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弑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拥有特殊编号,大概会是002,003这种级别。  

如今红龙主动将编号说出,这幕后的真相便水落石出。  

“怎么,还是不相信么?”  

红龙看到顾慎依旧沉默,他伸出两根手指,点在自己额首位置,“我储存了一部分‘会议内容’的影像资料,如果有需要,我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自证…”  

“不必了。”  

顾慎干脆利落摇头,他神情复杂地望着眼前源之塔的王牌神官。  

“我只是觉得…有点荒诞。”  

“荒诞?”  

红龙一顿,立即明白了顾慎的意思:“能成为源之塔的‘第一神使’,天水先生给了我很多帮助,停留在四阶,也是他出的主意。”  

一旦破境,成为封号…那么红龙便不会如现在这般“自由”。  

跨洲处理事务,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天水…天水…”  

顾慎近期,不止一次听到这位上城捧冠者的名字了。  

七神之中,源之塔的天空神座,最为神秘!  

因为他成就神座之位,已经接近百年。  

凡俗之中的长寿者,也就八九十岁。  

这百年来,五片大陆,格局变动,时朝震荡…七神席位的轮番变动,发生了不止一次,唯有“天空”,稳坐神位,仿佛真的远离了世间的生老病死。  

坐上神座,并非神灵。  

火种永恒燃烧,可生命会有终点。  

高阶超凡,可以比普通人多活几十年,如顾老爷子这样的封号强者,只要晚年不参与纷争,不进行战斗,就这么安安心心颐养天年,那么活到一百二三十岁,没有太大问题。  

可一旦参战,就不一样了。  

顾骑麟晚年要支撑顾家,他注定活不了这么久。  

每一次动用超凡源质,打破物质界规律,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命运天秤是平衡的!  

越强大的超凡者,越是容易被灾厄缠绕!  

神座…更不必提。  

可天空的战斗力,历尽百年,依旧深不可测,七神之中无人敢与其正面开战。  

他仿佛不担心世上一切规则的侵蚀。  

如果说,神座能做到这些,属于“神迹”。  

那么作为天空捧冠者的天水先生,现在依旧活着…便是一个无法理解,不合规矩的“例外”了。  

他比天空神座更年长。  

他至少活了一百三十年!  

具体数字,无人知晓。  

与天水的年龄相比,无论是顾骑麟,还是周济人,都只能算是“年轻人”,还是差了两到三个年龄辈分的那种。  

“恕我冒昧。”  

顾慎揉了揉眉心,百思不得其解。  

“天水先生是天空神座的捧冠者,他栽培出了无数神官,亲手将上城捧到了五洲之巅,帮助源之塔成为人类第一势力,他为什么要做这些…”  

红龙洒然一笑。  

他凝视着顾慎的双眼,“你就是钥匙。天水先生做这一切的原因,您难道不知道吗?”  

顾慎只得无言。  

“钥匙…”  

对他而言,钥匙就只是一个身份,在最开始的时候,他认为这是自己要打开红门,链接会议室,才会被赋予这么一个称号。  

后来,相识的每一位古文会成员,都这么称呼。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钥匙是什么…  

图灵离开之际,只告诉古文会余烬,找到钥匙,就等于找到希望。  

所有人都在找钥匙。  

所有人都认为钥匙是希望——  

可没有一个人能告诉顾慎,钥匙究竟是什么。  

红龙抬起头来,好不容易放晴的桑洲窟,此刻重新又变得阴沉起来,天云散得很快,凝聚更快,浓郁火山灰在虚假天幕之下成块堆积,此刻刮来的寒风都带着令人压抑的冷意。  

冰海南端的源质气息,向着桑洲窟大量密集涌来。  

位于最南端的南窟,自然要最先承受。  

“天水先生做这一切,只为了一件事情。”  

红龙幽幽吐出一口浊气,他保持语气平静,从唇中吐出两个字来。  

“弑神。”  

阴云密布的天顶,有一道猩红雷霆闪逝。  

顾慎有一刹的失神。  

大雨转瞬便至,兽潮践踏土地的泥泞在雨幕之中变得污浊,两人都没有动用领域避雨,领域自行散发的源质,将雨水蒸发,说不清是雾气还是雨丝,弥漫了两人之间的视野。  

“无论中间的过程是怎样的…”  

红龙再次开口。  

身为源之塔头号神使,他此刻说着大逆不道,当诛九族的疯狂言论!  

声音一字一顿,比穹顶雷霆,还要果断,坚决。  

“先生的最终目的,就是杀掉‘天空神座’!”  

轰隆!  

一道闷雷,在上城所有人的头顶响起。  

冰海的季风终于吹到了中洲内陆。  

天幕昏暗,莱茵海岸哨塔早早点明了源质之灯,准备打开超凡结界,阻拦海风,但偏偏上城传来的命令是任由其过,理由是中洲内陆晴朗了太久,需要一场大雨进行清洗。  

的确,中洲常年风和日丽,极少有极端恶劣天气。  

一个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另外一个原因…  

便是坐在中洲最高处的那位神座,可以轻松掌控“天气”。  

源之塔的最高层,被火种精神编织的虚无梦境,铺满了流云,这里位于人间最高之巅,所有来临者,无一不惊艳其景色之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