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卡兰巴之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柳川静云醒来了,他这一觉睡的,简直是惊天动地,从昨日上午一直到今日今日下午。  

“醒来啦”  

没想到他屋子里还有一人,一听这声音,柳川静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在那人面前单膝跪下。  

“大汗,您怎地过来了”  

这人果然是尼堪,因为此次来到吕宋,事关吕宋、勃泥两处事务的交涉,非他人可以胜任,再者,他自己也好久没有亲自参加战斗了,故不顾众人的劝告,执意乘坐金雕号南下了。  

当然了,那二十艘萨哈连2级大船也将他的一千亲卫带了过来。  

尼堪将柳川静云扶起来,在他的手上拍了拍,“辛苦了”  

一听这话,柳川静云似乎如释重负,又有些感动,他还是弯着腰,“大汗,职部没有听从您的训示,私自提前发动了战事,致使甲米地船坊的工匠损失惨重…”  

尼堪却笑道:“无妨,尚有一半,何况本汗昨晚已经详细了解过了,你当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况…”  

说到这里,他在内心也叹了口气。  

由于他的介入,虽然远在几千里之外,终究有着蝴蝶效应,就算没有柳川静云,估计大屠杀还是会提前进行的,柳川静云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那接下来…”  

“西班牙人手底下还有近两千欧洲士兵,还有火炮,加上倭人、土人,总数还有五千之巨,他们是不会轻易认输的”  

“他们准备紧守城池?”  

尼堪摇摇头,“东方玉他们去探听了,他们已经在卡兰巴一带建设了营地,看模样,是准备在那里与我军决一死战的”  

“那…”  

“哈哈哈”,尼堪仰天大笑,“静云,你可知晓,我此次带了多少人过来?”  

白日里,柳川静云没有见到己方的舰队便倒下睡着了,故对海湾发生的战事一概不知。  

“大船近九十艘”  

“九十艘?”,柳川静云有些不敢相信,瀚海国海军有多少能横穿大洋长途跋涉的船只他还是知晓的。  

等尼堪将尚可喜的事情跟他说了,他才恍然大悟,不过又问道:“大汗,无论是吕宋,还是勃泥,若是由瀚海国占据都无不可,为何…”  

尼堪内心长叹一声,嘴上却说道:“刘秀有言,‘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本汗何尝不是如此,不过这南洋之地四季都是湿热无比,更兼蚊虫、毒蛇众多,极易滋生疾病,我等都是北方人,想要安安稳稳占住这些地方,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  

柳川静云点点头,“听大汗这么一说,职部倒是深有同感,刚来此地时,晚上湿热难耐,只得起身舞刀,待得筋疲力尽时才能入睡”  

“何止如此,以前听那范德萨说过,荷兰人占据巴达维亚一带,在刚开始的那二十年,从欧洲过来的人死亡率接近一半,如今才稍微好了一些,他们并不是死于土人之手,多半死于疾病”  

又对他说道:“牧仁他们已经成功抵达瀛洲,那里冬暖夏凉,土地广袤,既可种上千万亩良田,还能喂养十万匹战马!有了这样好的地方,区区南洋有何恋哉?本汗弃之如履!”  

“那尚可喜?”  

“呵呵,话虽这么说,眼看着这些地方被欧洲的白人占据了,这心里终究有些疙瘩,尚可喜虽然人品不堪,终究没有大的恶行,还是汉儿,我军如今用人自有规章,他这种人肯定不在其中,不过如果扔到南洋来,能抢占一处地方让华人依附、发展,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次日下午,卡兰巴。  

塞巴斯蒂安骑在一匹安达卢西亚高头大马上,冷冷地瞧着前面的“瀚海国”军队。  

说实话,塞巴斯蒂安能当上菲律宾总督辖区的总督也是靠自己打拼得来的。  

他以前本是甲米地城堡的指挥官,曾经以区区一百火枪兵、五十骑兵大败卷土重来的摩尔人,那一仗,他以两个崴脚的火枪兵的战损几乎全歼前来挑战的两百摩尔人、八百土人。  

两百摩尔人的头颅曾在甲米地的城堡周围悬挂了一周,从此以后,马尼拉周围的摩尔人几乎消失干净了。  

那一仗之后,塞巴斯蒂安升到了圣地亚哥堡的指挥官,接着是整个总督区的财务官,最后是总督的高位,他只是西班牙的一个小贵族,能做到如此高位,手底下肯定是有些本事的。  

不过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他上任伊始,由他亲侄子佩德罗担任船长的大帆船“怀胎圣母号”便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失事,接着另一艘大帆船又在日本附近海岸出事。  

这还不算,从阿尔普尔科出发的大帆船也在菲律宾附近海岸出事。  

菲律宾总督辖区靠的就是大帆船贸易,一连损失三艘大帆船,任谁都会一蹶不振。  

但对西班牙人来说,他们还有办法来弥补财政亏空,那就是“宰肥羊”,“肥羊”者,华人是也。  

何况对于华人,他们有的是经验和办法,若是没有柳川静云的突然出现,塞巴斯蒂安就会成功镇压一次的“华人暴乱”,光是洗劫八连、甲米地两地就能弥补亏空,恐怕还有盈余。  

所以,在得知那遥远的瀚海国竟然不远万里来到此地为华人出头时,塞巴斯蒂安愤怒了,何况,此时,他的军力依旧可观!  

眼下,他将自己马尼拉附近的三百骑兵放在队伍中间,左右两侧是一千火枪兵,在火枪兵放完火铳后,身后的一千倭人将会带领几乎同样数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