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海东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龙渊城内,长街熙攘。  

街上好像涌进了许多外地来的游人,车马并行,孩童欢闹,摆摊的商贩、行走的货郎都比平时多了几倍。  

“好热闹啊。”梁岳掀开车帘,见到此景,不由得说道。  

他们的马车夹在街道车流里,前进的速度十分之慢。  

“已是五月中旬,应该都是来参加彩衣节的吧。”帘子外驾车的伍小七笑着说道:“今年的彩衣节最后一天,还会有凌神将大军凯旋的仪式,到时候肯定盛况空前。”  

“对哦。”梁岳这才想起彩衣节这一桩事情。  

朝有一个独特的节日,据说还是四百多年前那场收复之战中留下的传统。  

当时九州子弟近乎人人参战,武者为军士,凡人运辎重,家家户户都有男丁参战。经过多年鏖战之后,其中牺牲者超过大半。  

后来彻底战胜归家时,已经过了很多年了,许多人战死都没有通报。当时的家中女眷便会在城外日夜等待,盼着男人回家。白天里身着彩衣,希望家人归来时一眼就能看到,夜里则手提灯笼,照亮回家的路。  

据说有人就那样彩衣提灯,等待了几年,可始终没有等到家人回归。  

后来这就成为了一个传统,每到五月中旬的夜晚,国的女子们便会彩衣提灯,走一遍从城门口到自家的路。即使斯人已逝,也要让亡灵归来。  

这项传统经过几百年的演变,逐渐成为了现在的彩衣节——每年五月十五这一天,姑娘们会穿上最漂亮的彩缎衣裳、手提灯笼,在街上游玩。  

街道上有诸多表演,舞狮子、耍杂技、扭秧歌、竹马戏、打铁花…  

还另有一项活动,是沿街的家家店铺门口都会悬一朵“飞花”,就是将一束花高高挂起,让小伙子们爬上去采摘。越是有名的酒楼店铺,悬的飞花会越名贵美艳,争抢采摘的人会越多。  

这一项应该是让人牢记尚武精神,勿忘国耻。  

再后来就演变成了,年轻的小伙子们如果相中了哪一位姑娘,就为她去摘一朵飞花,赠予佳人,相邀同游。  

现在的彩衣节已经变成了,除了祭奠英灵之外,更多是年轻人互相寻找意中人的节日,因此反而长长久久地流传了下来。  

正所谓,“五月神都流彩霞,素腕提火映飞花”。  

彩衣节最热闹的地方自然就在龙渊城,所以会有很多附近的中州百姓、甚至是其余几州的闲人,专门来这里游玩观赏。  

“不过我们诛邪衙门的人,都只能在房顶看的。”闻一凡带着一丝丝落寞说道。  

举国欢庆的时刻,就是衙门中人最紧张的时刻。  

龙渊城人人出游,街上的人数以百万计,这最快乐的时刻,也是偷盗、抢劫、猥亵等案最高发的时刻。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朝廷诸司都会提起十二分警惕,将全部力量投入维护秩序。  

莫说刑部、御都卫这些人日夜守候、轮替不止,诛邪司和饮马监这样的衙门也是要各自紧盯。  

“那咱们今年告个假,也去逛街游玩。”梁岳轻笑道。  

“可以嘛?”闻一凡的目光亮亮的,小声问道。  

梁岳也压低声音,说道:“咱们就说受伤了嘛。”  

“对哦。”闻一凡也偷笑了下,“我确实受伤了嘛。”  

“没错!”  

他们两个像是课堂上的两个后排学生一样,脑袋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前面的伍小七又是好一阵无语。  

我说哥姐,车上拢共就仨人,你们整这一出防谁呢。  

是气氛到这了还是就拿我当外人?  

马车就这样缓缓推进,一直到了城北方才松缓些,加快了速度,回到诛邪衙门。  

一回去,谢文西就快步迎了出来。  

“哎呀呀。”他满面春风,笑着道:“我们的两位大功臣回来了呀。”  

“谢主事,可别这样说。”梁岳连忙拦住他。  

“接到你们的消息,我就立刻去查证了,那玉骊江确是九鞅谍子的峰下十二将之一。”谢文西握着他的手,“你加入诛邪司不久,就除掉了一名这样的人物,实在是令人惊叹。”  

虽然梁岳总是令他惊叹,他都已经没那么容易受惊了。  

可这一次还是意想不到。  

梁岳则是正色道:“还是靠闻师姐坐镇,我才有立功的机会。闻师姐中了那人的咒术,需要赶紧查看一下她的情况。”  

“已经请了问天楼的神官前来,伱们随我来。”谢文西同样紧张闻一凡的境况,早在开口之前,就已经领着两人进入正堂了。  

“我没事。”闻一凡展颜而笑,“谢主事你不用担心我,我好得很呢。”  

谢文西看到她这么灿烂的笑容,也怔了一下,然后赶紧加快了脚步,口中喃喃道:“看起来情况不大对,得抓紧治疗!”  

闻一凡:“…”  

谢文西第一眼看到还以为她确实没有大碍,看她这样一笑,确实太反常了。  

在进门的路上,梁岳又抽空问道:“郑坎交给刑部了嘛?”  

“这个…”谢文西稍稍皱眉,“人确实是送到刑部衙门了,不过左相大人并没有见到他,此人当晚就死在了刑部大牢中!”  

望月河上,水波温柔。  

一艘漆红点金的画舫缓缓行过,顺着河湾向前,船上歌舞声绵,原来是甲板上乐师正在演奏。  

而在金碧华丽的舱室内,只有两个人。  

一位是身穿黄色锦袍的老男人,五十许岁年纪,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