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美英谈判(1/2)
等到之前前往码头的记者回到宴会厅,陈正威才再次走上台。
“今天除了公布无线电报这项改革通信时代的技术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
“有请我们的邮政部长,托马斯.詹姆斯!”陈正威说完后笑了笑:“我非常喜欢叫詹姆斯的人!”
“众所周知,我们的市长叫詹姆斯,现在他跑去竞选州长了!”
“我们的总统也叫詹姆斯,你们都知道,我和他的关系非常好。”
不过邮政部长不一样,他是姓氏是詹姆斯。
邮政部长微笑着上台,与陈正威握了下手。
“今天我们还要公开一项合作计划!”
“我将会与邮政部门合作,成立北美无线电报公司!”
“我们预计接下来五年,将会在美国建立超过1040个无线电报塔,实现无线电报通信覆盖全美所有地区。”
“无论是在险恶的丛林还是在人迹罕见的沙漠,或者是在高山之上,甚至在海里,都可以通过无线电报进行联络!”
陈正威的话说完,下方再次鼓起热烈的掌声,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向往。
他们也终于知道邮政部长和两国公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了。
当然,事情可不是陈正威说的那么容易。
必须要大型设备才能进行远距离联络,隔着数百公里发送信息,根本做不到带着一个便携无线电报机就能随地联络。
不过这不阻碍其他人的遐想。
发布会后,就是宴会。
第二天早上,美国各大城市的报纸都用同样的标题。
《你好,新时代!》
很多报纸上都附带了一段话:
“这是我们第一次摆脱了电报线,这一切都太神奇了。就像大西洋海底线路建成后,发的第一封电报带给人们的震撼。”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当时欧洲和美国的第一封电报,是维多利亚女王向美国总统发送的贺电。”
“而如今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再次走向了历史拐点,希望全新的划时代技术能让两国之间有着全新的开始!”
这是当时前往码头的三个记者中的一个人说的。
今天的报道发布后,立刻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普通人感慨技术的神奇,而一些商人从里面看到了商机,船运公司和那些商人们更是看到了无线电报的巨大价值。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人神色凝重。
无线电报有着巨大的军事价值,在情报传递上有着巨大的优势,指挥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这在战场上足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
尤其是对于海军,带来的优势要远远大于陆军。
这也解释了之前纽芬兰浅滩海战的一些疑点。
比如陈正威的舰队是怎么没在雾里迷路的,如果当时一部分船只在雾中迷路,那场海战的结果可能就是另外一种了。
快船,鱼雷,再加上如今的无线电报。
这些新技术,对以往的海战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在不久之前,旧金山有一艘装甲巡洋舰下水,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没人敢小看。
此时,就连英国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在众人看到报纸的时候,英国已经接到了电报,随后变紧急召开了内阁会议。
无线电报的出现,确实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海军大臣在整个内阁会议中都一直皱紧眉头。
尤其是,没人知道陈正威是不是还藏了什么。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德国公使和法国公使也出现在旧金山!你们都明白这代表了什么,虽然双方还没公布要进行合作,相信有很大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英国首相沉着脸道。
“所以,在接下来的谈判后,我们要尽力追赶了。”
“虽然他们只是一些技术领先,但这些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我们要将无线电报放到谈判的内容中!”
虽然他们都清楚陈正威不会让步…但问问呢!说不定就有意外收获。
三天后,一艘船缓缓进入巴黎港口,许言站在甲板上,手扶着船舷,看着前方的城市和人群,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而在他周围是唐绍仪、吴仲贤、谭耀勋几个刚刚毕业的学生。
其中唐绍仪是刚毕业就被许言截去做事的,而其他人是容闳和颜清友派过来见世面的。
在不远处,就是美国政府的谈判团队,谈判团的负责人就是国务卿詹姆斯.布莱恩。
另外,还有几艘美国战舰在距离这里三百公里外的海上巡航。
不过他们给了法国一个面子,按照国际惯例没有靠近巴黎。
船只停入码头后,谈判团一行人便看到了下面很多人举着牌子欢迎。
法国外交部长保罗.拉图尔亲自带人来迎接谈判团的人,在见到许言等人时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和尊重。
“欢迎来到巴黎!相信巴黎会做好东道主,希望美国和英国会在这里建立新的国与国的关系!”
毕竟美国和英国的贸易战,其他国家也遭了殃。
整个欧洲的棉花、铜矿、肉类、烟草之类都在暴涨。
就连法国现在的棉花价格,也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一倍。
而迎接的人里面,还有个特殊的团队。
正在建造自由女神像的雕刻师团队。
1865年,法国的政治家爱德华.拉
“今天除了公布无线电报这项改革通信时代的技术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
“有请我们的邮政部长,托马斯.詹姆斯!”陈正威说完后笑了笑:“我非常喜欢叫詹姆斯的人!”
