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历史性的一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旧金山的不断扩大,市政厅大楼也从朴次茅斯广场附近,搬迁到了市场街、拉金街和麦卡利斯特街交汇处的新大楼。  

这栋新建筑位于交汇口,规模比原来大了数倍,由于使用了法国第二帝国时代的风格,有着巨大的圆顶,被戏称作市政宫殿。  

第二天,旧金山新市政厅大楼,前方已经人山人海,聚满了参与仪式的宾客。  

最前方放着三排座椅,上面坐的都是特区政府高层、各国公使和顶级富豪,所有人都穿着正礼服。  

两侧摆着三门三磅榴弹火炮,以及数十名穿着礼服的炮兵。  

而后面则是一些加州本地的富翁和一些中产阶级,总数量超过两千人。  

在外围则是穿着崭新蓝色制服的西部陆军形成的屏障,而再往外才是平民。  

站在市政厅大楼朝着远处看去,黑压压的人头布满了广场和街道,一眼看不到头。  

林长宁坐在演讲台前方,扭头朝着一侧看去,只见一个褐色头发的年轻女子正抱着一个孩子。  

林长宁面无表情的看对方,她知道那是谁。  

西塞丽。  

实际上双方都远远见过对方,但从没真正碰过面。  

毕竟王不见王。  

今天这个场合,是一个例外,两人也是第一次一同出现在这样的公众场合。  

西塞丽似乎察觉到目光,扭头看过来,和林长宁对视了数秒,随后冲着林长宁露出一个温和、干净、没有丝毫芥蒂,也没有丝毫敌意的笑容。  

仿佛一个小女孩儿一样,干净,让人生不出敌意。  

林长宁盯着她又看了数秒,随后转过头不再看她。  

西塞丽转过头后却露出带着几分狡猾的微笑。  

她了解过林长宁的性格,知道该怎么对付她。  

早上九点,随着一侧的军乐队开始演奏国歌,辉煌的音乐覆盖了整片街头区域。  

九点十五,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走到市政厅大楼门前的台子上,前方是个喇叭。  

几个人正拿着收音设备围在周围,差点儿将收音设备塞进总统的嘴里。  

“联邦政府公告第188347号…”詹姆斯看着手上的稿件,扬声说道。  

“鉴于加州在美国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战略意义;  

“鉴于加州推进国家科技与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鉴于西海岸防务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鉴于陈正威对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  

这里詹姆斯.加菲尔德极少见的用了中国人命名的习惯,用的是陈正威,而不是正威陈。  

“由总统根据国会特别授权,依据《1883年特区发展法案》规定,特此宣布…”  

下方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去倾听。  

“自1884年1月1日起,加利福尼亚州全境设立为“加州特别行政区“,享有以下特殊地位…”  

“一、加州现有政府机构转为特区政府机构,保持行政连续性;  

“二、特区享有科技、贸易、金融方面的特殊政策自主权;  

“三、特区可制定促进创新与发展的特别法规;  

“四、特区获授权组建太平洋战区、太平洋舰队和西部陆军,由特区行政长官统领,接受总统最高指挥。”  

“特此公告,全国同庆。”  

“美国第二十一任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  

“1883年8月15日!”  

随着詹姆斯.加菲尔德的宣读完,现场顿时掌声雷动,而掌声迅速从市政府大楼门口向着远处扩散。  

轰!轰!轰!  

两侧的火炮一门门响起,每隔十秒一声炮响,一共二十一声炮响。  

陈正威眼疾手快的抓起林长宁的双手堵住自己的耳朵。  

整个旧金山都被淹没在炮声和欢呼声。  

无论是码头的劳工,还是工厂的工人,或者街头那些带着暴徒软帽的华人青年,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市政府大楼的方向,随后发出欢呼声。  

尤其是那些华人,抓起手中的帽子不断挥舞着,脸上涨的通红,不断发泄着心中的兴奋。  

这里是华人的家园。  

是美国法理承认的特区了!  

是的,每个华人都认为加州是他们的家园。  

整整三分半钟,炮声才结束。  

林长宁脑瓜子嗡嗡的。  

与她相同的,是西塞丽,西塞丽怀中孩子的哭声在这个场合格外的引人注意。  

不过周围的人都投以善意的微笑。  

过了五分钟,随着一旁军乐队开始奏起美国国歌,美国国旗和特区的旗帜一起升起。  

9点45,前州长,特区民选总督詹姆斯发表就职讲话,接着是特区其他重要官员。  

随后则是两个华人,太平洋舰队副司令司徒业,西部陆军司令陈正龙的军事简报,介绍一下太平洋舰队和西部陆军的近况。  

一直到上午11点半,阿龙从台上下来,和之前的特区民选总督、其他特区官员、太平洋舰队副司令一样站在一边,没有直接离开。  

所有人纷纷看向坐在最前方中间的一个高大身影。  

陈正威穿着一身白色绅士服起身,带着强大的力量感和压迫感,先是转身看向身后。  

场中顿时掌声雷动。  

陈正威这才面带笑容走到台上。  

台上一侧站着的其他人都微微鞠躬。  

陈正威是以特区顾问的名义讲话的,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老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