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发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出了实验室以后,美姬先是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开始了未完的任务。  

独自一人。  

不让出村就不出村吗,村子跟美姬家的后花园差不多。  

不如说整个忍界在美姬眼里都是自己家重要的花圃。  

走隐蔽的路线,美姬偷偷跑出了村。  

只要速度够快,就没人能察觉到美姬出过村。  

当天美姬就再度赶到了河之国,在河之国的野外投下了随身携带的虫群。  

随着虫箱封盖打开,虫后拖着肥硕的身躯走了出来,身边是一大群高度戒备的虫群。  

伊芙虫群。  

他们将在河之国开辟分基地。  

在一处隐蔽的地点,伊芙虫群开始了挖掘工作。  

她们会开辟一个临时的小地穴,虫群会在此栖息,以此为起点在地下向四面八方进行扩张。  

美姬在附近照看着她们,直到数小时后安全的挖掘出分基地,随即再度动身赶路。  

伊芙虫群携带了足量的虫员,前期在自然之中,自保绰绰有余,只是捡粪的话,少有竞争对手,即便有也抢不赢虫群。  

这处基地的作用不止是扩大地盘,抢占资源,还有勘察与探索野外物种与资源的需求。  

木叶森林中有许多珍奇的特殊物产。  

大多体型巨大,多是哺乳类,但也有反常的,例如一种迷你香猪。  

很香很嫩很滑。  

而在河之国也不例外。  

美姬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它们,因此需要一个前沿考察基地。  

另外,河之国有着连通内陆与海洋直达雨之国的水道。  

可以作为虫群第一个运输港口来建设。  

通过雨之国转道流向各处。  

随着虫群的扩张,河道将作为重要且隐蔽的运输通道。  

如血管那般连通虫群。  

是属于坑道虫的下位替代品。  

不够完美,但是能用。  

也就是说,能通过水道,向五大国发动突袭。  

虽然目前一个水生兵种也没有。  

三天后,美姬抵达风之国深处,一路辛苦忍受着太阳暴晒与吹着沙子。  

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能生存的生物都有着独特的本事。  

现下的伊芙虫群并不能在这里生存。  

昼夜的温差都能要伊芙虫群半条命。  

同样让美姬吃了不小苦头。  

沙漠烫脚!  

也不知道砂隐那群忍者是怎么忍受的。  

美姬测了下,白天常温四十度以上最高可达七十度,皮肤无防护裸露在外,会造成严重晒伤。  

晚上又冷的要命。  

气温的问题美姬还能解决,或者说伊芙虫群还能自己解决。  

昼伏夜出的生活,选择适宜的气温开始活动。  

是最便宜的解决方式,平常就藏在沙漠下。  

沙漠里的生物大多为夜行生物。  

白天看起来,死气沉沉,一到晚上就极为的热闹。  

不光是有蝎子、虫子、蜘蛛、鸟、猫、蜥蜴、骆驼等,甚至还有鱼。  

但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贫乏的水资源。  

人类选择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绿洲地区定居。  

而沙漠里的其他生物只能各显神通了。  

其一是,储藏系。  

仙人掌与沙漠玫瑰等植物会储藏水分与营养,很多动物会对其进行打劫。  

其二是,节省系。  

猫的始祖在沙漠,哪怕在忍界也是如此,因而猫的习性符合沙漠动物的特点。  

昼伏夜出,天生会用猫砂,沙漠缺少植物,猫对植物毒素敏感,最后,猫强大的尿浓缩能力能够增强对水的重复应用吸收,因而猫极少喝水,正常野外生存的猫不需要喝水也能维持生存。  

其三则是收集系,美姬在白天逮到这个小家伙,一只步甲。  

这种甲虫亲水性的鞘翅外壳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汽,水汽凝结成水珠聚少成多。  

这种甲虫会成为虫群在沙漠生存的关键。  

现下投下少量的虫群,没有美姬长时间的后勤支援,没办法进行快速的适应进化,会在短时间内因为各种问题而全灭。  

因此,美姬没有花费这个功夫浪费时间,也没有空余来做这种事。  

等到河之国的虫群发展到一定规模,会自发的来到沙漠的边界。  

同时开始沙漠、海洋与淡水的环境适应进化。  

一路上美姬遇到数处绿洲,聚集的人数众多,美姬潜入一处绿洲聚集处进行了刺探。  

结果人家很好客。  

美姬买了一堆土特产,主要是香料,葡萄干,酒还有骆驼奶。  

还有舞女卖。  

但美姬不需要。  

美姬想要的不是这种土特产,美姬想要找到一只巨型沙漠死亡蠕虫。  

但来都来了,买一些呗。  

在当地停留了一天,随之打听了巨型蠕虫的消息。  

当地表示有传说,但是没见过。  

除了巨型死亡蠕虫,还有巨型蝎子。  

像山一样大的蝎子。  

美姬对这种巨型蝎子没什么特别的想法,虽然蝎子有着独特抗低氧的呼吸系统,因此能长到很大。  

但问题在于神经传输速率上。  

随着身体的扩大,肌肉接受到神经信号,抬脚这个动作就要好几秒,简直是迟缓的靶子。  

得制造一条脊柱结构来作为神经中枢,最关键的是髓鞘,而哺乳类同样能长到很大。  

只要有足够强健的肌肉与骨骼支撑,避免被自身的重量压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