“众所周知,我们的市长叫詹姆斯,现在他跑去竞选州长了!”
“我们的总统也叫詹姆斯,你们都知道,我和他的关系非常好。”
不过邮政部长不一样,他是姓氏是詹姆斯。
邮政部长微笑着上台,与陈正威握了下手。
“今天我们还要公开一项合作计划!”
“我将会与邮政部门合作,成立北美无线电报公司!”
“我们预计接下来五年,将会在美国建立超过1040个无线电报塔,实现无线电报通信覆盖全美所有地区。”
“无论是在险恶的丛林还是在人迹罕见的沙漠,或者是在高山之上,甚至在海里,都可以通过无线电报进行联络!”
陈正威的话说完,下方再次鼓起热烈的掌声,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向往。
他们也终于知道邮政部长和两国公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了。
当然,事情可不是陈正威说的那么容易。
必须要大型设备才能进行远距离联络,隔着数百公里发送信息,根本做不到带着一个便携无线电报机就能随地联络。
不过这不阻碍其他人的遐想。
发布会后,就是宴会。
第二天早上,美国各大城市的报纸都用同样的标题。
《你好,新时代!》
很多报纸上都附带了一段话:
“这是我们第一次摆脱了电报线,这一切都太神奇了。就像大西洋海底线路建成后,发的第一封电报带给人们的震撼。”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当时欧洲和美国的第一封电报,是维多利亚女王向美国总统发送的贺电。”
“而如今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再次走向了历史拐点,希望全新的划时代技术能让两国之间有着全新的开始!”
这是当时前往码头的三个记者中的一个人说的。
今天的报道发布后,立刻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普通人感慨技术的神奇,而一些商人从里面看到了商机,船运公司和那些商人们更是看到了无线电报的巨大价值。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人神色凝重。
无线电报有着巨大的军事价值,在情报传递上有着巨大的优势,指挥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这在战场上足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
尤其是对于海军,带来的优势要远远大于陆军。
这也解释了之前纽芬兰浅滩海战的一些疑点。
比如陈正威的舰队是怎么没在雾里迷路的,如果当时一部分船只在雾中迷路,那场海战的结果可能就是另外一种了。
快船,鱼雷,再加上如今的无线电报。
这些新技术,对以往的海战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在不久之前,旧金山有一艘装甲巡洋舰下水,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没人敢小看。
此时,就连英国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在众人看到报纸的时候,英国已经接到了电报,随后变紧急召开了内阁会议。
无线电报的出现,确实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海军大臣在整个内阁会议中都一直皱紧眉头。
尤其是,没人知道陈正威是不是还藏了什么。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德国公使和法国公使也出现在旧金山!你们都明白这代表了什么,虽然双方还没公布要进行合作,相信有很大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英国首相沉着脸道。
“所以,在接下来的谈判后,我们要尽力追赶了。”
“虽然他们只是一些技术领先,但这些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我们要将无线电报放到谈判的内容中!”
虽然他们都清楚陈正威不会让步…但问问呢!说不定就有意外收获。
三天后,一艘船缓缓进入巴黎港口,许言站在甲板上,手扶着船舷,看着前方的城市和人群,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而在他周围是唐绍仪、吴仲贤、谭耀勋几个刚刚毕业的学生。
其中唐绍仪是刚毕业就被许言截去做事的,而其他人是容闳和颜清友派过来见世面的。
在不远处,就是美国政府的谈判团队,谈判团的负责人就是国务卿詹姆斯.布莱恩。
另外,还有几艘美国战舰在距离这里三百公里外的海上巡航。
不过他们给了法国一个面子,按照国际惯例没有靠近巴黎。
船只停入码头后,谈判团一行人便看到了下面很多人举着牌子欢迎。
法国外交部长保罗.拉图尔亲自带人来迎接谈判团的人,在见到许言等人时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和尊重。
“欢迎来到巴黎!相信巴黎会做好东道主,希望美国和英国会在这里建立新的国与国的关系!”
毕竟美国和英国的贸易战,其他国家也遭了殃。
整个欧洲的棉花、铜矿、肉类、烟草之类都在暴涨。
就连法国现在的棉花价格,也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一倍。
而迎接的人里面,还有个特殊的团队。
正在建造自由女神像的雕刻师团队。
1865年,法国的政治家爱德华.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