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鸟尽弓藏(3/7)
「请圣上无须关心臣等性命,立刻诸杀此逆贼。」长孙无忌毫无畏惧地大声说道。侯君集目中精光乱闪,闭口不言。
李世民不慌不忙地说:「好,朕很有兴趣听一听你要赌什么?」
彭无望昂然道:「臣请尽饮园中御酒,如果草民不幸毒发身亡,圣上可以随意处置园中诸人,草民保证他们不会有任何反抗。如果草民苟活人世,请圣上饶恕我等所有的罪,让我们安然离去。」
「总镖头,万万不可!」「彭大哥,不可以!」飞虎镖众和方梦菁等人听到此话,不禁焦急起来。
李世民看了看身边的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看到二人眼中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心中暗自好笑,朗声道:「若是此酒毒不死你,天下间又有谁能杀得死你,我杀他们也是无趣。到时你们要走,朕决不阻拦,就此立誓。」
彭无望也不答话,长身而起,举起面前御酒一饮而尽。接着,他来到飞虎镖众的桌前,依次将每个人面前的御酒,高高举起,仰头灌入肚中,红思雪,方梦菁,洛鸣弦等人想要阻拦,却被他一把推开,抢过酒杯大口喝干。
众人纷纷惊呼,关切地看着尽饮毒酒的彭无望。只见他浑身颤抖,脸色一刹那间变得苍白如雪,一股股鲜血缓缓从他的耳边,嘴角和眼中汩汩流下。看到他的凄厉样子,飞虎镖众所有人心中都悲愤交集,暗暗滴血。
侯君集看在眼中,得意地想:「好,此毒果然名不虚传。连名闻天下的彭无望也受不住如此天下奇毒。只要他的鼻血流出,便是大罗金仙也无从解救。」
谁知道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彭无望脸上的鲜血已经干涸,而他的鼻中仍无鲜血流出。
「不可能!」目瞪口呆的侯君集不禁地低声道。
「好。既然卿仍挺立如初,朕当守承诺让你们离开。」李世民心中一阵释然,洒脱地说。
「陛下!」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不禁齐声道。
李世民一摆手,止住了他们的言语,又道:「朕只是有些好奇,你可知酒中是何毒?又是如何解毒的?」
彭无望躬身道:「此毒名为毒蛊,天下本无解药。臣有一友,寻出解毒之法,乃是找一人为药鼎,每月饮微量毒蛊,靠自身抗力克毒,长此以往,年余之后,药鼎之血,可为解药。」
李世民长叹一声,道:「如此方法确实别出心裁,不过身成药鼎之人,每月饱受毒蛊煎熬,所受苦痛定然难挨。」
彭无望朗声道:「多谢圣上关心,草民自愿为药鼎,时至今日,已有年余,体中鲜血已成解药。本以为可以多救些无辜性命,谁知道今日却救了自己一命。」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种善因得善果,这是你应得的。你需谨记,天下间你是头一个朕想杀却又不能杀之人,只此一点,足以自豪。」
彭无望抬起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僵硬的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容:「陛下,你也是头一个草民该杀却又不能杀之人,草民此话请陛下放在心上。」
李世民眉头微皱,沉声道:「你认为我该杀,为什么?」
彭无望沉声道:「陛下反躬自省,自己所作所为,放在江湖之上,可能躲过我彭无望的当头一刀?」
李世民恍然一笑,点点头道:「不错,你的这句话我会放在心头,常常念及,你大可放心。」
彭无望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朝李世民深深鞠了一躬,带领着飞虎镖众,昂首走出了重兵环卫的御花园。
后记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恒州之战后,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这三年间,大唐天子内修政务,外拓国土,大唐国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歌舞升平,番邦四夷尽皆拜服。
贞观七年,诸夷来朝献礼,唐帝李世民绘制《破阵乐图》,下令太常丞吕才加工编制乐曲,并令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征等制歌词,重新演绎《秦王破阵乐》,以示普天同庆,更兼弘扬国威,震慑四夷。首次排练便十分顺利,不过数日乐舞已经成形,参舞的士卒乐官十分兴奋,参与创作的诸大臣和唐皇李世民也颇为得意。
献乐之时,四夷尽皆来朝参拜,太宗依照四海如一的国策和诸族领袖兄弟相称,共坐于朝,欣喜地等待着秦王破阵乐的开场。谁知道,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竟然毫无动静。李世民心中微怒,碍于四夷首脑在座,不便发怒,只好强自忍耐。
片刻之后,乐官匆匆来到侯君集身侧,低声禀告。侯君集神色一变,连忙来到太宗身旁,低声道:「陛下,鼓手段纯才突然中风,不能上场。」
李世民微微一惊,沉声道:「破阵乐靠鼓声统领全局,鼓手既倒,不奏也罢。你去叫众人休息,不必献乐了。」
侯君集又道:「乐官说他找到一人,愿以人头担保他可以顶替段纯才,不过此人来历不明,微臣不敢做主,还请圣上做主。」
李世民微微一笑:「乐官如此说,自有十分把握,便让他试一试。」
侯君集低头称是,躬身而下,同乐官低声交待。
半晌之后,一阵惊天地,泣鬼神的战鼓声宛如横飞万里的九州风雷,瞬间席卷全场。随着动荡山河的鼓声,富有龟兹风格的管弦乐曲悠然而起,数百披甲戟士排着整齐的鱼丽阵,缓缓步入场中,歌颂秦王的雄壮歌声四面响起,应和着滔滔的鼓声,令人不禁气为之夺。
鼓声突然几个舒缓变化,比次而行的鱼丽阵突然一变,交错屈伸,首尾回护,仿佛突生羽翼,伸展舒张,变化成了鹅鹳阵,阵中甲士首尾相随,互相应和,明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