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口红线危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十四节谷?  

众人纷纷在脑海中回忆着关于这一山谷的记载。  

最后却是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田晋中此时却是瞳孔紧缩,像是遇到了极为震惊的事情。  

老天师看到田晋中这个样子立刻明白他所掌握的那个秘密和这二十四节谷有关。  

立刻默念静心咒将手掌放在了田晋中的肩膀上。  

“众生皆烦恼,烦恼皆苦。烦恼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形者,生于无形…”  

伴随着阵阵清凉。  

田晋中震惊的心情也在此刻被安抚下来。  

“师兄,我。”  

田晋中刚想说什么,就看到自己的师兄张之维示意他不要开口说话。  

张楚岚他们看到这一幕哪里还不明白田晋中一定听说过这个地方,但看老天师不让说的样子,几人也都是没有刨根问底。  

而冯宝宝的声音依旧持续在木屋内回荡着。  

进入二十四节谷后,我察觉到了这里与其他地方的异于常人之处,炁局无形中阻碍了我们的步伐。  

陈玉楼对于这种炁局很感兴趣,甚至想要直接硬闯过去。  

我拦住了他,若是他真的硬闯,恐怕等来的将是无情的命运诛杀。  

张楚岚有些疑惑。  

“师爷,炁局是什么?”  

“擅自去闯的话,真的会受到来自命运的诛杀吗?”  

徐三和徐四也都很好奇。  

对于这个名词,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见。  

纷纷看向老天师,期望这位老天师能够解释一下炁局究竟是個什么东西。  

面对众人的目光,老天师也是连连摆手。  

“别用这样的眼光看着我嘛,炁局这东西其实我也不懂的,恐怕只有术字门的一些老古董会明白。”  

“师哥,我懂。”  

就在这时,一旁沉默不说话的田晋中开口了。  

“我对于这个东西,略有一些研究。”  

“说起来楚岚,这还是你爷爷曾经和我说过的。”  

“炁局其实就类似于现如今摆的风水局之类的东西,但比风水局更为凶险也更加精妙。”  

“从某种方面来说,人体,其实也是一个精妙无比炁局,但人体的炁局却又并不完整。”  

“因为人体天生受限,加上自身又是活物,无时无刻的不在改变着自身的炁局。”  

“无法形成统一贯穿始终的封闭格局。”  

“但像是二十四节谷这种的天然炁局就不一样了。”  

“二十四节谷的气流并非是开放的,而是封闭在一处狭窄的死物空间之内,别说经常变化,只要不去人为破坏,就算是再过几百年它也还会是那个样子。”  

“而关于擅闯进炁局没有按照正确的路去走的人,就会遭受炁局的反噬,从而变成笔记中所说被命运无情诛杀的结局。”  

“这么凶险?”  

张楚岚心中意外。  

“那要是这样说的话,笔记主人在没有前人带领的情况下,又能怎么进去呢?”  

“难不成要找来其他人一个一个的进行探路吗?”  

“不知道。”  

田晋中摇了摇头。  

“至于怎么进去,我也不清楚。”  

“但我师兄父亲那经天纬地一般的人物,这种小小的炁局应该是无法拦住他的。”  

张楚岚听到后没有继续说话。  

冯宝宝看到众人讨论结束,立刻再次阅读起了手中的笔记。  

炁局的存在让我苦恼了几天,最终通过这二十四节谷周围的猴子找到了正确的前进路线。  

同时我也发现了属于二十四节谷最大的秘密。  

那就是,二十四节谷拥有着将普通人转变为异人的秘密!  

“什么!”  

这下轮到徐四不淡定了。  

“这二十四节谷居然可以将普通人转换为异人?”  

“如果可以随便转换的话,那绝对会引起巨大的混乱。”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二十四节谷被人找到,必须要完全掌控在公司的手里。”  

看到徐四这么激动,张楚岚有些好奇。  

“徐四经理,这怎么回事,之前听到那种超级法器的时候,你都没有这么激动过,怎么一个将普通人转换成异人的二十四节谷就让你方寸大乱了。”  

徐四长舒一口气,随即开口说道:  

“楚岚,你不知道。”  

“这关系到我们国家人口红线的问题。”  

“人口红线是指世界能够容忍的异人人口与世界人口的比例。”  

“而这个比例大概是五万分之一,意味着如果异人数量不断增加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异人之间会产生种族意识,也就是说异人会认为自己与普通人不是一个物种,从而导致普通人会感知到异人的存在,并且还有可能会遭遇危险。”  

“如果这个比例开始失衡,那么整个社会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压力调节失衡,从而导致历史上宗教迫害事件重演。”  

张楚岚听得有些懵。  

“宗教迫害事件?”  

“那是什么?”  

看到张楚岚一脸不解的样子,徐四又开始解释起来。  

“楚霸王项羽天生双瞳,一身神力天下无敌,可最终还是败在了身为普通人的刘邦身上。”  

“还有历史上著名的灭佛事件,当初佛教的异人数量大爆发,这引起了当权者的注意,所以当时的北周武帝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  

“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