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一个陷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多人这才发现,陈正威的势力远比他们想象的大。  

除了表面的势力之外,在美国各大城市,都有人在为他做事。  

哪怕逃离了德州,也远离西部,但他们并不安全。  

白宫。  

国务卿威廉·M·埃弗茨坐在总统拉瑟福德.海斯对面,有些无奈的说道:  

“法国总统拒绝了!他们不想插手美国的内政!”  

“他们现在的精力都在东南亚,短时间内没有更多的资源来帮助我们!可能要两年,或者三年,等他们在东南亚的利益稳定后才会重新考虑。”  

两人心中都清楚,法国人不是不想插手,但现在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资源。  

“太晚了!”拉瑟福德.海斯有些失望。  

两年或者三年后,就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清朝那边呢?电报到了没有?”拉瑟福德.海斯转而问道。  

“我们这次用的商业线路,算算时间差不多该到了。”  

此时清朝自身只有一两条短线电报,向外的电报是由丹麦一家公司铺设的,分别在上海和香港。  

而将电报从上海送到京城,起码要四天左右。  

“有消息就通知我!”拉瑟福德.海斯道。  

等国务卿离开后,拉瑟福德.海斯从桌子里拿出一张地图,目光投在上面,久久没有说话。  

地图上的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华盛顿领地(此时还没有华盛顿州,这里还是印第安人领地)和德克萨斯州都被标记了出来。  

他有一个想法。  

就是想办法让人蛊惑陈正威,让他将这几个州从美国分离出去,建立有一个新的国家。  

如今陈正威最让他觉得棘手的就是他是美国人,而且总是自称在美国出生长大。  

然后不断在美国内部挑起混乱。  

然而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他不是敌人。  

他可以随意前往任何城市,与任何州、城市的政府官员交流,收买他们,可以参与影响美国的大选,这些都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  

而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各州都拥有一定的州权,联邦政府对内控制力并不强。  

如果陈正威肯独自建国,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他将会成为美国的敌人,一个明确的、清晰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敌人。  

想要对付他就容易多了。  

他需要一个人选来执行这个计划…在自己死了以后,也会继续执行这个计划。  

这个人要能成为陈正威的朋友,并且给陈正威带来好处,让陈正威信任他,他才有机会去蛊惑陈正威。  

或者…是一个足够诱惑力的女人…  

或者…是让人去说服他的手下,让他的手下劝说他!  

这并不难,人的贪婪没有止境,欲望也会不断膨胀。  

这是个陷阱…但这个陷阱很巧妙,也没几个人能拒绝。  

拉瑟福德.海斯觉得陈正威上当的可能很大。  

陈正威是个犯罪分子,是个黑帮头目,也是个军阀,不过他缺少足够的政治眼光,也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  

他就像一只蚂蟥,钻进美国的身体里吸血来壮大自己。  

只要割下肉将这条蚂蟥挑出去,那么就会好对付多了。  

甚至他自己就能杀死他自己,带着他的那些华人同族一起死。  

片刻后,拉瑟福德.海斯写下两个名字。  

大波兰,舒尔茨。  

随后又找来自己的幕僚,一脸严肃的交代:“我需要你帮我找几个女人,年轻,美丽,有着足够的诱惑力,最重要的是对这个国家忠诚!愿意为了这个国家付出!”  

“接下来整个德州都会打击3K党,这些社会毒瘤早就该被清理出去了,德州不欢迎这样的不安定分子!”在副州长接任代理州长的宴会上,副州长约瑟夫·D·塞耶斯再次承诺道。  

“接下来我们会全力推动这件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同时议会会进行提案,增加对3K党成员的量刑。”  

3K党给德州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损失…就连上任州长都死了,还死了一个休斯顿市长。  

而且前军事局人事官威廉.金死在了匹兹堡的街头,奥斯汀富豪、土地投资人摩西·L·莫里斯死在了新奥尔良的酒店电梯里。  

这两条消息刚刚登上报纸,就传到奥斯汀了。  

这也让奥斯汀的人意识到,陈正威的“权力”可不仅仅在西部、德州和芝加哥、纽约。  

美国的其他城市也有很多人在为陈正威做事,哪怕逃到其他城市也并不安全。  

“我很高兴你们有这样的认识!”陈正威拿着酒杯,和塞耶斯碰了一下,笑眯眯说道。  

“另外,我在其他城市筹集了一些捐赠,将会用来长期打击3K党。”  

片刻后,陈正威随手将酒杯放在桌子上,便带着人离开州政府大楼。  

回到酒店,陈正威看到格林后冲他招招手:“之前让伱安排人在华盛顿做事,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老板,查尔斯.德夫斯和海斯…他们最近都不出现在公众场合,就连宴会都不参加,我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或者可以启动联邦调查局的人,直接在司法部里干掉德夫斯?”格林建议道。  

要知道这可是要谋杀司法部长和总统,必须要有合适的下手机会才行。  

但他知道陈正威的从来都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