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夏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终于到地方了!”  

方淑揉着自己的脖颈处,感叹道。  

金鸡奖与大众百花奖的具体举办日期是五月三十一日,距离这个日期还有两天的时间,吴见夜等人抵达泉城了。  

现在的泉城火车站是泉城近代最重要的建筑,也是泉城商埠区的标志性建筑,是由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始建于1908年,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建筑群。  

李小莉现在正拿着照相机拍摄这里的风景呢。  

众人来到泉城后,自然有颁奖典礼的主办方接待,把众人接到了泉城饭店,这里是来参加颁奖典礼的指定入住酒店。  

而正式的颁奖典礼,则是在泉城的体育馆举办。  

“大家先休息一下,有想出去逛逛的,提前打个招呼!”吴见夜与大家说道。  

依然是他跟田庄庄住在一个房间。  

“壮壮,你的电影准备的怎么样了?”吴见夜问道。  

田庄庄一边收拾自己的行李,一边说道:“差不多了,估计下个月就能开拍了!”  

收拾完行李,田庄庄半躺在床上说道:“提前跟你道个别,拍摄的地方在蒙省,估计得有几个月见不到了。”  

吴见夜笑道:“蒙省是一个好地方啊,烤全羊绝对一绝!”  

对于田庄庄的癖好,吴见夜自然清楚了。  

田庄庄撇撇嘴,“以为都跟你一样是土豪啊,我已经做好了艰苦朴素打硬仗的准备了!”  

“哈哈,那帮不了你了!”  

随后两人聊起了田庄庄的新电影,《猎场扎撒》这部电影是田庄庄独立指导的第一部故事长片,之前的《小院》之类的,都是故事短片。  

而当吴见夜听到田庄庄对这部电影的想法后,就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会被那么多人说看不懂了。  

“我认为电影应该尽量减少对话,因为影像本身是可以叙述很多情绪和气氛的,应该让观众去感觉,而不是把故事讲给观众听”  

“同时电影想要表达出关于人的本体、信仰、生死的问题”  

田庄庄看到吴见夜的眉头皱的紧,如果是别人,田庄庄一定不会在乎对方的想法的,但是吴见夜不同,不是因为他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而是因为在与吴见夜的合作中,他确实认同吴见夜的才华。  

“怎么有问题吗?”  

“有,而且还很大!”吴见夜直言不讳的说道,与田庄庄之间,他们不需要任何的客套:“你这样拍有点太理想化了,对话是电影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你却要通过情绪,气氛来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样就有点太隐晦了,观众不一定能够看得懂!”  

“当初的默片时代不就是这样拍摄的吗?”  

“默片时代那是因为电影技术的不成熟所造成的的,现在你看看那个观众还会去看默片,说到底电影就是导演通过自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给观众的一种媒介,现在你却把这条通道给做成了独木桥。”  

“不对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里面同样有许多的隐喻,通过各种气氛与色彩之间的传递着故事的进程,为什么你不说自己的电影观众看不明白呢?”  

“那是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的铺垫够详细,人物通过对话交代的背景也很清楚,按照你的说法,反正我不是很看好你这部电影!”  

吴见夜认真的说道。  

田庄庄也是据理力争,认为自己的观点没有错,很快两人的争吵就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不少人听到两人的争吵后,跑了过来,不知道为什么两人突然又吵起来了。  

“怎么了这是?”  

方淑跑了过来,担心的问道。  

倒是赵飞早就熟悉了两人的这样争吵,倚在门框上,若无其事的说道:“没事,两人肯定又是因为电影吵起来了,一会就好了!”  

下午,两人就跟没事人一样,跟着整个剧组的人,开始逛起了泉城。  

泉城之所以为被称为泉城,就是因为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湖城’的美誉。  

而其中最出名的则是曾经在吴见夜的小学课本里出现的趵突泉了。  

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  

众人来到趵突泉公园的正大门,赵飞向大家卖弄起了自己的知识面,指着正大门上的‘趵突泉’三个蓝底金字说道:“这可是清乾隆的御笔亲封,有人把这里称为华夏园林第一门!”  

“传闻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这也是趵突泉的名字由来!”  

李小莉好奇的问道:“那趵突泉之前的叫法是什么?”  

赵飞神情一滞,然后说道:“你管他以前叫什么做什么,知道他现在叫什么不就得了!年纪轻轻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啊?”  

“切!”李小莉白了赵飞一眼:“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还在这里强词夺理。”  

赵飞急于找回颜面,脸色微红的喊道:“谁说我不知道了,之前我还告诉老吴了呢,不信你问问老吴。”  

众人好奇的看向吴见夜,吴见夜也看到了躲在人群后面的赵飞对着自己双手合十后,伸出了一个手指头,赵飞连忙点头。  

“老吴,赵飞真跟你说过?”李小莉好奇的看着吴见夜。  

“是啊,我也没想到小飞飞竟然这么博闻强识,如果不是他告诉我,我还真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