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厉刚拍案而起,厉声喝道,“好胆!”  

大侠之所以是大侠,就是因为他们干掉了很多的山贼水匪、小偷大盗。  

厉刚除了有武林六君子的名号之外,还是江湖上有名的大侠,一双眼睛犀利如刀,最看不得贼匪在自己眼前为恶。  

他虽然在涉及实际利益时,地位不如连城璧,但真论及在江湖上的威望,甚至还在连城璧之上。  

无他,成名足够久,出手足够多,武功足够高,风头足够盛!  

听到洪泽湖的水匪再次出现,他立刻就要出动。  

厉刚要出动,其他人自然不能干坐着。  

“打扰到连兄的接风宴了,但咱们既然担了一个君子的名号,就不能眼看着无辜百姓遭灾,更何况此事还是因我等而起,这一顿等咱们处理了水匪再吃如何?”厉刚对连城璧道。  

连城璧眼神一眯,脸色一正,“厉兄小瞧我了,难道厉兄认为连某是一个将一顿饭放在百姓性命之上的伪君子吗?”  

厉刚正色摇头,“当然不是,但这毕竟是段老爷子一番心意,厉某强要出头,多有打扰,自当道歉。”  

段洪章急忙说道,“厉大侠和连公子都是江湖上有名的君子,眼里揉不得沙子,区区小宴,随时能开,还是剿灭水匪重要。”  

万重山看看厉刚又看看连城璧,起身打圆场道,“既然如此,咱们便立刻出发吧。”  

话既然说到这里,连城璧自然也得参与其中。  

“几处乡镇同时遭遇匪患,说明他们定然是商量好的,暗中已经有高手串联,咱们这次定要毕其功于一役,找到他们的老巢,将他们尽数剿灭。”万重山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也得兵分多路,总有一路能抓到他们的主力,追到他们的老巢。”王玄飞提议道。  

于是,厉刚一路、万重山一路、连城璧夫妇一路、段洪章和王玄飞一路,兵分四路,剿灭水匪。  

厉刚摆摆手道,“最远的泗阳交给我!”  

“清江浦不大,但地形复杂,水道纵横,由老夫和王兄一起吧。”段洪章道。  

连城璧笑道,“我早闻淮阴胜地,但却缘悭一见,今日正好有幸为其剿匪,便算是隔了千年为韩侯致敬吧。”  

剩下的一个裴家镇,自然就是万重山的任务了。  

段洪章迟疑道,“后院已经备好茶果,也有家眷,不知连夫人…”  

沈璧君微微一笑,右手轻抬,就有一枚金针出现在两指之间,闪耀出一抹金光。  

“妾身虽不爱打斗,但既然是水匪为患,妾身既然身具武功,也愿意略尽绵薄之力。”沈璧君柔声说道。  

“连夫人巾帼不让须眉,佩服佩服!”段洪章竖起大拇指。  

“无垢侠侣,比翼双飞!”王玄飞连连称赞。  

连城璧发现有些狗腿子在身边说好话,确实挺让人有好心情的,没想到“无垢侠侣”的名号,居然是王玄飞率先叫出来的。  

于是众人便出发了。  

有段洪章府上的下人领路,还有一些留在淮安城的江湖人,三三两两的跟在众人身旁,准备一起去捏软柿子。  

以后提起来,就是“我也曾和武林六君子与襄阳剑客在淮安并肩作战,覆灭了洪泽湖二十八寨水匪”,是不是听起来倍儿有面子?  

淮安府治下淮阴县。  

这里虽然是韩信的故乡,但此时依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两淮县乡,只不过因为靠着洪泽湖和大运河的水利之便,发展的较其他地方更好一些。  

连城璧和沈璧君刚刚到来,就有段府家丁通风报信,指点水匪所在。  

普通百姓和江湖闲汉面对水匪时只能勉励抵抗拖延时间,而连城璧和沈璧君一到,他们便立刻变成了土鸡瓦狗。  

连城璧的剑下死了七八个水匪,而看到了几个被水匪杀死的妇孺,就连沈璧君都两眼泛红,亲手用金针葬送了一个满手血腥的恶徒。  

“谢谢大侠!谢谢女侠!”  

“我的女儿啊,这几位江湖大侠给你报仇了啊!”  

一群百姓感恩戴德的磕头,连城璧和沈璧君将他们一一扶起,沈璧君看他们可怜,不仅没收他们奉出来的谢礼,还将自己身上的银钱送给他们。  

这真心之举,却让无垢侠侣的名声越发响亮。  

“问出他们的老巢了吗?还有他们是怎么联系的?”连城璧问旁边跟来的江湖人,他们还活捉了几个水匪,送到了一边拷问。  

那江湖人摇头,“他们没有老巢,之前一直躲在湖边的一处山坳里,一共就这么些人,这次一起出动,是王振的副手,一个叫做何英的人找上他们的。”  

“那个何英呢?”连城璧问道。  

“跟他们说完就走了,他们什么都不知道。”那江湖人摇头道。  

就在这时,刘大千又引着一对老年夫妇步履匆匆的赶来,刚到跟前,这对老夫妇就是一个滑跪跪在连城璧身前,二话不说就开始磕头。  

连城璧眉头一皱,伸手轻挥,这对夫妇就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根本就跪不下去。  

“有事说事,我能帮的自然会帮,帮不了的,你就算把头磕烂,我也不会出手。”连城璧淡淡的道。  

“连公子。”刘大千无奈说道,“他们的女儿今天一早就去泗阳看望表哥,刚走没多久这里就遇到了水匪,他们担心女儿…”  

“泗阳的水匪,自有厉刚去杀。”连城璧道,“以厉刚的武功,就算王振都不是对手,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