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狮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有人会选择拒绝。  

深水区的算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超凡者道场的数量会成几何倍数扩张。  

中洲的神官制度将会重新制定社会的等级。  

这场战争的天平,从此刻开始倾斜。  

东洲,北洲,以及西洲…都会因为中洲的“超凡化”而陷入困境,一旦真正开战,中洲地区的超凡者储备比三座大洲加在一起还要多!  

这种情况下,还怎么打?  

“我要召开一场会议。”  

“北洲这边,请调动中央城的力量,召集三大边陲所有城区具有实权的高阶驻守者。”  

图灵对林霖顾南风开口:“除此以外…江北江南两大地区的议员也要参与此次会议,两座大洲的合流到如今这个程度,召开一次联名会议,应该没有问题。”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  

林霖困惑道:“只是我们的对手是深海…”  

这样的会议,难道要在线上召开吗?  

“所有人,前往大都。”  

图灵道:“这场会议…会由陆南栀主持。”  

留下这一句话后,他便驾驶飞艇,驶出了牯堡要塞的伞之防线。  

浩荡无垠的虚空之中,孤零零的微型艇游荡在外。  

顾慎碍于身体缘故,如今还只能待在“襁褓”里,被褚灵抱在怀中。  

但是他的精神已经和褚灵完成了同步协调…  

现在颇有一种,他和褚灵互换身份的感觉。  

当年是褚灵借助他的眼睛,来看这世间,如今则是反了过来。  

褚灵“所见”,便是顾慎所见。  

“图灵先生…要过来了。”  

褚灵的情绪很不平静。  

尤其是精神重归深海之后,她能够看见中洲地区此刻进行的飞快蜕变。  

战火将启。  

中洲迈入觉醒时代…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接下来三洲联军根本无法解决,而且还有一个很让人焦灼的事情,那就是五洲矛盾彻底爆发之后,南洲方的态度至今还未公布,风暴神座背刺了白术,逃回封地之后便失去了音讯。  

一旦南洲也加入中洲阵营,那么敌对的力量便再次增强。  

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远。  

这就是褚灵“焦灼”的来源。  

到目前为止,她看不到这场战争的希望…  

想要讨伐中洲,那么他们也需要跨入“觉醒时代”,可这样一来,战争便失去了意义。  

一旦让深海掌控三大洲的民众精神海,这一战便不可能取胜。  

“你似乎…并不着急?”  

褚灵在飞艇之中踱步。  

她注意到了,襁褓中的顾慎,神情很是淡然。  

“觉醒时代…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很久之前,顾慎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上一代文明的民众平均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当初的“初始号”上,遗留的红影机器人,便足以对五洲现存的超凡势力进行扫荡…五洲家园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便是那七位神座,一旦爆发全面战争,各大势力能够拿出来的超凡者其实“少得可怜”。  

所谓的战争,估计在星舰文明眼中,就是小孩打架。  

如果五洲想要跨越。  

那么…就一定要进入全面觉醒的时代。  

所以在三十年前,就有人为此而努力。  

陆南栀的父亲,陆承先生,就曾经研究出了近乎完美的“觉醒技术”。  

当然因为深海针对古文会的屠杀,陆承先生死在了狮子巷中,他试图通过“自杀”来保全狮醒技术,但很可惜,通过“精神分析”的方式,使徒秦夜终究还是掠走了属于陆承的智慧结晶…  

这一部分智慧结晶,便直接性推动了“觉醒法案”的进程。  

过了很久。  

这块智慧结晶被分解完毕之后,源之塔才发现。  

单单凭借掠走的那一部分,并不足够支撑完美的“觉醒”。  

于是就又有了卷土重来的第二次,也就是针对陆南栀的那一次销毁。  

只不过那一次,顾慎当着秦夜的面,销毁了青铜箱中的“狮醒技术”,从那天后源之塔放弃了掠夺,开始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召集学院里的精锐和天才,全力进行攻克…凭借着深海自我进化带来的强大算力,这项技术如今终于实现了“复刻”。  

只不过。  

深海就算复刻出了陆承的研究成果,难道就是完美的觉醒么?  

顾慎不这么认为。  

在当年处理“狮醒案”,拷问秦夜的时候,这位使徒无比嘴硬,南槿师姐审讯了他三天三夜,秦夜只字未吐,最终他选择自杀。  

天空神座的处理很果断,很决绝。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狠厉”的处理,引起了顾慎的注意和警觉。  

如果“狮醒案”没有更深的内幕,那么何必要让秦夜自杀?  

于是在收下铁五之后…顾慎从铁五的口中,听到了当年狮子巷的一些秘辛。  

根据秦夜所说,当时的陆承是主动选择自杀的。  

自杀是为了保住狮醒技术。  

可陆承偏偏死前留下了一句话,这句话让秦夜无法忘记,总是忍不住回想。  

于是在某一次执行任务之时,秦夜对铁五亲口道出自己心中隐瞒很久的那个秘密。  

陆承说。  

“人类走向了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  

秦夜作为使徒,只需要奉行神座的命令。  

可陆承坦然赴死前的这句话,却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