  

当然,一般情况下,都会在上面写诗,或者词之类的。  

收到纸条的男生,如果对人家有意,就可以用文气激发手中的‘鸿雁’…  

然后,鸿雁就会带着你去找另一半。  

所以,刚才李道一几人找自己比试对对子,未必就没有吸引小姐姐注意的意思。  

只不过,他们失算了而已。  

王泽作为状元,又长得这么好看。  

再加上,刚才的比试大出风头…  

果然,第一只鸿雁,就是传给他的。  

王泽看了一眼,没有打开。  

他对这个榜下捉婿,一点都不感兴趣。  

如果打开了却不激发,人家未免难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