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施威布德,干犯天和(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仙仗移平乐,霓旌拥上兰。忽惊千骑并,旋讶六营团。  

作气陈金鼓,前驱建玉銮。轻云承翠盖,日丽表朱竿。  

在阅射之后,兵部尚书跪奏大阅毕,皇帝缓驰,问三军辛苦。  

随着鸿胪寺官奏传制赞跪,各官叩头,钲鼓响器与大乐一齐振作,退马战兵至长安左门,一齐恭送皇帝升辇起驾。  

在一声又一声的“万岁”呼喊中,万历八年正月的大阅礼圆满结束——此后两日所拟的兵部具本奏闻,以及皇帝接见优胜、赏赉将士等后续仪式,就是纯粹的礼仪功夫了。  

仪式结束了,仪式的影响,却仍旧不绝如缕。  

或许是因为邀请军民百姓旁观的缘故,这场时隔十年的大阅礼,在朝野内外掀起了超乎意料的议论热潮。  

茶楼酒肆,谈者皆称国家威武,满面红光;街巷老叟,无不忆峥嵘岁月,感慨万千;士林诸生纷纷吟诗写词,歌功颂德;贩夫走卒额手称庆,盼外敌收敛,莫再侵掠京畿。  

从私塾学堂,到寺庙道观,言必赞大阅之盛况。  

时人言,天子躬甲胄,选卒十二万,都城远近,观者如堵,军容之盛,近代罕有。  

数日过去,激烈的议论丝毫没有减退的趋势。  

引得文坛盟主王世贞,亲自下场撰文点评。  

“龙纛曜日于燕蓟,虹旌掣电于滹沱。貔貅列阵,虎狰连云。”  

“刀戟耀芒,映西山之寒翠;铳炮裂空,撼北阙之崇墉…”  

“嗟乎!纪土木长耻以奋武,玄穹垂祚于千秋;警庚戌猝变以强军,凤历恒昌而百代!”  

王盟主写文向来是被特授尺度的。  

此番直接拉踩土木之变,以及庚戌之出乱,不知道说出多少士人百姓的心里话。  

再加上其在《弇州报》上不时放出小道消息。  

例如介绍一些阅兵时的新型武器装备,宣布一些惩处的无能将领,以至于皇帝为了优待士卒,停止军队一切经商活动等等。  

几把火下来,民间反应越发热烈。  

当然,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微词。  

譬如批评朝廷的劳民伤财,表演花拳绣腿只为让百姓相信自己被保护云云。  

亦或者此番耀武耀威,不过是近年以来,谋逆者甚众,恐吓赤民而已。  

甚至还有说皇帝不顾祖宗成法,穷兵黩武,只为压榨各省赋税,随时镇压不服。  

这等状况,以往的朝廷要么抓些倒霉蛋立威,要么信了广开言路的说法,自己受受气也就过去。  

如今的行事风格却大不相同了。  

通政司立刻开动宣传机器,破天荒地请了一名翰林院学士做为特约评论员,在新报上文白互译长篇点评。  

简而言之。  

翰林院认为,自阳明后学泛滥以来,我朝一度军队形象败坏、民族意识低迷、家国认同扭曲。  

翰林院指出,政治仪式,乃规范、程序、象征之工具,只有效用之优劣,而无善恶之与否。  

翰林院强调,此次大阅,使民用财,物有所值。  

在功能上,展示京营将士面貌,构建国家认同,营造集体记忆。  

在治理上,对百姓意识进行整合,形成政治认同,使得大政的实施向更多百姓延伸,进而促使大明朝以及天下百姓走向更远的未来。  

最后,翰林院同样对穷兵黩武的关切做出回应。  

翰林院表示,宣宗皇帝当初的战略收缩,是基于天下赋税沉重之大背景,如今休养生息多年,赋税大有改善,国库日渐充盈,自然不可一概而论。  

拿着宣宗成法刻舟求剑,是片面的论证,是孤立的视角,是主观的心态,建议学两年逻辑学再出来搬弄是非。  

如此种种。  

赫然是开始争夺起了舆论高地。  

就在口水战尚且激烈的时候,正月二十六,皇帝又下赦书两道。  

“兹有土默特万户忠顺夫人,那颜出·中根·哈屯,掌兵柄,止干戈,筑汉城,主贡市,今以两族讲信修睦,情同父女,万世不改。”  

“乃赦封为永宁公主,赐名朱轩姬,封城一座!”  

“兹有朝鲜大王,李昖,崇儒重道,诚孝出天,守边保塞二百载,入贡往来十四代,忠恳如前,不曾或改,今以两国之交邻怀柔,上邦之慈爱情深。”  

“乃开对朝鲜之海禁,赐莱州海港互市!”  

诏书下后,朝鲜使臣入宫拜谢,随即匆匆忙忙离了京。  

三娘子则是在亦步亦趋,于皇极门接受了简单的敕封仪式,领旨谢恩,口称父皇。  

与此同时,敏锐的豪商当即嗅出银两的味道来。  

尤其大长公主、国舅、英国公等各家,先后派出商行掌柜前往归化城与莱州,诸豪商纷纷闻风而动,一时间趋之若鹜。  

朝野内外,军政大事,属国外藩,士人商贩,轮流上阵成为焦点,如火如荼。  

就这样。  

京城上下,吵吵闹闹,马不停蹄地,过完了正月。  

万历八年,二月初六。  

年前年后总有忙不完的事。  

才了结大阅,册封公主,开设朝鲜互市等一揽子事,又该为二月初九的春闱做准备了。  

眼见商讨完抡才大典的各项事宜,又到了潞王出宫就府的时候——工部干活并不快,五公主府才建好一半,奈何架不住潞王整日催促,亲自监工。  

于是,朱翊钧只好免了午休,抽出时间尽一尽兄长之谊,亲自送上一段路。  

“这些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