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合纵连横(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近李衍可以说是春风得意。  

岳飞没费多大劲就将松亭关夺下,然后在长城外布下了一道重要的关卡,令燕地多了一道保障。  

而房学度和刘敏又先后拿下了檀州城和顺州城,并已经开始清理所辖州县的武装势力,相信用不了多久,檀州和顺州就会完全属于李衍。  

易州和涿州的情况跟檀州和顺州差不多,王彦、张宪、李懹、韩世忠各分出一半兵马也开始清理两州所辖州县的武装势力。  

最让李衍高兴的还是,方七佛打下了蓟州,并推进到了海河入海口,现在方七佛已经开始建立港口了,用不了多久日不落舰就能来到蓟州港,而燕云之地也将彻底并入到李衍的地盘当中。  

除了剿以外,李衍还招安李衍以宽松的政策招安那些藏在燕山中的义军,让他们加入梁山军,或是复为良民。  

李衍就是盗匪起家,跟这些义军天然亲近,义军也都相信李衍不会像辽、宋、金三国一样始终不信他们。  

所以,李衍的招安大旗一竖起来,立即有十几支义军来投。  

这其中不乏那些规模不小的义军。  

例如,已经投降宋国被赵佶赐名赵诩的董庞儿。  

李衍刚竖起招安大旗不久,董庞儿就率领近三万义勇来投。  

跟董庞儿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张关羽。  

张关羽本来也想投宋国的,甚至已经开始跟宋国眉来眼去了。  

不过,最终张关羽还是带着所辖的一万多义勇来投了他更相信的李衍。  

另外,还有辽海一带的义军,包括吴撞天、云队、海队等义军。  

在宋国境内的汉人看来,原辽国地区的汉人属于蕃族种类,从宋国的皇帝、士大夫到百姓,都以“虏”称呼原辽国境内的汉人。  

因此,原辽国境内的汉人不被宋国境内的汉人认同,导致他们受到歧视,不被信任,遭受凌辱,这是原辽国境内的汉人,包括很多原本已经投奔了宋国的原辽国文武官僚,在后来的宋金大战中,最终选择背弃宋国投靠金国的重要原因。  

像董庞儿、张关羽等已经投降过宋国的义军,其实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歧视,而在李衍这里则完全没有这种歧视,所以,李衍立旗招安,他们立即带着手下投靠了过来。  

对于这些义军,自李衍以下,水泊梁山的人全都一视同仁,完全按照自己招募的新军进行筛选,将其中服从性强的精壮选拔出来,然后进行新兵培训和政治教育,那些筛选下来的,则分给土地,准其复为良民。  

总而言之,事情完全向着有利于水泊梁山、有利于李衍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国的声音越来越大。  

终于有一天,李衍下了明确的命令商议国号。  

中国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又都以中国为通称。  

至晚明、清初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均称明清两朝为“中华帝国”,简称即是“中国”。  

康熙二十八年订立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  

签订这个条约的中国政府是清朝廷,但使用的国名却是中国。  

比如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就是说,他是中国皇帝钦差,行使中国主权。  

《尼布楚条约》对疆界划分与两国人民归属的称谓,使用的是“中国”与“中国人”来称呼。  

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简而言之,就是“中国”不能当作国号,只要入主中原,其国就算是中国。  

既然“中国”不能当作国号,那势必得再起一个国号,总不能一直用水泊梁山或者东安都护府自称吧?  

所以,水泊梁山发展到了这种程度,势必要建国,也势必要有一个自己的国号。  

水泊梁山上下讨论纷纷。  

有说以发迹地水泊梁山的“梁”为国号。  

有说以来自源地“齐”或“鲁”为国号。  

有说以李衍原来的封爵乐浪郡公的“乐”或“浪”为国号。  

还有说以“燕”或“云”为国号。  

就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之下,就在水泊梁山上下商量以甚么为国号,换而言之,就在水泊梁山准备建国之时,突然传来了一系列让水泊梁山上下措手不及的消息:  

“宋国起兵三十万,号称一百万,分别由姚古、种师中、郭药师统带,在代州、雄州和广信军集结,而且赵佶严令,十日后三十万大军同时北上。”  

“西夏起兵十万,号称三十万,分两路,一路走河清军,一路走金萧军,直逼云左而来。”  

“金国起兵十五万,号称五十万,分两路,一路直奔松亭关,一路直奔榆关。”  

换而言之,宋、夏、金三国同时向水泊梁山发难,准备从四面八方攻来。  

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李衍等人哪还有心情建国?  

李衍当即将文武百官召集来商量对策。  

待文武百官到齐,李衍直接训问朱贵、柴进、燕青这三个情报头子:“为甚么之前一点消息没有?”  

朱贵三人羞愧无比!  

三国同时发难这么大的事,他们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打听到,这明显是他们的失职。  

换而言之,水泊梁山的情报系统还是不够发达,尚需大力建设。  

李衍随后又冲呼延庆发难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