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佶君臣恨方腊,甚至到了饮方腊血,食方腊肉,啃方腊骨的地步。  

东南地区,先是遭到了方腊义军的破坏,之后又遭到了宋军破坏(西军能打是能打,但是纪律不行,也没有人约束,其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无辜百姓被杀害的不计其数。)。  

共计:  

方腊起义共给东南地区造成了两百多万众民的死亡(童贯曾下令,士兵每杀一贼赏绢七匹,大批青溪居民甚至来往行人都因此遭到了杀害。)。  

再加上战死了的义军。  

死亡的总人数接近三百万——这还是因为被梁山军救走了两三百万,否则最少还得再增加一百多万。  

东南经济因此遭受了极其严重破坏。  

宋国的国力也因此下降了不少。  

更为关键的是,方腊一伙,残杀官吏,对所俘虏的地方官吏不分青红皂白,定要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以解心头恨。  

另外,方腊还曾下令,发掘蔡京祖父坟墓,暴露其骸骨。  

现如今,方腊得为他曾经的所作所为买单了。  

已经闲赋在家的蔡京听说捉住了方腊,连夜来见赵佶,奏请圣旨,将方腊一伙全都于东京市曹上,凌迟处死。  

次日,蔡攸也带头请旨剐了方腊等人。  

后来,郑居中等人相劝,才只刮方腊一人,其余被解上东京汴梁的方腊义军头目,皆施以斩行。  

方腊被剐了三日才死,头颅又被割下来挂在东京城门楼上示众三天。  

这正应了当初方腊与田虎、王庆所发的誓言。  

有诗为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方腊被俘后,义军各部继续转战浙东各地。  

童贯派郭仲荀、刘光世、姚平仲等将领兵分路镇压。  

这时,还剩几伙比较大的义军。  

其一,台州仙居县义军。  

这伙义军由俞道安带领与宋军激战。  

他们从永嘉县楠溪攻占乐清县,义乌县义军据天仙峒,寿昌县义军据月溪峒。  

这伙义军也曾有过不错的形势。  

可惜很快天仙峒、月溪峒相继被宋军陷落。  

俞道安见起义军真的再没有机会了,便带领剩余义军逃到了温州港。  

其二,兰溪县灵山峒义军。  

这伙义军由胡三、祝四二将带领。  

他们与宋军刘光世部奋战了许久。  

后来,就在此部要被消灭之际,花荣派大军将其部救下,然后带着他们退到了温州港。  

其三,越州剡县义军。  

这伙义军由裘日新带领。  

他们与宋军姚平仲部作殊死战。  

后来,亦被花荣派军救下,退到了温州港。  

其四,方五相公部义军。  

这伙义军既不投降宋军,也没有投效李衍的意思,而是企图继续起义。  

后来,这伙义军被杨可世部消灭。  

剩下的就是小股义军了。  

这些小股义军,大多也都退到了温州港,只有一小部分被宋军剿灭屠杀殆尽。  

总之,大部分义军都被李俊和花荣接收了,共计五十多万,另外还有两百多万愿意跟梁山军走的民众。  

李俊等人将这些义军和民众分成三部分然后分别送往台湾郡、济州岛以及汉城。  

三地的官吏在接到了这批新血之后,都立即对其进行妥善安置。  

而最当务之急的就是将义军中的精锐抽调出来,然后进行新兵训练和政治教育。  

共计:一共得精锐九万五千人。  

闻焕章等人一商量,一致认为不能留下这近十万人,至少不能全留。  

原因很简单,方腊义军的人数太多了,而且这些全都是敢造反的暴民,这么多人聚到一起,一个弄不好,可是要是发生叛乱的,那样的话,对于他们这个势力而言,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闻焕章他们有这个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要知道,目前几郡的兵力都很有限,又都有重要的防御任务,实在是没法看管这么多军队。  

闻焕章等人立马通过飞奴传信请示李衍。  

那时,李衍所需的粮草辎重、武器物资已经全都送到云地了,许贯忠和乐和也准备带着剩余军队进入云地了。  

接到闻焕章等人传来的奏折之后,李衍深以为然,因此一边下令许贯忠和乐和按兵不动、一边命李俊尽快将这近十万精锐连同方腊一伙的头头脑脑全都送到云地来。  

那段时间,宋军极为紧张,种师道和姚古无时无刻不盯着太原城的动静,薛嗣昌更是一天往许贯忠和乐和这里跑三遍催促梁山军赶紧进入云地。  

而这种紧张,一直到方腊义军精锐(许贯忠和乐和对薛嗣昌说他们是民夫,是来送一批重要的武器的)到达太原城时,达到了最高。  

当时,西军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兵的准备。  

种师中甚至对部下道:“今日,正是我辈战死沙场报效国家之日!”,于是,命诸将“治鞍、发刃、彀弓,以待鏖战”。  

换而言之,如果梁山军再不撤入云中地区,西军已经准备用武力逼梁山军进入云地了。  

好在!  

方腊义军精锐一到太原城,许贯忠和乐和就直接下令:大军开拔。  

随后,十几万大军全都进入了云中地区。  

见李衍终于中了他们之计进入云中地区,赵佶君臣欢呼雀跃,并命西军立即往陈家谷、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