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出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天时间一晃就过去,和家里人一番告别之后,梁岳也来到诛邪衙门。  

诛邪司的大家依依不舍,将他们几个参加夺城之战的人送到了城门外,这里是他们集合的地方。  

龙渊城北九里有一座征夫山,山不高,草木也寥寥。  

朝军中有个传统,每次北上征战时,将士们都会由此山经过,每个人在到达山顶上时,都会回头眺望一眼。站在这里向南可以望到整座城池,这一眼,会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守护的是什么。  

是以此山名气很大。  

“征夫南望悲歌起,烽烟北去离人愁。”  

千百年征战总有胜负,无论胜负也都少不了牺牲,多少壮志豪情由此而起,也有许多将士家眷迎不回尸骨,只能来此地凭吊。  

这一日,要参加夺城之战的九位少年天才就都聚集于此地。  

玄门的众位师长估计是会去霜北城现场观战,并没有来这里送行,依旧是随行的风道人和云禅师,外加一个诛邪司来的陈素。  

朝廷方面,徐占鳌站位稍稍靠后,在最前方送行的,是右相宋知礼。  

而站在他身侧的,是左相梁辅国。  

同样身着朱紫官衣,宋知礼却和梁辅国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他面白如玉、笑容温和,令人如沐春风。  

“送行仪式,陛下原意是亲自前来,不亲临无法表达对诸位年少天骄此战的重视。”宋知礼温声道:“可是又担心若是送行排场铺得太大,会给诸位添上压力。所以就让我与梁相一同前来相送,不搞太多繁琐仪式,等诸位归来时,无论胜败,陛下都会亲自出城相迎。”  

“左右二相联袂而至,已经是莫大重视了。”风道人笑眯眯回应,“虽然排场比不上我们当年,可这些年轻人比我们那时候也有差距嘛,只是赢过那些蠢笨鞅人应该还是十拿九稳的。”  

他这样一说,场间氛围登时轻松起来。  

当初第一届夺城之战时,牧北帝还年轻,对那一战寄予厚望,是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到此地相送的。当时的出征仪式很是盛大,龙渊城内也是万人空巷。  

不过相应的,若是败了,对朝国运与他的帝王权威影响都极大,排场大了,参与比斗的天骄们压力自然更大。  

今时今日不同以往,队伍不大张旗鼓地出发,等凯旋时再庆祝,也是让梁岳他们这些年轻人更舒服的一种方式。  

而且左相右相联袂而至的阵容,也足以证明重视程度了。  

大家互相交谈一番之后,梁辅国走上去,拍了拍梁岳的肩膀,沉声道:“小子,记得你欠我的账。要是你回不来了,我可就要你弟弟来刑部给我干活还债了。”  

“我会的。”面对梁辅国的威胁,梁岳毅然点头。  

他还是希望弟弟少跟梁辅国接触一些。  

毕竟梁鹏和他不一样,他自觉还是颇有慈悲心的,做事再怎么也不会太狠。  

弟弟打小心思就比较单纯——单纯的唯利主义,他要是再跟手段狠辣的梁辅国学习一段时间,只怕官场不久就要出现第二个姓梁的杀神了。  

旁观者都默契的没有上前打扰这对绯闻父子,只是背地里难免窃窃私语几句。  

他们不知道梁辅国是在提醒梁岳活着回来打工还债,还以为是父子情深依依不舍。  

左相大人这般冷酷人物,在儿子上战场的时候,也要悉心叮嘱几句,看这背影完全就是满心牵挂的慈父啊。  

之前还百般避嫌,到这关口果然不装了。  

谁说这父子是假的?这父子可太真了!  

送走了夺城之战的队伍,宋知礼和梁辅国站在山顶北望片刻,方才各自转身。  

“梁兄。”宋知礼唤了一声,道:“聊聊?”  

梁辅国看了他一眼,没有拒绝。  

两人就各自都推拒了属下牵过来的车驾,并肩沿着山路向下踱步走去。  

“伱我已经多日未曾会面,今日难得一见,还是想与你浅谈一番。”宋知礼微笑道。  

“谁让你天赋太好。”梁辅国也摇头笑道:“前阵子你不是又闭关顿悟了吗?”  

朝官场也鼓励修行,官员轻易告假不行,但闭关顿悟是可以得到允许的。  

所以除了称病之外,闭关有时候也是好用的借口。但回来之后,你总得有看得见的进展,否则还是会被怀疑。  

而宋知礼已然官至右相,他只需要对皇帝告假、对皇帝负责,以至于就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什么修为,到底是真闭关还是没有任何进展的躲祸。  

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他每次闭关都是在避风头,不然哪有人能这么准,一出事就闭关,一有事就顿悟。  

而且若真是顿悟那么多次,那他现在不说是神仙境,恐怕也差不远了。  

“呵。”宋知礼道:“我也没想到,这么多天都过去了,你还没查完。礼部的人抓了不少,几大世家参与的人也都抓了,还不收手吗?”  

“光抓这一次科举还不够,什么时候以后的科举都不会有人再搞歪门邪道,我才会收手。”梁辅国道。  

“不可能的。”宋知礼幽幽叹气,目光深远,仿佛看到了千百年后,“我知道你想干什么,可你要除掉的不是什么人,而是一种人性。没有宋齐梁陈,也会有赵钱孙李,至少我们现在还能做主,让自己的世家规规矩矩。”  

“宋兄,从在书院的时候起咱们想法就不同。”梁辅国直视着对方,“要除掉这些的,也不是我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