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广东来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而自己肯定是陈正威怀疑名单上的前三位。  

甚至他现在都要祈祷,千万不要有人去刺杀陈正威,就算有人去刺杀…也千万不要跑掉,最好刺客能将幕后黑手的名字刻到脸上。  

陈正威对婚礼不太在意,但别人不能不在意。  

尤其对于杜邦家族来说。  

西塞丽将电报发回去,杜邦家族就动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唯一不完美的就是时间太短了,只有半个月,对于这样的太家族来说太仓促了。  

不过这本就是西塞丽要求的,而且西塞丽和陈正威的事情,几乎半个世界都知道。  

那本书在法国竟然也卖的不错,因为那本书,陈正威在法国也很有名气,比他从法国洋际运河公司手中抢走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和运营权的名气可大多了。  

所以现在这种结果反倒是最好的了。  

与此同时,请柬也送了出去,除了邀请了一些美国的政要,纽约附近的顶级富豪,还邀请了法国公使和其他一些法国裔的富豪。  

加上杜邦家族的客人,这次婚礼的规模同样不小。  

又过了一周,陈正威和西塞丽.杜邦便在位于长岛的玫瑰庄园举办了婚礼。  

现场的宾客除了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还有副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财政部长查尔斯.福尔格,外交部长詹姆斯.布莱恩,国会议长约翰.卡莱尔,共和党主席马库斯.汉纳…  

而威廉.洛克菲勒出现在这里,让不少人心中有些诧异,不过面上丝毫不动。  

威廉.洛克菲勒撑着笑容和众人寒暄,总觉得其他人看自己的目光充满审视。  

这让他心中更加愤怒。  

整个婚礼倒是很顺利,而陈正威与西塞丽.杜邦的结婚,也让很多人都满意。  

因为西塞丽.杜邦是个白人。  

这代表陈正威融入了美国的统治阶层。  

否则华人始终是在美国的一个排外的小圈子。  

而另外一群对这婚礼高兴的人,就是那些法国裔了,他们在面对陈正威的时候颇为亲近。  

从某种角度上,陈正威算是自己人了。  

对于这种变化,陈正威心知肚明,但也没放在心上。  

他能走到今天,靠的是他自己。  

是别人要求着他,而不是他想要融入某些群体。  

他咳嗽一声,一些人晚上就应该睡不好觉。  

婚礼后,两人在纽约又住了半个月,陈正威也将与财政部的合同签了。  

随后便返回洛杉矶。  

回去后,林长宁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态度如常,倒是让陈正威有些意外。  

然后当天晚上他就在床上和林长宁打起来了。  

与此同时,法国不断向越南增兵,在占据了海防港、广安港和鸿基煤矿之后,又出兵占据了河内。  

这让越南越发惶恐,在国际上哭诉无果,便又继续向着大清哭诉。  

而此时,大清也收到了法国的照会,越南是一个独立国家,大清不应该过多干涉越南的内政。  

随后大清内部就此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左宗棠等主战派一方面上书怒斥法国的狼子野心,蓄谋已久,并且表明越南只是法国的一个跳板,决不能放任法国人在越南的行动。  

而李鸿章则是上书:“与法国开战有弊无利,此事应当以外交手段应对,与法国人谈判。”  

主战派和改革派在朝堂内争吵不休,慈禧也拿不定主意。  

不过大清朝堂上虽然争吵,还是立刻向越南边境处调动军队。  

越南是大清的属国,此事事关朝堂颜面,慈禧一方面不想丢了面子,一方面又拿不定主意与法国开战。  

随后法国再次发出照会,愿意就越南问题和大清谈判。  

不过大清要求法国立刻停止侵略越南,而法国希望通过谈判获得对越南的实际控制权,双方不但没谈妥,反倒是矛盾越发激烈。  

与此同时,一群人从广州出发,跨越万里,终于抵达了旧金山。  

“总算是到了!”  

“你们都听着,这里不是大清,是洋人、是陈老虎的地方,你们可别惹什么事情!”其中一人沉声道。  

“是,大人!”  

这一群人都留着辫子,身上留有当过兵的痕迹,看起来很精干。  

带头的人叫做方勋,是广东提督方耀的四弟。  

他们这次过来,就是来找陈正威的。  

“下了船,先打听一下情况,然后送上拜帖!”方勋一边说,一边打量面前的城市。  

“这边倒是繁华!”  

“果然与传闻一样,这里华人随处可见!”  

方勋来的时候怕语言不通,还特意从香港找了个懂英语的,现在看来倒是根本用不到。  

在港口那边,随处可见华人。  

旧金山这边,虽然不少华人搬到了洛杉矶,但还有大量华人留在这里。  

尤其是后来的马来华人,也有不少安置在这里。  

如今这里华人还有超过二十万,占了旧金山人口的三分之一。  

一行人下船没多久,看到一辆汽车后就不走了。  

“大人,你说这东西是怎么动起来的?”  

“是不是有小鬼在前面拉?”  

方勋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汽车是怎么动的,和手下兵丁一起在那啧啧称奇。  

一行人打听了一圈,这才知道陈正威竟然没在这里,而是在洛杉矶。  

好在洛杉矶距离这里不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