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伦敦会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双方签完协议后,陈正威叫来林荣成吩咐:  

“发电报告诉秘鲁和玻利维亚,他们应该和智利坐回谈判桌上了。”  

“他们打了好几年,三个国家都损失惨重,人民承受着战争和痛苦,继续下去对他们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如今秘鲁和玻利维亚基本收回了之前的失地,智利的努力已经化成了泡影。  

而秘鲁和玻利维亚也很难攻入智利的本土,加上智利背后的英国,也是他们所畏惧的。  

如今坐回谈判桌,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场战争,三个国家都是输家。  

秘鲁和玻利维亚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终于赶走了侵略者,守护了自己的领土。  

这会让两国政府在国内的声望提高一大截。  

唯一的赢家只有后来介入的陈正威,他在秘鲁和智利各获得了一个港口,在三个国家打开了市场,获得了数个金矿和银矿,还拿下了秘鲁和玻利维亚大八成的硝石矿份额。  

虽然硝石如今战略地位大大下降,不过仍然是化肥的主要原料。  

接下来的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英国。  

各国代表陆续抵达伦敦,虽然还没正式召开会议,但在私下里已经开始陆续会谈了。  

并且不断有着消息流出。  

然而就在伦敦会议召开的前一天,6月3号,美国又突然爆出一个消息。  

美国将与奥斯曼帝国进行商业合作,双方正在棉花、工业品、石油勘探、铁路建设,以及枪械弹药等军火上进行谈判,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  

这是美国国务卿这些日子努力的成果。  

奥斯曼帝国如今虽然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尤其是有着广阔的土地和市场,与奥斯曼帝国的合作同样能提高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而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此时突然支持美国可以报了英国占领埃及的仇恨,同时能获得现代化工业和军事装备的支持。  

这个消息对于美国民众有着极大的鼓舞,尤其是在英国不断在经济上制裁美国,导致大量商品出口受限,并且派遣强大的海军抵达加拿大,双方冲突几乎一触即发的时候。  

虽然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奥斯曼帝国是什么。  

但这总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英国人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  

如果美国和奥斯曼帝国合作,那么美国就有了地中海据点…虽然现在美国海军还没有能力将势力扩大到那里。  

但这是极其危险的。  

美国将会威胁到苏伊士运河。  

6月4号,英国,圣詹姆斯宫。  

在开幕式以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致词之后,英国首相威廉.埃瓦特.格莱斯顿走到台上。  

格莱斯顿身上带着英国绅士的高傲,冲着各国公使点头道:  

“欢迎来到绅士俱乐部!”  

“欢迎各位…绅士们!这是一次文明国家之间的会议!”  

“一个背信弃义者,一个不配与文明对话的野蛮国家,他们的存在已经扰乱了这个世界的秩序…”  

这就是英国现在对美国的态度,一个不配与文明对话的野蛮国家。  

而这场会议,则是一次文明国家的会议,一个海权国家联盟。  

“相信各位已经感受到了那个野蛮国家的侵略性,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威胁!”  

“如果我们不对他们加以限制,那么我们最后都会遭受到他们带来的危害!”  

“另外,我们应该讨论,文明的海战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制定一个规则,让所有的海权国家都遵守这个规则!”  

英国首相的讲话给这场会议进行了定性,就是组建海上联盟、制定规则,以及限制美国。  

接下来就开始进行正式会议。  

首先便是成立一个以英国为主的海权联盟,成员包括俄罗斯、奥匈帝国、意大利、葡萄牙、北欧各国、荷兰、巴西、智利、日本…以及大清。  

不过英国为了拉拢更多国家,在联盟中允许中立国的存在,并且给西班牙进行了施压。  

因此西班牙也不得不派出代表来参加会议,加入联盟,不过是以中立国的存在。  

并且通过了成立委员会和协调机构。  

随后便是确立海上规则与权利,规范商船保护,确立商业规则…  

整个会议分为数个小组,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传出,每个文明国家,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这场会议。  

就连美国也是如此。  

不过最重要的议题还是如何限制美国。  

“威哥,这是今天的报纸!”  

“没什么可看的,又是英国佬那些!”陈正威叼着雪茄懒洋洋道。  

现在每天报纸上都是英国人、英国人、英国人,他都想弄点儿什么大事件出来了。  

“英国人制定的规则,又不是我的规则!我不点头,他们的规则就是个屁!”陈正威摘下雪茄嗤笑一声。  

“不是啊,今天有别的新闻!西班牙公主要来了!”马仔看了看周围,西塞丽没在,悄悄在陈正威耳边道。  

“啧!西班牙公主也是公主啊,这个还是要看看的!”陈正威将报纸从马仔手里扯过来。  

毕竟,女人在纽约有大把,各种发色的,各种肤色的,说着各种语言的。  

但公主有个身份加成,还是不太一样的。  

陈正威扫了看了一眼报纸,西班牙公使与西班牙公主在两天前登船出发,算算最多十天就能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